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江村
释义
1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

长江村位于夏港镇东,与江阴市区接壤,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4445人,1167户,27个村民小组。该村经济实力雄厚,村民生活富足安康,村庄整洁美丽,是江阴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11年长江村下属的新长江集团位列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第195位,在中国百强民营企业中名列第13位,强大的经济实力让长江村每年都给村民派放各种福利,从最早的送别墅、送股份,到后来的送现金,送消费券,一直到2012年的送黄金,让村民得到了实惠。

地理概况

长江村地处江阴市西城郊结合部,夏港街道北。北滨长江,滨江西路沿江5公里自东向西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2858人,785户,19个村民小组。原长江村19个村民小组,后因新村建设,至2005年12月底,先后相继乔迁新居,村民小组已分散在新村别墅1、2、3、4、5个区。原孟济里1590名村民因临港新城建设,基本入住普惠苑公寓楼,并已撤组。随着村级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村耕地面积全部用于工商两业发展用地及临港新城建设。

经济发展

村级经济以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载体,拥有净资产超100亿元。下辖江阴市长达钢铁有限公司、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江阴市无缝钢管总厂、江阴市长江钢管有限公司、江苏长宏国际港口有限公司、江阴市夏港长江拆船厂、江阴市江扬标准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市长江化工厂、江阴市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6家骨干企业,行业涉及机电、冶金、制造、拆船、化工、房地产、港口、流通8大块。拥有全国村级企业绝无仅有的港口码头优势,在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上建成了4座外港码头和4座内港码头,拥有10个超3万吨级泊位、20个5000吨级泊位、30个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可达1亿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环保拆船基地;全国最大的钢管销售中心;华东地区最大的标准件生产基地之一;占据全球的一半市场份额的蒽醌生产基地……

2008年,全村实现工商两业总产值289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78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上缴税金5.6亿元,利税总额18.6亿元,实现外贸供货总值20.5亿元,自营出口额28515万美元。上缴税金在江阴市村级排名中跃居第一。今年,截止10月,全村实现工商两业总产值237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15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金4.8亿元。预计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将稳超去年。

2012年3月17日,长江村遵守承诺,向全村2858名村民发放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这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富家千金”,突然以一掷千金的形象告诉世人,江阴并不只有华西村。江苏长江村将一掷千金建别墅。

善待百姓

“关爱百姓、回报社会”是长江村党委永远不变的承诺。在李良宝书记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成果极大地惠及了长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全体村民。从1995年起,村里先后投入4亿余元,经10年建设,为村民建起了818幢户均面积380平方米花园式别墅,无偿送给全村每户村民,至2005年底,全村所有村民都搬进了别墅新居居住,并对每户每月免费供水3吨,每人每月免费供电8度;又送给每个村民5万元作入股股金,其中1万元作土地股入股股金参加每年的分红。给村里每一个职工自1971年至2004年补贴每年1500元工龄费(一次性补齐)作入股股金参加股金分红;2006年,在全村经济改制结束后,村里拿出近1亿的资金给村民资产分红,使村民户均达到10万元,实现了村党委10年前的庄严承诺:全村村民“家家住别墅,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存款”!这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堪称“世界第一例”!今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村里又给全村2858个村民每人1万元现金,给12800多名职工每人1000元现金的大礼包。村里努力扩大劳动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村民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2006年起,村里为各企业职工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保,为60岁以上的村民民办了新农保,提高了老年村民和在校学生的医保标准;逢年过节,每个村民和职工都能收到村里发送的丰厚年货节礼。多措并举,保障了长江村民从工资性收入、股金分红和福利性收入三大收入中得到很大的实惠。

黄金承诺

为了庆祝2012年村里建厂40周年,位于江苏江阴市夏港街道的长江村2009年年底承诺要在2012年给818户居民平均每户送1斤黄金1斤白银。在2010年的11月30日,村里提前兑现部分承诺,先期给每户发了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

消息传到网上,众网友纷纷惊呼:“还有比这更给力的消息嘛?”、“生活在长江村的人真幸福!”

