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巨人树 |
释义 | 基本信息篇名:巨人树 体裁:散文 作者:斯坦贝克 出处: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品原文我在巨人树身边过了两天。这儿没有旅客,没有带着照相机吵闹的人群,只有一种大教堂式的肃穆。也许是那厚厚的软树皮吸收了声音才造成这寂静的吧!巨人树耸立着,直到天顶,看不到地平线。黎明来得很早,直到太阳升得老高,辽远天空中的羊齿植物般的绿叶才把阳光过滤成金绿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和影。大阳刚过天顶,便是下午了,紧接着黄昏也到了。黄昏带来一片寂静的阴影,跟上午一样,很漫长。 这样时间变了,平时的早晚划分也变了。我一向认为黎明和黄昏是安静的。在这儿,在这座水杉林里,整天都很安静,鸟儿在蒙号的光影中飞动,在片片阳光里穿梭,像点点火花,却很少喧哗。脚下是一片积聚了两千多年的针叶铺成的垫子。在这厚实的绒毯上听不见脚步声。我在这儿有一种远离尘世的隐居感。在这儿人们都凝神屏气不敢说话,深怕惊扰了什么——怕惊扰了什么呢?我从孩提时代起,就觉得树林里有某种东西在活动——某种我所不理解的东西。这似乎淡忘了的感觉又立即回到我的心里。 夜黑得很深沉,头顶上只有一小块灰白和偶然的一颗星星。黑暗里有一种呼吸,因为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灵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觉,在它们深处的知觉里或许能够彼此交感!我和这类东西(奇怪,我总无法把它们叫作树)来往了大半辈子了。我从小就赤裸裸地接触它们。我能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但没有经验的人类到这儿来却感到不安。他们怕危险,怕被关闭、封锁起来,怕抵抗不了那过分强大的力。他们害怕,不但因为巨杉的巨大,而且因为它的奇特。怎能不害怕呢?这些树是早侏罗纪的一个品种的最后的孑遗,那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那时巨杉曾蓬勃繁衍在四个大陆之上,人们发现过白垩纪初期的这种古代植物的化石。它们在第三纪始新世和第三纪中新世曾覆盖了整个英格兰、欧洲和美洲。可是冰河来了,巨人树无可挽回地绝灭了,只有这一片树林幸存下来。这是个令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纪念着地球洪荒时代的形象。在踏进森林里去时,巨人树是否提醒了我们:人类在这个古老的世界卜还是乳臭未干、十分稚嫩的,这才使我们不安了呢。毫无疑问,我们死去后,这个活着的世界还要庄严地活下去,在这样的必然性面前,谁还能作出什么有力的抵抗呢? 作品鉴赏敬畏自然,这一主题的文章不知已有多少人写过。但我们读过的此类文章,大多字面上铺张扬厉,慷慨激昂;而且大多是从“反面”选材,或血淋淋地展览物种灭绝的惨状,或列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径,或痛陈人类受到自然报复的灾难……总之,情绪总有点激动,言辞总有些激愤。相比之下,斯坦贝克的《巨人树》就显得平静和缓多了。而作者之所以写得如此平静,实源于其独特的感受。 “我在巨人树身边过了两天。这儿没有旅客,没有带着照相机吵闹的人群,只有一种大教堂式的肃穆。”这里“我”与一般“旅客”的分野已可见出——一喜安静,一好热闹。“大教堂式的肃穆”固然是写出了古老的杉树林之宁静,但也隐含着这样的感情定位:“我”是把巨人树当作自然上帝来信仰、来崇拜的,“我”之感受与众不同。“也许是那厚厚的软树皮吸收了声音才造成这寂静的吧!”这一句,既是对“寂静”形成原因的推测,同时也对巨人树树皮进行了富有质感的描写。“静”本来是身处一定空间下的感受,可作者却通过“时间”来表现:“我一向认为黎明和黄昏是安静的。在这儿,在这座水杉林里,整天都很安静。”“静”的时段的延长,又暗与树的古老相呼应。作者深知“风无形,需以有形体之”的写作妙诀,故而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鸟儿在蒙胧的光影中飞动,在片片阳光里穿梭,像点点火花”,这是“动”;“却很少喧哗”,这是“静”,是乐于喧闹之鸟类因为敬畏肃穆的巨杉林而“自我抑制”表现出来的“静”。此外,作者还极善于运用“主客兼顾”的描写法:“脚下是一片积聚了两千多年的针叶铺成的垫子。在这厚实的绒毯上听不见脚步声。”这是客观性的描写。“我在这儿有一种远离尘世的隐居感。……我从孩提时代起,就觉得树林里有某种东西在活动——某种我所不理解的东西。这似乎淡忘了的感觉又立即回到我的心里。”这是主观性的描写。 “黑暗里有一种呼吸,因为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灵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觉,在它们深处的知觉里或许能够彼此交感!”这当然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只有“我”这个“和这类东西来往了大半辈子”的人才有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源于对巨人树的深深的敬畏,以致作者自己也感到“奇怪,我总无法把它们叫作树”。正因为“我从小就赤裸裸地接触它们”,所以“我能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但没有经验的人类到这儿来却感到不安”。作者处处表现“我”与一般人的不同,是否意味着否认人类的共同感受呢?恐怕不能这样机械地理解。其实,在第2段中已有这方面的暗示:“在这儿人们都凝神屏气不敢说话,深怕惊扰了什么——怕惊扰了什么呢?”不敢说话就是一种本能的敬畏,再看下文,这主要是缘于巨杉林的古老、奇特和神秘。至于“我”所感到的“强力”,大凡稍有地球生物变迁史常识者,都应当同样感受到。文章最终归结到巨人树对整个人类的提醒:人类还十分稚嫩,大自然的规律毕竟不是稚嫩的人类所能抵抗和轻易改变的。作者引导我们敬畏自然,主要是从古老的巨人树给人类昭示的自然伟力人手,让人们在这个“令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面前悚然自律,而并不罗列人类的诸如滥砍滥伐、滥捕滥杀的非理性行为。文章让自然的上帝默示其威,这就营造了一种古典的“伟大静穆”(朱光潜语),于平和中更显内在的力量。 最后顺便指出,《巨人树》在总体构思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由正人反”,由巨杉的强力和古老联想列人类的稚嫩渺小。二是“以实生虚”,作者与巨杉裸触身亲,半辈子相伴,感受实在,文中对巨杉古老历史的介绍也是有科学史可证的;然而巨人树能够对人类发出“提醒”,却分明是“理性的务虚”。这里所说的“反”和“虚”,正是文章的落脚点和主旨所在,足见作者撰文并非“随意写来”。 作者简介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生活在小镇、乡村和牧场,热爱乡野的自然风光。受其母亲的熏陶,很早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爱《圣经》亚瑟王传奇故事的影响。1919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大学。他熟悉并屿社会底层的人们,他的许多作品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表现了底层人的善良、质朴的品格,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30年代末,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使斯坦贝克受到很大的影响。1937年和1947年,斯坦贝克两次访问北欧和苏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