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 |
释义 | 中峰明本禅师生前为元代临济宗一代祖师,圆寂后被尊称为“江南古佛”。 简介中峰明本(1263—1323),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 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宗师峰明本禅师是元代最为杰出的高僧。 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国的唯一朝代,更是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全面统治中国的时代。这给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蒙古人尊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原本没有多少敬意,可恰恰是蒙古族的皇帝,却前后数代,先后多次对中峰明本禅师表示礼敬。元仁宗为太子时,就尊明本禅师为“法慧禅师”,即位后,又赠明本禅师为“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又赐金襕袈裟;元英宗时,又赐金襕僧伽黎衣;明本禅师圆寂后,元文宗又追谥为“智觉禅师”,塔号“法云”;到了元顺帝初年,更册封中峰明本禅师为“普应国师”,并敕令将其三十卷的语录与文集收入佛教大藏经中。而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更趋之若鹜,不分权贵均拜入明本禅师门下。 中峰明本禅师所获得的荣誉和地位,可以说达到了唐朝以后四百年间汉族僧人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是为什么呢?而这一切,竟又与中峰明本禅师本人格格不入,他对此不屑一顾,唯恐避之不及,避之不远,这又为什么呢? 伟大的历史人物,必有其独特的眼界和胸怀,也有其独特的生活历程和个人人格的魅力,当然还有相应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唐代佛教内诸宗兢荣、宋代禅宗一枝独盛。荣盛的是表层的文化现象,真正导演出这一切的得道高僧,却如老子所描述的那样:作焉而不为,功成而不居,竟完全超然于这些成就之上。 禅宗发展到宋代,由于朝廷和士大夫的尊信,使禅宗从唐五代时的山林进入了庙堂,五山十刹及天下丛林的兴盛,带动了禅文化的全面繁荣。而这种繁荣,恰恰又使禅宗陷入了矛盾和困境之中——这与“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禅宗本质难以相容,文字禅的兴起,必然与单刀直入,真参实悟难以协调。与士大夫们一起低吟浅唱,在庙堂上为人君祝圣祈年,毕竟不是幽寂独朗的禅光本身。蒙古人灭宋,也一举灭掉了众多禅师和士大夫那雍容雅致的禅意,带来的却是血与火的洗礼。 在这国破家亡,精神无寄之时,中峰明本禅师以其精纯清澈的禅悟,荦确不凡的风骨气节和离世出尘的文风,振奋了一代士大夫失落的心,为走入穷途的禅宗开启了一方新的天地,赢得了中国僧人和士大夫的尊崇,也赢得了蒙古贵族乃至元朝皇帝的尊崇。 明本大师的老师高峰原妙禅师,是一位通古今之变的高僧,他首革宋代禅宗积弊,不住寺庙而隐居山林,先后在浙江湖州的双髻峰和余杭的西天目山庵居二十余年。特别是在西天目山狮子岩筑“死关”独居,十七年足不出户,行头陀之行,一扫宋代禅宗的富贵和文弱之气,令天下丛林耳目一新。 明本禅师是高峰禅师门下最杰出的弟子,高峰禅师示寂时,明本禅师已是一代宗师。对于官府和各大丛林的纷纷迎请,明本禅师东走西避,在近三十年的岁月中,流离无定。他常常以船为居,往来于长江上下和黄河两岸,亦或筑庵而居,皆以“幻住庵”为名,聚众说法。当时的文坛领袖如赵孟頫、冯子振等,无不拜归于明本禅师门下。明本禅师与高峰禅师一样,毕生以清苦自持,行如头陀,虽名高位尊而不变其节,风骨独卓,众望所归,被尊之为“江南古佛”。 在禅法的传授上,中峰明本禅师继承了五祖法演禅师——大慧宗杲禅师——高峰原妙禅师一路的“话头禅”,以苦苦逼拶,时久功成并传授禅宗心法的方略,呵斥盲棒瞎棒一类的狂禅及文字禅,清冷孤硬,不近人情,故其得法者如天如惟则、千岩元长等禅师皆铜头铁额,享誉中外。千岩元长禅师又传法于万峰时蔚禅师,明本一系,遂成明清两代中国禅宗的主流,如今禅宗丛林,无不是中峰明本禅师的后世儿孙。 蒙古人本信藏传佛教,云南(元以前为南韶、大理,立国五百余年,不归唐宋版图)唯有南传佛教,因明本禅师之力,禅宗方流布于蒙古、云南,并出现了一批禅宗高僧。 明本禅师在世之时,影响就遍及海外,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众多僧人均前来参学。朝鲜国王、元帝驸马王璋亲自归拜于明本禅师门下,明本禅师的禅法,对日本足利时代有着相当的影响。 明本禅师有语录、诗文若干,大部分被收入了《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三十卷和《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三卷之中。其语录和文集,表现出他的深悟、睿智和学问,为明清习禅之人所必读;他的诗偈,也多达千余首,表现出他的风骨、灵异和清淡的佛教“隐士”情怀。特别是他的那一百零八首怀净土诗和一百首梅花诗,不论对禅宗还是净土宗,都是一笔独特和绝佳的文献。 成就明本能诗善曲,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尤其表现在作诗方面。当时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冯子振名极一时,对明本意颇轻视。明本与书法家赵孟頫一起拜访冯。冯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接过一览,当即“走笔和成”,并出示自己所作的《九言梅花歌》。冯子振阅罢大服。从此两人成了至交。明本擅书法,手书遗迹留院中者甚多。