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奏鸣曲式 |
释义 | 奏鸣曲式 sonata form,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音乐各体裁的关系(奏鸣曲形式与序曲的关系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诗的关系 奏鸣曲形式与协奏曲的关系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曲的关系 奏鸣曲形式与组曲的关系) 奏鸣曲式的由来和发展奏鸣曲式这一名称,最早是A.B.马克斯在他的《作曲法教程》中最早提出来的。奏鸣曲式的前身古奏鸣曲式,是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上半叶形成的。这种曲式是一种二段式。第1部分在主部之后有一个连接部,起转调作用,副部则在属调出现(或主部是小调,则副部往往用关系大调)。第2部分则将主部改在属调出现,或用主部的一部分在几个不同的调上展开,然后将连接段改变,使副部在主调上再现。这种曲式不论第1部分还是第2部分都各自反复一遍,例如G.塔尔蒂尼的《小提琴及通奏低音奏鸣曲》的末乐章和 D.斯卡拉蒂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等。 古奏鸣曲式经过G.B.普拉蒂、斯卡拉蒂、C.P.E.巴赫、J.C.巴赫等的实践,到J.海顿时期发展为由3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的结构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3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第1部分是呈示部,包括主部、连接段、副部及小结尾。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关系仍保持古典奏鸣曲式的传统,乐思的性质或者是对比并置的,或者是对比冲突的。在较早的奏鸣曲中呈示部一般要反复一遍。这个部分是这首乐曲的重心与精神所在。 第2部分是展开部,也称自由幻想部。主要乐思在不同的调性上加以发挥,也可是不同乐思的交替出现,有时也用新材料或复调的处理方法。结构上则以材料的片断性和终止的隐蔽为特征,使乐思以新的方式不断展开,甚至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最后是引向第 3部分的过渡。 第3部分称为再现部。这时主部仍在原调上再现,并通过连接段,使副部在主调上出现,以取得再现部的调性统一。最后为尾声。有的尾声很长,如L.van贝多芬某些作品的尾声有第二展开部的性质。此外呈示部之前可冠有引子,一般在速度、调性等方面与呈示部构成对比。 “奏鸣曲式”的变化奏鸣曲式中呈现部的调性布局除继承古奏鸣曲的格局外,在贝多芬的后期作品中出现了三度关系的调性;到浪漫派成熟期,还有二度关系的调性。近现代的作曲家虽然保留奏鸣曲式的某些基本特征,但并不一定遵守调性统一的原则。 奏鸣曲式可能作下列各种变化:①采用复式呈示部(如协奏曲)。②再现部将主部、副部的顺序颠倒或省略其中之一。③省略展开部或仅有一个简单的过渡。④用插部(新的主题材料)代替展开部或展开部与插部并用。⑤与回旋曲式混合形成奏鸣回旋曲式(见回旋曲式)。⑥与套曲结构结合以及应用某些特点与其他曲式相结合(见套曲曲式、混合曲式)。 组成部分以下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第一乐章为例,进一步阐释“奏鸣曲式”的三个组成部分: 呈示部把本乐章的主题提了出来,通常这里的主题有两个,以达到对比的效果。所谓主题其实就是一段音乐。这两个主题被叫做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或者简称主题和副题。主题使用主调,往往写得快速,有力,沉重,粗暴……较为震撼。副题则往往写得温婉如歌,令人爱怜。两个主题相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复杂性。一般如果主调是大调,那么副部用属调;如果主调是小调,副部用平行调(大调)。在呈示部的开始有时有“引子”,在主题副题之间再写上一段音乐,往往被称为“连接部”或“插部”。 在副题结束后再加上个尾巴叫做“结束部”——这里的“结束部”是呈示部的结束,而不是整个奏鸣曲式的结束。在《悲怆》的第一乐章里,一开始大管低沉阴霾的音乐就是引子,接下来的快速不安的旋律就是主题,它被不断重复和变奏之后出现了一个温暖柔和的旋律: 3 2 1|6 5 3 5 1. 6|5 - .... 这就是副题。副题再被不断重复,变奏,由温柔转为热烈,最后由平静的结束部结束了呈示部的音乐。 展开部通俗地讲,就是在呈示部两个主题的基础上添写许多新的旋律,是呈示部的发展。 在《悲怆》中,展开部显得急促而冲动,几经起伏后结束。 再现部顾名思义就是把主题副题(实际上是呈示部)重复出来,但通常会经过一点变化——例如:主调是大调,再现部的两个主题都用主调;如果主调是小调,主部用主调,副部用同主调(大调)。有时再现部被写得很精简,引子、插部之类都可能被省掉了。最后常常加上一个尾奏。《悲怆》的再现部很完整,先是强烈地重现了主题的旋律,然后变奏一次,然后再现了主副题间的连接部分,接着重现了副题。可以注意到它的音色已经同在呈示部时不同了,顺带把"结束部"也再现了。最后加上了一个柔和的尾奏。至此,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的例子就结束了。 “奏鸣曲式”三大段落循环出现的模式让音乐起承转合的节奏感,就想在写文章一样,带给听众充实又富有变化的听觉效果。 附注重复,变奏和对比的简单解释 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法主要就是重复,变奏和对比这三个要素。 由于音乐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艺术,音乐家一定要重复一些旋律和节奏来加深我们的印象。 但单纯的重复无疑是非常枯燥的,于是要加以变化,这就是变奏. 最常见的变奏是在保留旋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节奏、和声、音色,加装饰音等手段来改变音乐的效果和情绪(比如《动物狂欢节》,一首欢快的进行曲被极大地拉慢了节奏之后变成了《乌龟,令人忍俊不禁)。复杂的变奏则比较混沌,什么要素都变了,当然还保有原型的一些特征,否则也就不是变奏了。 对比则为音乐添加了戏剧性的因素,两段情绪,效果不同的音乐先后出现,此消彼长,互相缠绕,互相融合。 当然,还不止如此,有更多的回环悠扬和可变节奏可变。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音乐各体裁的关系奏鸣曲形式与序曲的关系在形式上,序曲大都是单乐章的作品,大多用奏鸣曲式写成,通过奏鸣曲式来展示一定主题,通过两个主题的对比,深刻阐述一定事件。 例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柴科夫斯基用两个主题之间的强烈对比,歌颂了俄罗斯人民反抗法国军队侵略的英勇。 乐曲的引子用安静祥和的音调,描述了俄罗斯人民在入侵前的和平安宁的生活,随后用一系列惊惶不安的节奏与如泣如诉的旋律象征着入侵时人们的惊慌呼喊,之后在军鼓声中,奏出军队集结的号角合奏主题,象征众志成城、誓死抗敌。 呈示部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场景。主部出现的变形的《马赛曲》主题象征着法国军队的高傲、不可一世的形象,副部的主题是两支优美的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第一副部主题宽广、抒情,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之爱,第二副部主题来自俄罗斯民歌,轻快的风格颂扬了俄罗斯人民在应战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发展部进一步描写了战争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展示了刀光剑影的场景。其中,《马赛曲》的变式由不可一世逐渐变成强弩之末。 再现部与尾声相连,用从高音至低音的下行音象征着俄罗斯军队在艰苦的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尾声描述了战争胜利后的欢庆场面,军队集结号角合奏主题的重现,显示了俄罗斯军队的庄严与英勇。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诗的关系交响诗表现题材广泛,形式上灵活多样,结构上比较自由,常使用奏鸣曲形式来表达、塑造特定形象。 例如:理查·施特劳斯的《蒂尔的恶作剧》,用一个引子描述寂静的深夜,蒂尔蹑手蹑脚地出场,开始他的恶作剧。两个用圆号与单簧管演奏出的蒂尔的主题,经过各种变形,在不同的音乐场景中出现,展开部、再现部中,我们可以听到蒂尔骑马闯闹市后,躲藏在墙角哧哧地笑、看到乔装神父说教时表面一本正经内心窃笑的样子,看到他向女人献殷勤的场景、与学者争吵后露出的轻蔑表情。最终,蒂尔被人抓获,无论他如何告饶,仍被处以死刑。结尾中,暗示着蒂尔对自己死亡的反抗与精神的永存,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蒂尔吵闹、窃喜的形象。 奏鸣曲形式与协奏曲的关系协奏曲通常为三乐章,第一乐章大多采用奏鸣曲形式,最后一个乐章快速、热情,采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例如: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 这部协奏曲以俄罗斯特有的个性与民族音调,将作者一生悲愤加入其中,让我们感受到俄罗斯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所经受的苦难,令人振奋。 引子:由乐队奏出,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开始时,引子平稳、安详,从容不迫,但经过后一个下行乐句后风格突变,情绪越来越紧张,经过四个上行乐句的摸进,紧张气氛达到顶点。交响乐队安静下来,把小提琴独奏让了进来。独奏小提琴进入后奏出一个自由式的乐句。后直接把音乐带入奏鸣曲形式呈示部的第一主题。 呈示部: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呈示部主题给人以典雅、清新、流畅之感,仿佛是自我独白,又好似真诚的倾诉。稍显热情冲动,第二主题优美、伤感,第一主题气势恢宏。 发展部:以小提琴独奏开始,以主题变奏的方式,演绎出优雅的乐段。 发展部与再现部之间,柴科夫斯基安排了一个华彩乐段,将小提琴的技巧发挥到极致。 再现部:长笛紧随华彩乐段中的独奏小提琴颤音而入,情绪仍是发展部中的淡淡的忧郁。 