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显堂 |
释义 | 龙显堂 龙显堂,坐落于蓬莱镇龙居村庵垵虎冈山麓,原名龙居庵,内主奉观音菩萨,兼祀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庵堂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历有修葺。1986年,新加坡龙显堂董事部陈天佑、李荣华牵头集资新币3.78万元,委托侨亲魏伦裁返梓对日显破漏的龙显堂进行修葺,翌年竣工。庵堂今坐壬向丙,占地面积1897平方米,建筑面积595平方米。庵内现存明张瑞图题匾一方,清乾隆十年(1745年)安溪知县周辑的题匾两方,光绪间大吊钟一口、大花瓶一对。 堂四周古槐香樟参天,种植于500多年前的罗汉松四季长青,屹立于内庭院右边。堂后山峦叠翠,万壑堆云,雄峰高耸,泉水清澈,野果满山遍野,山势似伏虎之状。堂左有三台山,右有五凤朝天山,面临香炉山,青山绿水环抱,构成天然奇观。有诗赞:
龙显堂香火鼎盛。每年正月初九为进香日,二月十七日、十九日为观音菩萨寿诞辰,信众到堂供奉神祇。七月十九日,在蓬莱镇的鹤厅、吾邦、龙居、温泉、上智、上东、上西等村,尚卿乡的尤俊、福林、新楼、翰卿、翰苑、灶美、灶卿等村及西坪镇的阳星村,信众共做普渡,热闹非常。 龙显堂的灵应传说甚多,有“求雨解旱”、“消灾赐福”、“神驾瘟除”、“解救灾民”、“灵丹济世”等。民国22年(1933年)1月27日,匪首王官兰带领大队人马犯境打劫,放火焚烧“美良大厝”,火光冲天,照亮龙显堂。相传,当王匪欲再烧民房之际,忽然阴风阵阵,大火渐息,只见从龙显堂方向有身着白衣战袍、手执枪刀剑戟兵将昂首挺胸,成群结队而来。众匪心惊胆寒,随即落荒而逃。 1998年5月,旅居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侨亲林亚财、林和生等42人组团返里谒祖,为捐资修建的龙居街至龙显堂水泥路剪彩。1999年6月16日,应吉隆坡龙显堂董事部之邀,该村52人组团奉观音菩萨佛像前往马来西亚。当飞机降落在吉隆坡机场时,当地近千信众冒雨隆重接驾,恭迎观音菩萨佛像至甘密山龙显堂。在马来西亚的半个月时间内,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香火日夜不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今日的龙 显堂已成为联系乡情、沟通海内外乡亲的纽带之一。 龙显堂在台湾及新加坡的义顺环路,马来西亚的甘密山、怡保律等地建有分炉。2003年6月30日,龙显堂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