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迈尔斯心理学(第7版)
释义

图书信息

作者: 戴维·迈尔斯 (作者), 黄希庭 (译者), 等 (译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7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装: 64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115244642, 9787115244642

条形码: 9787115244642

产品尺寸及重量: 25.4 x 20.4 x 3.4 cm ; 1.3 Kg

内容简介

《迈尔斯心理学(第7版)》共18章,涵盖了普通心理学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心理学的批判性思考、神经科学与行为、行为的天性与教养、人的发展、感觉与知觉、意识状态、学习、记忆、思维语言与智力、动机、情绪压力与健康、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等。这些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反映了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作者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教材撰?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正统严谨与人文的形象宽泛巧妙结合,兼具理性和感性,使读者能够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

编辑推荐

《迈尔斯心理学(第7版)》适合作为我国高校心理学公共课教材,同时也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媒体推荐

在美国,心理学导论性教科书品种繁多,竞争激烈。其中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不断修订再版,被公认为经典;而迈尔斯的这部《心理学》则是近年来最为畅销的新锐。两部顶尖之作能够先后被引进中国,且得到高质量的翻译、出版,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心理学教育和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整个心理学界无人可比。他撰写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和?会心理学教材都无一例外极为畅销。

——菲利普·津巴多,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教材建设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过去我国高校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一门课程使用一种教材。现在许多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大多实行一门课程使用多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引进国外的一些优秀心理学教材是有必要的。戴维?迈尔斯著的《心理学》(第7版)是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是我们讲授普通心理学的优良教学参考书。

——黄希庭,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我相信梭罗所说的:“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大众语言轻松自然地加以表达。” 纵观7个版本,我对《心理学》的期望从未动摇过:不仅用脑,更要用心地以一种广阔的视角来审视严谨的科学。我的目标始终是,怀着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敏感性,创作出反映科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心理学导论。我渴望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生活中重要现象之神奇。我还想把心理学家从事心理学研究时那种追根究底的精神传授给他们。我相信,心理学这门学问能帮助人们更多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直觉思维,更多的同情而不是主观判断,更多的理解而不是误信。

——戴维·迈尔斯本书作者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戴维·迈尔斯 译者:黄希庭 等

戴维·迈尔斯,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密歇根州(Michigan)的希望学院(Hope College)从事他的职业生涯。在那里,他是John Dirk Werkman心理学教授,讲授过多种版本的心理学导论。希望学院的学生邀请他为毕业典礼发言人,公认他是“杰出教授”。他撰写的《社会心理学》(该书中译本由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知名教授组织翻译,并于2006年1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和学院心理学教学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而本书?是他的又一力作,有8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是与《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津巴多著)并驾齐驱的最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心理学领域日新月异,而戴维?迈尔斯所特有的把握心理学精髓、并以让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却无与伦比。本书保留了他一贯坚持的风格,那就是将心理科学与广泛的人文视角结合在一起。

目录

前言1

序幕心理学的故事1

心理学的起源2

前科学时期的心理学2

心理科学的诞生3

心理科学的发展6

当代心理学8

心理学的主要问题8

心理学的观点9

心理学的亚领域11

特写:你的心理学学习生活13

第1章 对心理科学的批判性思?15

心理科学的重要性15

直觉和常识的局限性15

科学的态度18

科学方法20

描述22

个案研究22

调查22

自然观察24

相关25

相关与因果关系27

虚假相关28

发现随机事件中的规律28

批判性思考:篮球比赛和股市中的连续得利

与失利30

实验32

评价治疗方法32

潜隐说服磁带能改善你的生活吗34

统计推断36

描述数据36

对集中趋势的度量36

差异量数37

做出推断38

心理学经常遇到的问题40

批判性思考:死刑——当信念与心理科学冲突时44

第2章 神经科学与行为48

神经网络49

神经元49

神经元如何进行信息交换51

神经递质如何影响我们51

神经系统55

外周神经系统55

中枢神经系统57

脑59

探索工具60

低水平的脑结构61

大脑皮层64

大脑两半球72

批判性思考:左脑和右脑78

内分泌系统80

第3章 行为的天性与教养83

基因:我们的生物蓝图84

进化心理学:适应最大化85

自然选择85

行为遗传学:预测个体差异90

双生子研究90

收养研究92

气质研究93

遗传力94

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95

新的前沿学科:分子遗传学95

环境的影响96

父母到底应该得到多少赞扬(或批评)97

出生前的环境98

经验与大脑发育98

同伴影响100

文化100

性别的天性与教养104

性别的天性104

性别的教养105

后记:关于天性与教养的思考108

第4章 人的发展111

胎儿期发展和新生儿112

孕育112

胎儿期的发展112

反应能力很强的新生儿113

特写:理解婴儿思维的研究策略114

婴儿期和儿童期115

生理发展115

认知发展118

社会性发展124

青春期131

生理发展133

认知发展134

社会性发展137

成年期142

生理发展142

认知发展147

社会性发展150

对两大发展主题的反思155

连续性和阶段性155

稳定性和变化性156

第5章 感觉158

感觉世界:基本原理159

阈限159

感觉适应162

视觉164

刺激输入:光能164

眼睛165

视觉信息加工169

颜色视觉173

听觉177

刺激输入:声波177

耳朵177

特写:喧闹噪声的干扰179

失聪与聋人培训180

特写:在无声世界中的生活182

其他感觉184

触觉184

批判性思考:精神高于物质:赤脚过火焰187

味觉187

嗅觉188

身体位置与运动觉190

第6章 知觉193

选择性注意193

错觉196

知觉组织198

形状知觉198

深度知觉199

运动知觉202

知觉恒常性203

知觉解释207

感觉剥夺和视觉恢复207

知觉适应209

知觉定势210

知觉与人类因素工程213

是否存在超感知觉216

超感知觉的观点216

是前兆还是借口216

用实验来检验超感知觉217

第7章 意识状态221

清醒时的意识状态221

信息加工的水平222

白日梦与幻想222

睡眠与梦224

生物节律224

睡眠节律224

批判性思考:经前综合症225

人为什么要睡觉230

睡眠障碍233

梦235

催眠239

事实与谬误240

批判性思考:催眠的年龄回归:一个真实的故事243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吗244

药物与意识246

依赖与成瘾247

精神性药物248

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253

濒死体验257

第8章 学习261

第9章 记忆289

第10章思维和语言328

第11章智力362

第12章动机与工作392

第13章情绪429

第14章压力与健康457

第15章人格496

第16章心理障碍531

第17章心理治疗566

第18章社会心理学59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