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动带来自由
释义

劳动带来自由”(德语:"Arbeit macht frei")是源于德国的一句口号,二十世纪时被纳粹用来放在集中营的门口因而别具意义。

起源

1872年德国民族主义作家Lorenz Diefenbach将“劳动带来自由”("Arbeit macht frei")做为小说的名称,并使得这句话在民族主义者之间为人所熟知。1928年威玛共和政府用这句口号来宣传为了降低失业而推出的大规模公共工程计划政策,同时也是对个人主义者的口号“城市空气带来自由”("Stadtluft macht frei")的一种嘲弄。纳粹在1933年取得政权后继续使用这句口号。

纳粹时代

“劳动带来自由”被用来放在许多纳粹集中营的入口,可能是用来羞辱犹太人(纳粹的政治宣传把犹太人描写成懒惰的人)、充作讽刺的黑色笑话、或是用来带给人虚假的希望。

虽然在德国把这类标语放在机构建筑或大型庄园的入口是十分常见的事,用在集中营入口则是纳粹亲卫队(SS)将军西奥多.艾克的命令。他是达豪集中营的督察与最高司令。

这个口号现在还可以在许多地方看到,例如奥斯威辛一号集中营。根据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由历史学家Laurence Rees制作的“奥斯威辛新史”("Auschwitz: a New History"),奥斯威辛一号集中营的“劳动带来自由”是由司令Rudolf Höß下令放置的。他认为他是靠做卑微的工作让自己度过在威玛共和时坐监的这段经历。在奥斯威辛,“劳动带来自由”的“B”是上下颠倒的。

“劳动带来自由”还可以在达豪、Gross-Rosen、萨克森豪森、Theresienstadt(又称Terezín)等集中营看到。

然而,在Buchenwald集中营用的口号则是“依功过论处”(德语:"Jedem das Seine")。

1938年奥地利政治歌舞秀作者Jura Soyfer与作曲家Herbert Zipper关押在Dachau集中营时作了“达豪之歌”(Dachaulied)。他们好几周都得穿过集中营的大门去做日行的强迫劳动。他们认为大门上的“劳动带来自由”这句话是一种侮辱。这首歌把口号当作Dachau集中营的“课程内容”,以讽刺的口吻重复该口号。

其他

2004年The Libertines发行的同名专辑里有一首歌的歌名便叫"Arbeit Macht Frei"。这首歌探讨了这句口号以及集中营的成员。

Carcass在1993年的专辑Heartwork里也有一首歌名叫"Arbeit Macht Frei"。

Elie Wiesel的书La nuit(英语:Night)里提到,Eliezer在奥斯威辛与Buchenwald看过"Arbeit macht fre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