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帮教父杜月笙全传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2月1日)平装: 258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550601628 条形码: 9787550601628 品牌: 北京凤凰天下 ASIN: B004OA7O2Y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小瘪三初入上海滩 001

第二章 黄公馆里崭露头角 017

第三章 抓住机会,大展拳脚 034

第四章 巧施手腕,广交朋友 067

第五章 黄金荣塌台,杜月笙上位 088

第六章 改头换面,所谋乃大 115

第七章 风云变幻中押宝蒋介石 129

第八章 跻身商界,步入人生巅峰 148

第九章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 178

第十章 民族大义面前绝不含糊 194

第十一章 客居香港,遥控上海 214

第十二章 重返上海滩 238

第十三章 在香港的最后岁月 249

简介

内容简介

《青帮教父杜月笙全传》简介:杜月笙是旧中国“三百年帮会第一人”。 他15岁孤身闯荡上海滩,从一个四处流浪的街头小混混,一步步成为上海滩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的人物,成为“上海三大亨”之首。靠的不只是那股傲视群雄、蛮横霸道的“狠劲儿”,更重要的是机灵诡诈、善于结交的纵横捭阖之才,而其骨子里的江湖义气,更是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编辑推荐

《青帮教父杜月笙全传》:青帮三大亨中,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无往不胜的却是杜月笙。青帮三大亨中,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无往不胜的却是杜月笙。他黑白两道通吃,商界、政界、军界游刃有余。秘诀只有三个字——存交情!

文摘

2. “糖年糕”的秘密

自打进入黄公馆,杜月笙虽然是处处小心,仔细观察,但有很多谜一直藏在他的心里,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比如,黄金荣虽然身为华捕头脑,但几乎不用去上班,每天早晨很晚才起床,吃过中饭,就跟几位赌友玩牌,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四五点钟,赌局结束,四位赌友嘻嘻哈哈地结赌账,相约明天继续。吃过晚饭,再到澡堂里泡泡澡,让人搓搓背,捶捶腰腿,如此一天就算过去了。

杜月笙很奇怪,难道黄金荣只是挂个空衔,不用具体做事吗?

后来,通过观察,杜月笙终于弄明白了,其实黄金荣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做事的。不管是在他用餐的时候,赌牌的时候,还是泡澡堂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捕房里有人来了,俯身凑近他的耳朵,低声地报告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黄老板眉头一皱,眼睛珠子转两转,偏过头去,就在报告者的耳边,简单明了,吩咐个三言两语,报告者连连点头应诺,旋即离去。不用多久,事情就解决了。

原来,黄金荣在法捕房领一份薪水,而在家里却供养着十几个人,一旦出事,侦察的,抓人的,办交涉的,自然有人替他代劳。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只要动动嘴皮子,事情就解决了。

这个谜解开了,但另一个谜又产生了:凭着法捕房的那份微不足道的薪水,怎么支撑黄公馆里惊人的开销呢?

不说别的,单是每年的隆冬季节,黄老板一次性给叫花子们发放的新棉衣、新棉裤就有3000套,外加3000块大洋,更不用说平日的用度、赌资,以及发给手下人的薪水了。

在当时,一幢普通的房子才不到1000元。那3000元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黄老板在施舍这些钱物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见这些在他眼里不过是些小钱。在当时的杜月笙看来,黄老板简直是富可敌国了。

可是,这么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终于,有一件事替杜月笙解开了谜团,令他豁然开朗。

有一天,杜月笙刚刚从外边回来,立刻感觉到黄公馆的气氛十分紧张,一排人站在大厅两边,大气不敢出。黄金荣坐在中间的椅子上,看起来十分愤怒。他赶紧小心地站到马祥生身旁,心里想:大概是出大事了。

就在这时,黄金荣发话了:“哪个做了家贼,自己站出来。要等到让我查出来,那后果你们心里清楚。”

说完后,黄金荣环视一圈。

此时,屋里静得吓人,众人连喘气都不敢大声。但片刻之后,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脸疑惑,就是没人站出来。

黄金荣一看这情况,反而平静了许多,大手一挥:“行了,都去做事吧。”

众人解散后,他留下几个心腹,吩咐道:“不要对外声张,你们给我暗地里查。”

回到灶披间,杜月笙才从马祥生那里得知原来是公馆里失窃了。失窃的是两包很小的东西,外面用皮纸严密包裹,打开来是硬硬的一块,有点像“糖年糕”。杜月笙曾不止一次见过,装满“糖年糕”的麻袋运到黄公馆时,时间多半在月黑风高的深夜,只要是此物运到,黄公馆一定会戒备森严,连与此无关的自家人,都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屋里,不能看也不能问。

那天黄公馆里有一只麻布袋,发现被人悄悄打开了。黄老板赶紧叫人把“糖年糕”倒出来清点,结果发现少了两块。

于是,就出现了大厅里黄老板大发雷霆的一幕。

这事儿发生后,一连几天,黄公馆里都是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唯恐自己被怀疑为那个家贼。

