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卢西安·戈尔德曼 |
释义 | Goldmann,Lucien 1913年6月20日生于布加勒斯特,1970年10月3日在巴黎逝世。 戈尔德曼30年代期间在维也纳求学时,接触了卢卡奇的早期著作——特别是《悲剧的形而上学》(选自《灵魂与形式》)、《小说的理论》以及《历史和阶级意识》,最后这部著作对他的思想起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其他的主要影响来自让·皮亚杰的“遗传认识论”,还有60年代期间马尔库塞提出的关于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乃是控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手段这一论点。这种观点在戈尔德曼的《论小说社会学》和他的新版《人文科学与哲学》中可以看到。 戈尔德曼从卢卡奇关于阶级意识的探讨中受到启迪,从而制定了他自己的有关批判理解的概念结构。这种概念结构是以“主体和客体的部分一致”这种观念作为中心,从而使一种“超个人主体”的“统一世界观”的产生成为可能。据戈尔德曼看来,只有“超个人主体”才具备这样的客观能力,即通过一种“尽可能高的意识”而在哲学、艺术和文学上达到很高的水平,而相形之下,个人的意识则具有种种偶然性和局限性。由此可见,从事文化创造的真正主体便是“集体的主体”,它表现出历史意识的各种“重要结构”,以回答置身于能动的社会总体之内的一个社会集团或阶级的决定与要求。 戈尔德曼发表了两篇博士论文:一篇关于康德,发表于苏黎世;另一篇关于拉辛和巴斯噶,发表于巴黎;这两篇论文都涉及详细的历史调查。在这以后,他的兴趣主要转移到方法论和超理论问题上。他在许多文章中探讨了这些问题,这些文章最初以论战的形式发表,后来被收集为多卷本。他从事创作的时候,正是结构主义在法国处于高度流行的时期,他力图阐明自己的立场,极力要在这个领域中发出批判的呼声。然而,当他把结构主义称为教条主义的片面性并对它持反对立场的同时,却把他自己的方法称为“本源的结构主义”,以此来坚持其历史的广度。大大出乎他自己意料的是,他的最流行的作品竟是一卷本的文集《论小说社会学》,该书曾几度再版,发行量很大。该书在重新恢复卢卡奇的《小说理论》中的若干重要原则的同时,要比那位匈牙利哲学家以极端得多的形式强调了物化的力量;它把卢卡奇早期著作中的原始主题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中的观点结合起来,并且在所谓积极的中介要从大规模具体化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消失的情况下,寻找理解“新的小说”的关键。在这个时期,否定性的概念在他的思想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两者对立起来,坚持认为“工业社会的进化创造了若干不可逆转的形势”。由于把这样一种背景看作是具有毁灭性的社会瘫痪并对它持反对态度,戈尔德曼热烈地欢迎1968年5月事件,把该事件看作是一种解放的行动。他曾希望把自己的乐观主义政治观点转化为一种新的理论洞察力,但他并没有活到实现自己愿望的那一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