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释义

简介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ulcerans infection)世界各地都有主要在热带雨林地区。本菌鶒的自然宿主和人类传播途径尚不清楚昆虫可能是传播媒介。皮损好发于前臂及小腿。起初为坚实无痛性皮下结节,破溃后形成坏死性溃疡,边缘呈穿凿性缓慢扩大,周围皮肤隆起,有浸润及色素沉着,表面干燥,溃疡底部为黏着性灰色假膜,一般溃疡较为表浅,个别可深及骨膜可分为溃疡前期(早期)、 溃疡期、溃疡后期。组织病理有所不同确诊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全身治疗氯法齐明疗效较好。

流行病学

世界各地都有,主要在热带雨林地区。本菌的自然宿主和人类传播途径尚不清楚,昆虫可能是传播媒介。

病因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ulcerans infection)的病原菌溃疡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为环球腐生菌,本菌生长缓慢,为非产色分枝杆菌,培养后生长温度在24~31℃,3~5周形成菌落。硝酸盐反应阴性,烟酸试验阳性,触酶试验阳性中性红试验阳性。豚鼠接种不敏感小鼠足垫接种可获得成功。

临床表现

皮损好发于前臂及小腿起初为坚实无痛性皮下结节,破溃后形成坏死性溃疡,边缘呈穿凿性缓慢扩大周围皮肤隆起,有浸润及色素沉着,表面干燥,溃疡底部为黏着性灰色假膜,一般溃疡较为表浅,个别可深及骨膜。病人没有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不发热。一般皮损呈单发,但也可在周围见有卫星病灶,几个月后可自行痊愈极个别可持续数年。病程越长,皮损越大,由于瘢痕挛缩引起严重畸形。

诊断

皮损为单发的结节或溃疡,局部淋巴结不肿大无全身症状,溃疡底涂片或组织切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确诊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

检查

组织病理:

1.溃疡前期(早期) 皮下脂肪组织坏死,细胞核消失纤维蛋白沉着,细小的钙质沉着可见于坏死部位,网状纤维增加。病灶中心有杆菌菌落,大的菌落经抗酸染色肉眼可见。离开坏死部位杆菌剧减。无显著炎性反应,在坏死部位及周围无充血及细胞浸润

2.溃疡期 真皮胶原纤维变性,汗腺周围水肿小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表皮变性形成溃疡

3.溃疡后期 大约溃疡形成3周后,部分病灶内可见到巨细胞和泡沫细胞表皮下有带状分布的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组织上方可出现结核结节样肉芽组织。

治疗

全身治疗氯法齐明(氯苯吩嗪)疗效较好,局部治疗小结节只需切除,大结节及溃疡切除后需植皮。应积极预防继发感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