继2010年12月兑现部分承诺之后,2012年3月17日,长江村已经按照当初的约定,给每个村民发放了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

3月22日,长江村方面就此事作出回应称,长江村目前已经兑现了当初的承诺,给近3000个村民每人发放了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总共发放黄金和白银各近600斤,这些金子如果都打成金戒指,可以打6000只左右。

社会事业

建设美丽长江、绿色长江。村里先后投入3亿余元资金,建设幸福长江“四化”工程——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对新村水、电、路设施全面贯通,新村6000米主干道、12000多米区间通道路面实施硬化,3.5万多米的所有的水泥路埂也全部更换成花岗石路埂,安装了380余盏景观灯路灯,进一步地亮化、美化了新村环境;建设了450亩生态林、荷花池、莲花池。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立新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保洁机制,组建了村物业管理组、花木种植组和环境协管员队伍,80余人的物业管理队伍和35人的协管员队伍,长年担负了全村对村民的免费环境卫生、垃圾收集、花木种植、道路整修维护的物业管理任务,村民和睦相处,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标准社区卫生室、警务室、村调解中心,在法治江苏合格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并得到省、无锡市、江阴市政法委的认可。新村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村民每天晚上在村综合大楼广场上开展自娱自乐的舞蹈健身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今年村里又着重建设了“三大民生工程”——投资1亿余元的“长江之星”千亩湿地生态园、投入3000多万元的村中央花园和投资500多万元的天然气进户工程。长江村中央花园位于长江村别墅区中心,占地80亩,是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分成生活印象、色彩印象、生态印象三个景区,将于12月底建成开放。“长江之星”湿地生态园位于夏港街道夏南村境内、正在建设的芙蓉大道两侧,也将于12月底建成开放。突出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健身功能、垂钓功能和市民互动功能,设有长江文化展示中心、主广场等场所,布有生态湖、观澜亭、荷塘月色、桂花大道、天桥、绿岛森林等景点,建有农家乐园、观光垂钓、高尔夫练习场等基地。天然气进入家家户户,让村民享受环保、便利的生活。

民主管理

“和谐共建、幸福共享”,长江村拥有今天的美好发展,取决于管理上的民主。自建村以来,民主管理就是重中之重。国务院在2004年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中把“完善村民自治”、“加大农村村务公开力度”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而长江村,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村民职工代表大会坚持了7届21次。村党委、村委会等领导班子成员由选举产生,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合法产生,村民代表中妇女占有一定比例,由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形成共决策、互监督,从议案的提出、受理,到议定和实施,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轨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得到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村干部工作移交制度得到巩固,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全面、真实。在村务管理中,村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遵纪守法、廉洁勤政,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之路,壮大经济实力,带领村民大步奔小康;村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效落实,严于律已,严格监督,使村里无刑事案件发生、无群众违法上访事件,呈现一派政通人和、人人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社会公益

“为富要仁,富而行善。”李良宝书记的一句口号提炼了长江村勇担社会责任的精髓。作为“江阴市十佳热心慈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江村始终把“关爱百姓、善待职工、回报社会”落到实处。近10年来,村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如街道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的建设)、支持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抗洪救灾等先后投入600多万元。2007年认购慈善冠名基金2500万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长江村第一时间通过江阴市慈善总会向灾区群众捐赠520余万元。

获得荣誉

30年前的长江村不过是长江边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而已。而如今,长江村已经建立了以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村级经济载体,下辖港口物流、钢铁制造、化工、房地产、机电等在内的8大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环保拆船基地、全国最大的钢管销售中心、华东地区最大的标准件生产基地之一、占据全球一半市场份额的蒽醌生产基地。