尾声:小提琴的高难度技巧在交响乐队的紧密配合下,给人以振奋的情绪,整首曲子充满了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奏鸣曲形式与交响曲的关系交响曲通常有四个乐章,其第一乐章多采用奏鸣曲式,快板,第二章为慢板,可用奏鸣曲式;第四乐章也偶尔采用奏鸣曲式。 例如:德沃夏克的《致新大陆》第一乐章 引子由大提琴、长笛奏出,具有沉思般特点。在这之后,弦乐、管乐和定音鼓相继奏出紧张、强烈的节奏,引出坚定有力、号角般的主部主题,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转达了“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副部主题具有抒情性,有思想意味。展开部的发展比较紧凑,以呈示部中主、副部主题的片段为基础进行发展,情绪逐渐紧张、激烈。再现部基本原样重复呈示部,两个主题巧妙的重叠,将乐曲推向高潮。最后,以乐队的全奏为结束。 奏鸣曲形式与组曲的关系例如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 乐曲在小提琴,中提琴的颤音与竖琴的弹拨音下开始,在提琴快速的和弦颤音与竖琴优美的琶音的伴随下,双簧管奏出了象征天鹅主题的哀婉悲伤的旋律,将奥杰塔充满温柔的美和无尽伤感的样子呈现眼前。随着音乐的发展,双簧管吹奏的音域不断增高,弦乐与竖琴的伴奏音量也不断加大,当铜管奏出了响亮浑厚的主题旋律时,乐曲从呈现部转到展开部。与此同时,弦乐强力度的颤音作为副旋律出现,使音乐主题进一步深化,随后,在木管富有节奏感的三连音的衬托下,弦乐奏响了动人的主旋律音,仿佛表现出了天鹅群在天空中展翅翱翔的样子。当主题音乐演奏完后,弦乐管乐的演奏力度逐步增强,音乐变得越来越强烈,似乎也在暗示着奥杰塔内心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在她身边潜伏着的强大的恶势力(魔王对奥杰塔的控制力)。最终弦乐与管乐的齐奏将音乐推向了高潮。乐曲也由此进入了再现部,弦乐在铜管强音的伴奏下,颤音拉奏主旋律,随着演奏音量的不断减弱,双簧管及长笛吹出了主题音乐,然后是大提琴和贝司重复拉奏,音乐也由此越来越低沉,缓慢,仿佛是在为奥杰塔的命运哀伤感叹。在大提琴和贝司的最后三个间断的音符奏出后,乐曲结束。乐曲结尾音乐的减弱同时象征着天鹅群逐渐地远去。 古典奏鸣曲式的变异在18—19世纪作曲家的创作实践中,古典奏鸣曲式发生了许多形式上的变异: 结构的扩充与省略1、结构的扩充与省略——奏鸣曲式结构的扩充,主要表现在:⑴呈示部的副部采用多主题结构,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作品55)第一乐章的副部包含两个主题,都出现在属调(bB大调)上;他的《bE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7)第一乐章的副部包含三个主题,也都出现在属调(bB大调)上。 ⑵在呈示部和再现部中加进“展开”的因素,使各个基本主题在奏鸣曲式的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莫扎特《C大调交响曲》(KV551)第四乐章,呈示部、再现部和尾声都用各种复调手法(赋格段、模仿复调、对比复调、密集和应、横向及纵向可动对位)发展主题,获得纵横交错、色彩纷呈的效果;贝多芬《第六交响曲》(作品68)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两主题则用主调手法(动机发展和调性发展)迤逦施展,获得气象万千、横无际涯的效果。⑶在展开部中加进插部(新主题),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在第二次展开主部的前后两次出现插部主题,并在尾声中再一次出现。⑷在再现部的前面出现“假再现”,即在从属调上再现主部主题,如贝多芬《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2)第一乐章展开部的最后先在D大调上再现完整的主部主题,然后再回归主调,在F大调上再现这个主题。 奏鸣曲式结构的省略,主要表现在:⑴呈示部省去连接部,由主部直接向副部过渡;尤其是慢乐章和末乐章的奏鸣曲式,常常省去连接部,如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V280、281和332的第二乐章,KV282、332和457的第三乐章。⑵慢乐章的奏鸣曲式常常省去展开部,如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和《d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1之2)的慢乐章。有时快板的奏鸣曲式(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也可以省去展开部。 ⑶再现部省去主部,展开部直接通向副部,如肖邦《b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5)第一乐章。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省略的奏鸣曲式,较多地运用于歌剧中,与情节的需要相联系。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地呈现在莫扎特的许多歌剧中。有如下几种情况:⑴再现部省略副部,例如《费加罗的婚礼》第11曲bB大调凯鲁比诺的《心在跳动》和《伊多美内奥》序曲;⑵省略整个再现部,例如《魔笛》第14曲d小调夜后的咏叹调;⑶省略展开部和再现部,例如《费加罗的婚礼》第17曲D大调格拉夫的咏叹调之第一部分(Allegro maestoso)以及第二部分(Allegro assai);⑷省略呈示部和展开部,例如柴科夫斯基《黑桃皇后》的前奏曲。 