好在没过几天,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原来,有个在黄公馆当差的下人,自家兄弟从乡下来看他。没想到,他的兄弟见财起意,趁着众人不备,就顺了两块。回到乡下后立即脱手,卖了1000多块大洋,买了新房子,还娶了新媳妇。

失窃的事情发生后,此人也怀疑过自己的兄弟,但他又一想:一个乡下人哪有这么大的胆子。为了保险,他托人回去一趟,要问清此事。

当回来的人告诉他“你兄弟刚买了新房子娶了新媳妇”时,他一切都明白了,吓得两腿一软,瘫在了地上。

为了自保,他赶紧把此事报告了黄金荣,并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替自家兄弟求情。

没想到,黄金荣微微一笑:“既然不是家贼,那我就不算塌台,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情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吧。”

这事儿过后,黄公馆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得知此事后,杜月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那么两块东西就值1000块大洋?后来他才弄明白,那不是普通的糖年糕,而是传说中的鸦片烟土。

原来那一麻袋一麻袋的东西,都是烟土啊。他心里的谜底终于解开了,难怪黄老板手面这么阔绰,原来是靠的这个啊。那不用说,黄公馆的核心圈子就是运烟土的那帮人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跻身运送烟土的行列。

暗下决心之余,杜月笙才想到黄金荣饶恕窃贼的一幕,不由暗叹:黄老板不愧是英雄豪杰,胸怀就是宽广,这么大一个事情,就这么了结了。

但他又有点狐疑:虽然不是家贼所为,黄老板不算塌台,但连黄公馆里都失窃,黄老板岂不是很没面子,他怎么会这么容易放过窃贼呢?

这个新谜在杜月笙心里盘旋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那人坐在地上大哭,一问才知道,他那偷了“糖年糕”之后买房成亲的兄弟,好日子没过几天就突发暴病,死了。

杜月笙心里一惊。

难道是……他不敢多想。只是,从此之后,他更加小心了。

3. 抱紧老板娘的大腿

虽然杜月笙决心要进入黄公馆的核心圈子,但此时他还只是个最底层的小伙计距离核心圈子还有十万八千里。

他知道此事急不得,只能好好表现,耐心地寻找机会,博得老板的赏识,以求上位。

不久,杜月笙敏锐地发现,黄公馆的主人虽是黄金荣,但有一个人却是黄金荣最信任的智囊兼助手,黄金荣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甚至还有点惧怕。

这个人就是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人称桂生姐。

来黄公馆之前,杜月笙就听黄振亿提起过林桂生,知道她不是个平凡女人。如今通过自己的观察,杜月笙更认定眼光犀利、作风豪爽的林桂生乃女中豪杰。

杜月笙觉得,只要抱住桂生姐的大腿,讨得她的欢心,获得她的信任,就一定有出头之日。不过,照黄公馆里的规矩,她平时很少在小伙计跟前露面,杜月笙也就几乎找不到见着桂生姐的机会。

但是,也许上天注定杜月笙不是一个凡胎俗物,所以一次次地给他提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聪明的杜月笙也从来不辜负上天的眷顾,一次次地紧紧抓住了机会。这次,依然如此。

话说林桂生得了一场大病,而当时流行一种迷信说法:如果在病人床边派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守护,靠着他们头上的三把火——也就是所谓的阳气足,可以镇邪驱魔,有助于病人康复。

杜月笙作为小伙子中的一员,被安排到桂生姐病房里值班。但他与别人有所不同,别人只是把这当成一个额外的任务,而他却把这当成一个上天赐予的机会。所以,别人仅仅是人在,但心不在,而杜月笙则不但牢牢守在床边,而且全神贯注,耳到,眼到,手到,脚到,心到——但凡桂生姐一声呻吟,或者一个眼神,他都心领神会,立刻奉上桂生姐想吃的、想喝的、想要的,但凡老板娘有什么差遣或需要,他总是竭尽全力,漂漂亮亮地去替她办好。

这一切,林桂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半个月后,林桂生的病渐渐痊愈,她把这归于杜月笙的守护有功,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时常夸上两句说:“莫看杜月笙是个孤小人,无依无靠,他的额骨头倒是蛮高,运道邪气好。”

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还很深厚,不论是江湖上的朋友,或是捕房里的人物,对于某一个人的运道好不好,一向极为重视。某人运道好了,吉星高照,他出马建功的机会自然比较多,否则的话,如若印堂发暗,满脸晦气,老板或上司极可能将他冷藏一段时期,请他休息休息,以免他的坏运道连累了大家。

杜月笙既然被认为吉星高照,又深得老板娘的欢心,那他在黄公馆的地位必然是扶摇直上。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进入那个负责运送烟土的核心圈子。因为运送烟土关系到黄公馆的核心利益,半点都马虎不得。参与此事的人,个个都是精兵强将,需要胆识过人、行事机智。杜月笙虽然符合行事机智的要求,但还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证明他胆识过人。

正在这个时候,机遇再一次垂青杜月笙——黄公馆的一个惊险事件,为杜月笙证明了一切。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