2009年,长江村的经济总量达到了300多亿,预计2009年要突破450亿元。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长江村,以开辟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建成4座外港码头和4座内港码头,树立全国村级绝无仅有的港口码头形象而被誉为“长江港口第一村”。荣获“中国经济十强村”第三名、“中国名村影响力300佳”第18名,江苏省五星级卫生村、生态村,无锡市“改革开放三十年·寻访乡镇看变迁”幸福村、“绿色家园示范村”、“园林式居住区”等荣誉;李良宝书记也获得了“全国新农村建设贡献人物”、“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百名优秀村官奖”、“江阴骄傲—江阴改革开放30年30人”等荣誉称号。村经济实体——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集团”、“全国明星企业”、“全国AAA级信用企业”,位列 “2009中国企业500强”第212位,“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08位,“2009年中国效益200佳”位列第166位。2008年度位列“中国百强民营企业”第14位。

新农村建设

2006年全村工商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开票销售达到108.38亿元,在全部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后,集团公司现有净资产28亿元,自有流动资金36亿元,可用资金超过2亿元。

随着长江村实力的提升,全体村民的收入节节攀高,2006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不包括原长江村村民今年年终资产性分红和红卡股金分红)达14500多元。每个村民每年以1500元工龄费作入股股金(红卡股权证)参加年终股金分红,每万元分红为600元;每个村民以1万元作土地股(绿卡股权证)入股股金参加年终分红,每万元分红为800元。给原长江村民职工每年补偿500元作为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今年为全村2000多名职工办好了城保。在企业改制中,拿出8000多万元,原长江村以每户1万元、每个村民1万元、每个村民职工每年工龄费1500元的资产分红,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

长江村为每户提供一套别墅,给每个村民2万元,让长江村民家家住别墅及公寓楼,水电设施全部由村里提供,并组建了近50人的物业管理队伍,负责全村绿化的种、养、补、修,垃圾的袋装、收集、清运以及道路的清扫等工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始,村里拿出近亿元资金,对村间1200米主干道和6000多米区间通道,全部实现硬化;家前屋后种上名贵花木,新村建设绿化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新添路灯380盏,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新建标准的社区卫生室、警务室、村调解中心,新村老年活动室、体育设施齐全。今年建成江苏省五星级卫生村、生态村,在法治江苏合格村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

所属企业江苏新长江集团,下辖12家重点骨干企业,利润达4.8亿元,上缴国地两税2.005亿元。村委出资1000多万元,成立新长江集团慈善基金会,帮助困难地区学生及给弱势群体送温暖。

长江村工商企业形成了以冶金、机电、化工、港口物流、仓储、商贸、房产、运输八大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沿江优势,进一步做强产业,做大市场。

长江十二送

“一是送别墅,1995年,村里决定盖别墅,不同房型价格在6.8万元到19.8万元不等,村民们都买了。2005年年底818户村民都住上了别墅,结果2006年村里决定把原本居民买别墅的钱都退回去,每户都按19.8万元退。”

“二是送股份,2006年、2008年村里分别给每个村民发了2万元的股金,加上1万元的土地股金,这5万元的股金每年分红就有接近4000元,而且还是逐年提高的。”

“三是送现金,2006年村里经济改革,一下拿出8000多万,每户村民按人头分到了10万元现金,实打实发到村民手上。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又给村民发放了1万元的现金。”

“四是送水,每户村民每月免费用水3吨;五是送电,每个村民每月免费用电8度;六是送餐具,每户村民得到价值1700元的高档餐具一套;七是送消费卡,每个村民每个月可以拿到50元的消费卡,到村里的小吃一条街消费;八是给每户村民免费通天然气;九是投资了3500万元在村中央建了一个漂亮的公园;十是打算花800多万替村民的别墅免费整修;十一是承诺明年给每户村民的别墅换上统一的豪华铜门。”

“十二是送黄金,2012年3月17日中午,长江村的村民小江得到一个好消息,先前村里宣布的送每个村民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的承诺将在当日12点30分兑现,村民可以到村委一楼领取。”

2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

经济

长江村是张家港市首批八个党委村之一,东靠张家港保税区,西接江阴长江大桥,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800人,38个村民小组,划并为四个区。