明代陈继儒在《书画史》中称明本“书类柳叶,虽未入格,亦自是一家”。延祐二年(一三一五)书《妙法莲华经册》。卒年六十一。又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至正四年(一三四四)书《乔松疎秀七言诗轴》。如以此推之,卒年当在八十外。不少真迹当时由日本留学僧带回,现珍藏在日本。事迹还收录于《松江志》、《石渠实笈续编》。 附录作者:纪华传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元代禅宗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峰明本的研究,力图揭示出蒙古统治下江南禅宗的特点,有助于深化对元代佛教史的研究。 本书注意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重视历史学、文献学与思想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明本置于中国禅宗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对明本与元代禅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纪华传,1970年生,山东即墨人。199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禅宗与中国佛教。在《世界宗教研究》、《佛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图书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元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江南禅宗 第一节元代的佛教政策与社会文化 一 从成吉思汗多元平等到忽必烈教派差别的宗教政策 二 元朝对佛教的尊崇、管理及其弊端 三 儒释道三教关系 四 汉传佛教各宗派 第二节元初的崇教抑禅政策与江南禅宗 一 教禅廷辩与崇教抑禅 二 江南禅师对元朝统治的抵制 三 江南禅宗的分化与衰落 附:元代江南禅宗法系简表 第二章中峰明本的生平行履 第一节早年事迹与佛法因缘(1263—1281) 第二节跟随高峰原妙禅师出家与参学(1282—1295) 一 初见高峰原妙 二 出家与参学 第三节住幻住庵,励志修习头陀行(1296—1303) 一 吴山云居禅庵 二 弁山幻住庵 三 平江幻住庵 第四节隐遁于山林江河,拒绝住持禅宗名刹(1304—1313) 一 初次住持师子禅院 二 平江顺心庵与庐州六安山 三 拒绝住持灵隐禅寺 四 提倡十方选贤,批评“以院易嗣”之弊 第五节晚年弘法天目山,名闻于天下(1314—1323) 一 西天目山幻住庵 二 丹阳大同庵 三 皇帝及王臣之尊崇 四 一代祖师入寂 第六节明本与元代禅师的交往 一 原妙弟子断崖了义与布衲祖雍 二 祖先系虚谷希陵等禅师 三 崇岳系、之善系及居筒系禅师 第三章明本的主要著述 第一节《中峰和尚广录》的主要内容与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峰和尚广录》的版本与流传 一 《中峰和尚广录》主要版本 二 颁赐入藏与《普宁藏》的刊刻 三 明初吴山云居禅庵的重刊 四 《碛砂藏》本《中峰和尚广录》略辨 第三节《明本禅师杂录》及其他著作 一 《明本禅师杂录》的主要内容与文献价值 二 《幻住庵清规》的重要内容与民众信仰 三 《三时系念》与净土修行仪轨 第四章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 第一节看话禅的渊源及明本提倡看话禅的原因 一 明本对传统禅法流弊的批评 二 看话禅的含义与思想渊源 三 明本对话头之简别 第二节明本看话禅的主要内容与禅法特点 一 看话禅的前提:“参禅无秘诀,唯有生死切” 二 觉悟的根本:“灵知心体,离言说相” 三 修行的方法:“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 四 “道在目前,不离声色”与平常心 第三节“参则真参,悟则实悟”的工夫论 一 妄解情见与彻悟正见 二 “禅不离心,心不离禅” 三 “禅不在坐,亦不离坐” 第五章明本的禅净一致与禅教会通思想 第一节明本的禅净一致思想 一 对弥陀净土信仰的提倡 二 勘辨“四料拣”,提出“禅即净土之禅,净土乃禅之净土”的禅净融合明本的思想 第二节明本的禅教会通思想 一 禅教会通思想的历史回顾 二 明本论禅与教之差异 三 以“一心”会通禅教 第三节对禅门五宗与佛教各派的融合 一 论禅门五家宗旨 二 论佛教四宗要旨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明本的法脉传承及其影响 第一节明本的嗣法弟子千岩元长 一 明本的法系传承及主要嗣法弟子 二 千岩元长生平及其禅法 第二节明本嗣法弟子与元代云南禅宗 一 元代云南佛教概况 二 玄鉴禅师与元代云南禅宗的再传 三 玄鉴等云南禅师的禅法思想 附:《太华山佛严寺无照玄鉴禅师行业记》 第三节明本与日本人元求法禅僧 一 元僧东渡与日僧入元 二 参学与嗣法于明本的日本禅僧传略 三 明本的嗣法弟子与日本幻住派 第七章佛法金汤:明本与元代士大夫 第一节明本与赵孟烦的佛学因缘 一 赵孟頫的生平简介 二 赵孟頫与明本的交往 三 赵孟頫与中峰和尚书札的主要内容与文献价值 第二节明本与冯子振等士大夫的交往 一 明本与冯子振的诗文酬唱 二 明本与元代其他士大夫 第三节明本与高丽忠宣王王璋 一 高丽忠宣王王璋与佛教 二 王璋与明本的书信问答 三 王璋登天目山问法与嗣法 第四节明本的德行与外护的力量 附录一文献资料 (一)明本传记资料:《中峰和尚行录》、《智觉禅师法云塔铭》、《普应国师道行碑》、《普应国师舍利塔记》 (二)《怀净土诗》一百八首、《天目山赋》 (三)和冯海粟《梅花诗百咏》 (四)跋语:《莲宗宝鉴跋》、《一山国师语录跋》 (五)赵孟頫致中峰和尚书札 附录二中峰明本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