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杨佩昌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

版 次:1

页 数:273

字 数:260000

印刷时间:2011-10-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10422355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国家的根是人,人的根是道德;以人为本,立国避险立人,以德治国,立人必先立德;《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敲响道德警钟,让我过廉政建设基业长青。

内容简介

这本书全面地阐释了国家、个人与道德的关系,即“立国”先要“立人”,因为“立人”是根本;“立人”先要“立德”,因为做人、做事都要以“德”为先。这本书针对当今社会上的因为道德失范而出现的种种不良现状,深刻地阐释了社会道德“沙漠化”的危害及在当前社会实施“立德”工作的必要性,呼吁我们要在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开展适用于我国的“新道德运动”,用以涤荡一些阴暗角落里的污泥浊水,净化人们的灵魂。这是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一项伟大、艰巨而又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书并不仅仅是指出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书中给出了“立德”的若干途径,并建议在青年人当中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从根本抓起,改善社会道德现状。

作者简介

杨佩昌

北京博士德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 资深顾问 培训师

德国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 会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客座教授

中德合资欧华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先后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和北京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访问学者,多年从事欧洲经济政策研究,并首次将欧洲企业教练技术和德国领导力课程引进中国。

著作:

《你所不了解的德国人——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

《用敬业的心 做专业的事》

《成大事者心理解密》

《成大事者性格解密》

《领导力——核心揭秘》丹尼尔·皮诺著

杨佩昌等译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家、个人与道德

第一章 立国与立人 立人与立德

第一节 立国先立人 立人是根本

第二节 做事先做人 做人先立德

【教你“三立”】

第二章 “德”之定位

第一节 “德”之秘密

第二节 以德服人 以德治国

【道德体系】

第二部分 德之失

第三章 中华传统美德的缺失

第一节 我们还拥有什么

第二节 中国的软实力靠什么

第三节 我们的优势与劣势

【美德传承】

第四章 道德沙漠化

第一节 道德缺位贻害无穷

第二节 以娱乐传媒低俗化现象为例看三俗

第三节 先做人 后做官——打黑、反贪,以文强等高官落马为例

【反腐倡廉】

第三部分 德之立

第五章 立德之必要性

第一节 时代的呼唤

第二节 立德的高度

第三节 防止社会土壤恶化

【高风亮节】

第六章 “德”之“立”意

第一节 一个国家的风格

第二节 主流文化的“一席之地”

第三节 把高雅融入日常生活中

【立德向善】

第七章 立德之路在何方

第一节 君子自强 修齐治平

第二节 珍视传统民族精神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呼唤

【修身养德】

第四部分 德之新

第八章 道德的失而复得

第一节 立德之理想与现实——大学生思想、心理转变

第二节 道德的回归——从感性到理性

第三节 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复兴

【振兴中华】

第九章 新道德运动

第一节 道德来自信仰

第二节 重建精神家园——价值观的修复

第三节 科学和教育——以协调社会人心为本

【科教兴国】

部分章节

书摘一:

“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立德正人性,人性缔文明。文明兴大业,大业生繁荣。繁荣则富强,富强无不能。”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应从净化人的心灵做起。心灵造就人。这个世界有许多旷世之美在诱惑和召唤着我们,而真正的旷世之美,乃在人类心灵最圣洁的角落里。哪里的人道德高尚,心灵圣洁,哪里的社会就繁荣进步。高尚的品格,美好的心灵,往往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具备美好心灵的人,他们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最大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最大幸福,事业上的最大成就,工作中的最大奉献。面对美好心灵,邪恶的思想会逃之夭夭。具备美好心灵的人,想做一件损害社会、损害人民的事,往往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公民,都有一颗圣洁美好的心灵,我们的党风会更加纯洁,民风就会更加美好,祖国就会更加繁荣,人民就会更加幸福安宁。拥有美好纯洁的心灵,人生会更加迷人灿烂,生活会更加乐观豁达,事业会更加辉煌壮丽,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

书摘二:

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可见,做人是多么重要。什么是做人?说到底,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坚守道德。以诚立德,就是为人诚实、守信、正直、坦荡,这也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古人讲,“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说得好:“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没有才能、学识支撑的人会显得软弱无力。以小积德,即一个人不应以事小为借口对小事小节弃之不管不问,而应当把做大事、立大德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以免因小失大。若做小事的时候没有耐心,还总偷懒,失去了经验积累的机会,那么大事也会做不好。

书摘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这就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我们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国策。

就依法治国而言,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底线,任何人不可逾越,而其更高的层面就是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的作用,更细致入微、潜移默化。所以,追求和谐也就成为了道德特有的功能。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德治的民族,其德治教化几千年来为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古代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以封建制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宗法伦理等级制思想上的,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德治国不可同日而语。以德治国既弘扬了中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国情。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书摘四:

关于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初步思考,总的原则应坚持三条,即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当仁不让与有所作为。应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做法,既要自信,更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应敢于、善于借鉴当今国外的有效做法,对外打好中国的文化牌与政治牌。例如,可借鉴汉唐盛世的做法,为“万国来朝”、中华新的盛世及民族复兴做好充分难备。外交应善打太极拳与八卦掌,以柔克刚,迂回制胜。

书摘五: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干部是各地区、各项事业的领导骨干,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与之配套的干部队伍的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他们的一切思想行动起着示范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做群众的先锋队,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才能提高,社会风气才能呈现并且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而推动国家和谐发展。

书摘六: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他还进一步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这些精辟的论述都阐明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书摘七:

追溯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党员干部“立德修身”的重点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把忠孝节义升华为对党、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把勤政爱民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道济天下升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把公正清廉升华为立党为公、廉洁自律的自觉行动;把修身内省升华为与时俱进、永葆先进的党性修养;把自强不息升华为为党的事业发奋图强、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把淡泊名利升华为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把勤俭朴诚升华为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

书摘八:

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精神成人的重要场所。校园里的路牌、楼名,教学楼、学生公寓内的文化展品,校风、校训、校史、校情、校歌等,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高等院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优良的校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是学生赖以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营造出健康向上、高雅和谐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它对意志力和自制力相对缺乏的大学生既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和硬性约束,也是一种积极正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应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激励制度和学生保障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评选各类优秀和先进活动,并大力宣传和表彰他们的突出事迹,积极营造学生遵纪守规、积极进取、刻苦学习、争先创优的优良学风、校风。

书摘九:

构建和谐社会,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随着改革的深入,伴随着改革开放急急匆匆的足音,人们心情复杂地告别了计划经济年代,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向市场经济转型接轨的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既定的生活体制与行为准则已成为明日黄花,可供人们依附的新的体制与准则尚未完全形成,人们仿佛驶入了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四顾茫然,无所适从。

书摘十:

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道德。一个国家要想千秋万世、长治久安,就必须把国家建立在高尚的道德基础上。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得天助,才能有人和,才能有众志成城,才能赢得万邦的尊重,才能安外平天下。这不仅仅是救时弊而提出来的,也是长远的国本。

道德是万物的根本,也是人类的根本。一个人立不立得住,靠的是德;一个国立不立得住,也是依靠德。老子所著《道德经》多处讲了如何依靠道德治国的道理,孔子学说的精华是讲道德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传统文化,就是以道德为根本的。世界上什么都是脆弱的、易变的,只有道德才是永恒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是天、地、人都要效法的对象。万物、众生的存在和发展是以道为根本的,离开了道,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根本条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