从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到工业经济发展时代的先锋,再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长江村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之路。30年前,长江村是一个人穷、地薄的小地方,村民们祖辈以打渔为生,被称为苏南的苏北。七十年代,长江村是学大寨、学华西的典型,成功的创造了“三纲粮、双百棉”的奇迹,实现了农田高产。84年,长江村走上乡镇企业发展之路,凭借“四借战略”,89年成功的成为千万元村,94年成立了省级集团,07年实现销售25亿元,硬是把一个农业样板村建成位列国家级民营企业500强的经济强村。回顾长江村近三十年的变化,集中表现在村变、人变、经济变。一、村变---将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为现代化试点示范村。二、人变---将文盲半文盲的普通农民变为有文化、有知识的现代市民。三、经济变---摘掉原来的扶贫村帽子变为张家港市经济强村。2007年,长江村全村完成产值25亿元,综合经济效益超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20000元,全村经济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400多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00多倍。如今的长江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荣誉

长期以来,长江村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物质文明是船,精神文明是舵,政治文明是保障”,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单位五连冠,苏州市示范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先锋村,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张家港市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被中宣部领导誉为“长江名花”。

环境

“发展经济,一要壮大集体实力,二要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这是长江村的发展宗旨,在新村建设方面,长江村实现了“规划、道路、桥梁、排污、排涝、绿化、路灯、环保”等8个到位。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全村大小河道全部采用石驳河岸,所有公厕全部采用水冲式,排污工程科学长效。建成了“百亩绿化地”和“万米绿化带”,形成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香”。2004年,长江村跨区域合并韩家港村,建立新的长江村,邀请上海知名设计院对东三区进行整体规划,将东三区的土地划分为1000亩工业区、500亩集中居住区、1000亩农副产业区三大功能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变新貌,十年大变样”的发展规划,通过对全村整个社区实施合理规划,做到经济、科技、文化、生活区域的合理分布,用战略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设计好长江村的新农村建设远景蓝图。

教育

坚持唯才是举,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你在长江村工作,就是长江人。在全村进行“胸怀全局、立足本职、扎根长江、奉献一生”的主题思想教育,进行“我爱长江村,争当脊梁人”的宣传教育。抓住“弘扬先进提高人的工作质量,发展经济提高产品档次质量”这条管理准则,通过不断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形成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竞争氛围,在全村不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着力营造出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四德”“五爱”的深入教育,教育干部群众“为人处世讲思想品德,工作岗位讲职业道德,立身社会讲社会公德,家庭生活讲家庭美德”,有效地推动村风民俗不断好转,现在全村政通人和,新风荡漾。

3 广东省东源县锡场镇长江村

长江村是广东省东源县锡场镇所辖行政村之一,全村现有人口583人,105户,其中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的贫困户有58户,267人。下辖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62亩(水田面积120亩)。村民主要以种植香蕉、笋竹、野生灵芝菌、渔业为主产业,其中,香蕉约380亩,笋竹1000多亩,培植野生灵芝大棚面积3.4亩。2007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2083元,同比增长6.7%。已农房改造农户69户,占总户数的12%,2008年农村全作医疗参保率100%。

近年来,长江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思想稳定,安居乐业;村两委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但离脱贫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村民劳动技能差,发展思路单一,收入低;二是交通、通信等硬件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引资参与本村项目开发;三是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不宽,农民增收成效不明显;四是危改工作压力重、难度大,进度相当缓慢。

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新一届村两委进行了认真梳理,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一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对食用笋竹进行深加工,以此辐射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二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新优势;四是依托万绿湖,结合本地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可适度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岛屿旅游。

4 广东省阳东县雅韶镇长江村

长江村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雅韶镇雅韶管理区;属雅韶村里的一个自然村,与长巷村相近。

区号:0662

邮编:529943

5 广东省平远县长田镇长江村

长江村是广东省平远县长田镇的行政村之一,南接长田圩镇,北连长安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285户998人[其中劳动力610人],党员28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10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发展种养为主。全村有耕地935亩,其中水田768亩。山地1800多亩。

