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希华 |
释义 | 刘希华,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现任总参谋部总医院院长,大校军衔。曾被总部表彰为“优秀师团主官”,荣立三等功一次。 在玉树灾区,有这样一位院长。 地震发生后,他带领60名队员,在第一时间从北京急赴灾区,迅速搭建“帐篷医院”,立即展开营救;面临强烈的高原反应,他和队员们深入现场,走村串户,为藏族同胞开辟“生命通道”;进入灾区11天来,他带领队员们先后救治重伤员50余名、轻伤员300余名,为1300余名群众查体、诊治,用忠诚为藏族同胞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屏障”。 刘希华深入帐篷巡诊 他,就是总参总医院院长、玉树抗震救灾医疗队总指挥刘希华。 4月15日上午10时30分,总参总医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派遣医疗队奔赴灾区救治伤员。刘希华主动请缨,于3小时后带领60名队员急赴灾区。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进入玉树县结古镇后,刘希华和队员们顾不上长途劳顿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域驻扎下来,立即投入到紧张的伤员救治中。 “近些,近些,再近些!救人,救人,多救人!”刘希华始终这样告诫自己和队员们。他每天坚持带领医疗队深入救援现场,争分夺秒救治群众。结古镇民族宾馆在地震中倒塌,60多名员工被埋。刘希华得知后,和医疗队队长徐燕杰一起,带领队员们徒步快速赶往救援现场,一守就是5个小时,为抢救群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古镇52岁的藏族群众扎西在地震中肋骨骨折,剧烈疼痛使他动弹不得,刘希华与队员们立即为他进行消毒、固定、包扎,使其得以及时诊疗。在灾区,由他亲手救治的群众就达60余名。 藏族同胞的疾苦,始终牵动着刘希华的心。藏族群众巴桑阿毛的丈夫在地震中遇难,婆婆受重伤被转运外地治疗杳无音信,因地震惊吓导致她早产,孩子出生后双眼和肚脐又严重感染。刘希华得知后,立即带领儿科、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快速赶往巴桑阿毛家中。作为儿科专家,他深知:婴儿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如不及时诊治,局部感染很可能会引发全身脓毒血症而危及生命。刘希华和队员们立即对婴儿的感染部位进行清洗、消毒、涂抹药物,之后队员们轮流看守,使这一早产儿转危为安。考虑到巴桑阿毛家境困难,刘希华和全体队员一起为这个不幸家庭捐款12000余元,并承诺将持续资助这个孩子成长到16岁。他们的热心帮助感动得巴桑阿毛热泪盈眶。 刘希华作为医疗队总指挥,处处当先,为全体队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与队员们同甘共苦,一起吃凉干粮、睡地铺,每天出去救治伤员和走村串户巡诊,最苦、最险、最累的任务,他总是站在第一个。4月21日中午,医疗队接到玉树州和军队前指电话,称离玉树县最远的仲达乡歇格村有201户藏族群众,这里海拔4900米,因地势险恶,道路塌方、通信不畅,目前受灾情况不实,至今还没有得到任何救援,要求医疗队派出精干力量前往。刘希华二话没说,和医疗队政委胡建国一起,携带大量设备和药品,挑选7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队员,乘救护车紧急前往指定地域救援。一路上,车辆在悬崖峭壁上缓缓爬行,左边是峭壁和松动的巨石,右边是万丈深渊,而且到处塌方,大家穿峭壁、淌险滩、过冰河,先后遭遇7次道路塌方。刘希华带领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唐龙山,11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8个多小时,直到凌晨才到达仲达乡歇格村。第二天一大早,刘希华便冒着大雪,带领队员挨家挨户深入帐篷,为受伤和患病群众诊治,了解群众受灾情况,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名藏族群众的心中。 抗震部队进入灾区后,因高原反应、条件恶劣,加之连续作战、体力透支,许多官兵面临疾病威胁。刘希华带领医疗队在救助群众的同时,还注重为抗震部队官兵巡诊、治疗,深入救灾现场为官兵送医送药,采取措施指导抗震部队科学应对高原反应,组织心理专家到部队营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受到抗震部队一致好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