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鲤·偶像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外文书名: NEWWRITING ICONS 平装:179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32141654, 7532141659 条形码:9787532141654 内容简介《鲤·偶像》80年代人,是伴随着偶像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崔健到五月天,从四大天王到陈奕迅,从王小波到村上春树,从赖宁到韩寒,在成长过程中,在懵懂无知的时代,偶像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激励着青春前进的步伐,让我们为之付出无悔的热情与爱,用狂热打破一切准则。 长大了我们才发现,偶像被神话的过程中,已经脱离自身而独立存在,他的言行举止均被赋予意义,他在公众面前摆出某种言说姿态,却丧失掉清晰的轮廓。伴随着逼不得已的成熟过程,偶像逐渐被我们抛在脑后,曾经因为拥护同一个偶像而组成的小团体土崩瓦解,当偶像沦为一个标签时,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与青春的逝去。 我们曾经追随着偶像而试图建立或者反抗什么,偶像就像集合的哨声,把很多人聚拢到一起,迈着整齐的步伐朝某个方向前进。但最后我们颓然地发现,原本代表自由和反抗的偶像是一个易碎的肥皂泡,而作为拥护者的我们在摇旗呐喊的同时不知不觉被驯化,活在偶像的虚幻光芒之下,迷失自我。现如今,偶像不再是一种信仰,而变成一种职业。 本期《鲤·偶像》没有着眼于大时代,而从个体记忆里关于偶像的痕迹入手。殳俏曾经为了迈克尔·杰克逊苦学英语,当她真的站在梦幻庄园门口时,一个时代的偶像已经逝去。周嘉宁在十年的青春里,几次与老狼相遇,偶像亲切的像激励她成长的朋友,他们却从未交谈。榕树下网站承载了一代网民的文学梦,虚拟世界让铸造了神秘的文学偶像,如今他们各奔东西。王朔与王小波,两个文学偶像,一个因死亡而获得永生,一个专心做一位父亲和匠人,王朔骑着二八自行车将接力棒交给更善于调侃的驾着赛车而来的韩寒。歌手田原从未将感情投射在一个人身上,她崇拜的是浓缩生活意义的普通人。 MaryEllenMark这位擅长拍摄明星照的摄影师,用一张伍迪艾伦的照片将其美国典型知识分子的形象镌刻在历史的画轴上,他将照片浓缩为叙事,将人物赋予生活的意义,《鲤·偶像》特地选取一组他拍摄的偶像照片,暴露大荧幕下的秘密。 小说栏目,张悦然、七堇年献上最新短篇力作。钱佳楠,滕肖澜,荞麦作为最近纯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也为读者奉献了新作。克莱尔·吉根凭借短篇小说两获爱尔兰文学奖,《鲤·偶像》特别选取她的代表作《离别的礼物》。 AT在《声纳》别册里带领大家探讨写作与真实的关系,“如果一个作家仅仅让你觉得‘感动’、‘真实’,那他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撒谎。”论调的提出,必定在创作层面发人深省。上千投稿中精选出的《茜绪茀丝小姐》、《炸弹妞是我的姐姐》则展现了新生代小说创作的新风貌。 编辑推荐《鲤·偶像》:我们用偶像来造梦,是梦就总要醒的,重要的是,醒为的时候,我们在哪里。 作者简介张悦然,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后考入山东大学英语、法律双学位班,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主编主题书《鲤》系列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2001年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4年获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05年获得春天文学奖。《誓鸟》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长篇小说。2008年,张悦然以《月圆之夜及其他》获得2008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 目录卷首语 张悦然 态度: 谁是你的偶像 文——鲤编辑部 当梦醒来时 文——鲤编辑部 一分钟回忆 文——田原 他把你的童年带走了 文——殳俏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文——周嘉宁 那年榕树下 文——陆悦农 王朔这样的作家,王朔这样的父亲 文——小饭 原来我也唱过你的歌 文——王击凡 宅男电台 文——程亮 华丽岛流水 文——张怡微 镜子: 镁光灯,大荧幕 摄影——Mary Ellen Mark Mary Ellen Mark:对人的兴趣 文——Saturn 小电影: 一次成像的面孔 文——爱米 摄影——杨弘迅 小说: 七夜谈 文——七堇年 寻人启事 文——滕肖澜 死的诞生 文——钱佳楠 许多夏天:致海绵侠 文——drunkdoggy 离别的礼物 文——克莱尔·吉根 译——马爱农 今年夏天我们住在海底世界 文——荞麦麦 湖 文——张悦然 声纳: 为个人的 文学 文——AT 折·叠 绘画——岑骏 茜绪茀丝小姐 文——菌柠 炸弹妞是我的姐姐 文——老非 序言卷首语文:张悦然 小学时去郊外春游,在水边的祠堂里看到一尊李清照的铜像。霉绿的脸和身体,长袍及地,衣摆上布满皱褶,看上去像裸露的树根。据说她曾在此地生活,于是新造了这样一座故居。祠堂很小,但还是显得空旷。她站在一道屏风前面,午后虽有阳光射进来,却照不到她的脸上。她太高了。 我走近了看着她。眉头微蹙,嘴角紧紧地抿着,神情中显露出哀愁。人们喜欢她的哀愁,因为其中有他们想要的意义——一种牵系着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的哀愁,正如后面屏风上那首《声声慢》所要表达的一样。可是这哀愁是铜铸的,如同戴在脸上的面具,若是摘下来,人们就不认识她了。塑像就是把一个人锁进简陋的壳子里,一种粗暴的纪念方式。 偶像其实也是人们所塑的雕像。虽然有些时候,偶像本人也会参与制作过程,但偶像终归是脱离本人而独立存在的。为了获得广泛的拥戴,雕像必须摒弃本人身上的细节,只保留大致的轮廓,用以言明某种态度,呈现某种姿态,对于大众来说,它必须是一目了然的。时间久了,雕像的轮廓就会变形,甚至被篡改得完全两样,又或是被打倒了,再重新立起来。雕像塑得再坚稳,它的命运依然飘摇。蒙受抄家,掘坟,拉下庙堂砸得粉碎等灾难之时,孔子能否想到四十多年后自己能够以巨人之躯屹立于都城正中央呢?他能否想到,被捣毁的孔子店,可以到世界上80多个国家去开分店,自己的肖像会变得像永远微笑的肯德基大叔山德士上校一样有名呢?他或许想不到,他也根本不必去想,这些早就和他无关。好在是无关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