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贝马拉哈严格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保护区位于马南布卢河河谷以北,贝马拉哈高原安钦吉北部地区西海岸以东60--80公里处。占地面积为152,000ha。海拔高度在150--700米之间。 中文名称:青贝马拉哈严格自然保护区 英文名称: Tsingy de Bemaraha Strict Nature Reserve 国家: 马达加斯加 所属洲: 非洲 批准时间: 1990 批准标准1990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介绍482-001 这里的绝大多数地区是由崎岖不平的喀斯特灰岩组成,是贝马拉哈高原的一部分。山丘东面是高出河谷300--400米的陡峭的贝马拉哈山崖,南北方向绵延几十公里。山丘的西面是缓坡,整个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呈圆形丘状的高原,向西地形坡度变小。北面是跌宕 起伏的灰岩小山,南面切割强烈的喀斯特地貌使人很难接近。马南布卢河河谷的北面处于保护区内,季节河和长流河在高原上都向西流淌。位于高原低处的青两侧由数不胜数的四季喷泉。青地区是周围的重要水源地,尤其对于其西部的地区。 这里的降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8月是旱季,12月到次年3月是雨季。年降雨量大约是980毫米,青地区比其西部地区要湿润得多。年平均气温在26°C以上,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历史上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是38°C和9°C。 这里的植被是典型的马达加斯加西部的喀斯特地区植被类型,干燥和密集的落叶林和广泛的人为造成的稀树大草原随处可见。尽管人们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是在40年前完成的),但对植物群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许多种都是这里所特有的。包括黑檀木、野香蕉、猴面包树、在岩石地区生长的旱生芦荟等。著名的植物科有大风子科、兰科、豆科、大戟科和桑科等 这里的动物群至今还没有被详细地研究过。青地区是唯一的已知变色龙存在的地区。这里记录在案的有53种鸟,保护地内还有一些濒危的特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外的 贝库帕卡附近还有关于马达加斯加猴生活的传闻。其它著名的动物还有苍鹰、狐猴等各个种属。 这里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保护区面广大,周围的人口压力较小,贝马拉哈保护区是马达加斯加西部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保护区(IUCN,1990)。植被主要是浓密的干燥落叶林,这是马达加斯加西部石灰岩高原典型的植被。此外,青地区是周围地区的重要水源地。 在高原和马南布卢河河谷地区有许多古代人的坟墓。在保护区内还非法居住着几户人家。尽管目前除了科学研究以外,法律上禁止接近这一地区。这里的旅游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里目前没有旅游设施,最近的旅馆也远在150公里以外。 评价:青贝马拉哈严格自然保护区是由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岩丘陵组成。这里有挺拔的青贝峰,尖岩林,壮丽的马南布卢河河谷,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高耸的山峰。未遭到破坏的森林、湖泊、红树林、沼泽是珍稀动物狐猴和鸟类的栖息地。 相关联接: http://www.unesco.org/whc/sites/494.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