6 江西省会昌县周田镇长江村

长江村位于周版线战备公路(老206国道)旁,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1891人,耕地1327亩。该村现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大型砖厂一座。2006年新开发400亩连片脐橙基地一个。2010年开始全村公路实现硬化,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也为辅,重点发展培植脐橙和烟叶产业。

全村以刘姓为主,刘氏宗祠坐落于下田村下街。2011年开始,由上营的集市,中心小学,中学,政府职能部门等机关单位开始陆续迁往长江村新社区,现建成的新学校新社区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新社区周边公共设施齐全,集学校,住宅小区,医院,购物中心于一体。是新型的发展中城镇。坏境优美,交通便利,适合经商,居住。

7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屏山镇长江村

长江村位于屏山镇东北部,在琴江东岸。东部山岗起伏,沿河一带地势低平。东邻琴江镇江背村,南毗珠坑乡竹溪村,西连胜利村,北接琴江镇花园村,现206国道直贯全村。2003年共有19个村民小组,729户,3199人。耕地总面积1884亩,其中水地1476亩,旱地408亩。山地总面积9650亩,森林覆盖率达71%。水域面积31.5亩。1984年改为长江村。

长江村中心祠堂后有一樟树,距今约400年,主干直径约2米,高约25米,是长江镇村之树。2006年,开始兴建长江大桥并大规模整体推进长江新村点建设,建成3.5公里“目”环村公路及功能齐全的花台小区。

迳口陂温泉,位于村东一公里处。喷水处水温高达53℃,潭内水温因受此影响也达到24℃左右。每年冬春季节,每天到此温泉浴者50人以上。

8 江西省大余县池江镇长江村

地方特色

长江村隶属池江镇。人口主要以蓝、邱、邓、郭、刘、陈等姓氏为主,另还有周、蔡、廖、李、张、胡等姓氏。

长江村仍是一个以果业、甜玉米、优质稻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村,副业有生猪、肉鸭、水产、林业等。

长江村的地方美食有芋包子、果子、油饼,三角块等油炸食品;汤皮:可煮着吃,可油炸,也可蒸着吃;黄元米果:过年前后到这儿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炒米果;艾米果,用一种叫艾草的和当地大米碾的成的粉做原料,里面裹上爱吃的菜头丁炒肉等;荷包糌(也称荷包肉)主要是用粗糯米粉加五花肉用荷叶包着放到蒸笼里蒸熟,扣肉(香芋扣肉),当地一般的婚庆好事都少不了的二道特色菜;芭蕉米果,每当过中秋节,当地村民就会做由糯米粉加糖蒸的一种甜品。要是夏天来的话,当地的西瓜又大又甜,而且又便宜。当地水果主要有李子、桃子、脐橙、甜柚等等。

教育

长江小学(长江铭源希望小学),长江中学等。

医疗

均以个人医疗中心为为主,在几个大的姓氏居住区均有医疗中心,其中有社官背有一陈姓的医生在当地为该地周边的村民服务数几十年。

9 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长江村

长江村,位于闽江江畔,村名也因此而得名。长江村隶属甘蔗镇。人口约2380人,698户。1987年,程道衍等人捐资8万元,捐办长江村老人会馆。 农业:文革前主要种植龙眼、橄榄、蚕丝等农业作物。因此,村里严重缺粮,是一个缺粮村。为了解决这一严重问题,在跃进时期,把闽江支流分出的港填平,用于种植粮食。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引进、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农作新品种,在长江村社马洋(1—8队)建立福建省水稻种植基地,水稻占地约为100亩,其中杂交稻亲本资源500多种、多年转育的杂交稻不育系,如光香优系列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37个,引进级稻8个,共计85个、杂交稻一代选种〈F1〉亲本700多个、超级稻光香优系列组合:区试、展示、简比、示范100多种组合。 村内有福建省首批蔬菜基地墩园洲;有名胜瀛洲胜境三山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