在交响乐中偶而也能遇到上述情况,如柴科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乐的第一乐章为仅有呈示部、没有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奏鸣曲式,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乐(《1905年》)第二乐章为省略再现部的奏鸣曲式,第四乐章为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 调性布局的变异2、调性布局的变异——⑴连接部的转调方向不趋向于属调的属和弦,而是改弦易辙,进入其他关系调的属和弦,如贝多芬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2)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为F大调,连接部从F大调进入a小调的半终止,为副部(C大调)的出现作准备。⑵连接部不转调,最后以主调的半终止结束。由于主调的属和弦就是属调的主和弦,同样可以自然导向副部,而且这样一来,再现部的连接部就可以不作改变。莫扎特的19部钢琴奏鸣曲,有31个奏鸣曲式乐章,其中12个乐章的连接部是不转调的。⑶副部出现在属调以外的关系调(如三度和六度关系的调)上。贝多芬的《G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1之1)第一乐章,副部出现在B大调上;他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53)第一乐章,副部出现在E大调上,都是大三度的大调;他的《bB大调奏鸣曲》(作品106)第一乐章,副部出现在G大调上;《第八交响曲》(F大调)第一乐章的副部出现在D大调上(最后转入C大调),都是大六度的大调。⑷再现部的主部在下属调上再现,接着由连接部导向再现在主调上的副部和结束部,这就象在呈示部中一样,从主部到副部保持着上五度的调性关系,整个再现部实际上是把呈示部移低五度或移高四度。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KV545)第一乐章和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作品114)第一乐章都采用了这样的调性布局。 结构顺序的变异3、结构顺序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有些奏鸣曲式的再现部中,副部的再现先于主部,从而使整个奏鸣曲式成为一个前后对称的拱形结构,如莫扎特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KV311)第一乐章和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作品23)。 双呈示部奏鸣曲式4、双呈示部奏鸣曲式——古典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为了体现协奏的原则,把呈示部的反复变为第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单独由乐队演奏,主部和副部都出现在主调上,象再现部一样;第二呈示部加进独奏乐器,演奏华丽的装饰性声部,主部和副部分别出现在主调和属调上。再现部的副部象主部一样回归主调。再现部和尾声之间加进了一个由独奏乐器即兴演奏的华彩段(cadenza)。1808年贝多芬在《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73)第一乐章中亲自写出了一个简短的华彩段,不让独奏者即兴演奏,以后作曲家创作协奏曲时也都按照贝多芬的先例,把华彩段写出来,或者取消了华彩段。在门德松的笔下,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取消了双呈示部,改为常规的奏鸣曲式。其后作曲家创作协奏曲,都遵循门德尔松的作法,只有布拉姆斯的协奏曲还保持着双呈示部的形式。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作于门德尔松同类作品之前,第一乐章也都是双呈示部奏鸣曲式。 浪漫时期的奏鸣曲式概况十九世纪浪漫派作曲家继承古典曲式的传统,在奏鸣套曲和单乐章交响音乐(序曲、交响诗等)中大量采用奏鸣曲式。 主要特点浪漫时期的奏鸣曲式,有以下各种特点: 1、由于作品中抒情因素占优势,奏鸣曲式的主部、副部和插部主题常具有抒情歌曲的性格,大多采用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等歌曲体结构。 2、由于主部和副部的对比加强,各部分经常有速度和节拍的变化。呈示部中的主部和连接部常常连成一片,采用一种速度和节拍;副部和结束部也紧密相连,采用另一种速度和节拍;其中连接部和结束部也都具有主题的性能;这就使整个奏鸣曲式含有套曲的因素。 3、展开部常把呈示部的主题材料发展为新的艺术形象,或出现新的主题(插部),与呈示部的音乐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4、呈示部各主题在再现部中不再是静止的再现,而是动力性的再现,表现在:⑴用主题变形(Thematic transformation)的手法改变主题的性格;⑵主部在高潮上进入,展开部与再现部打成一片;⑶再现部发生结构的变化,如省略主部、省略副部、颠倒主部和副部的位置等等。 5、在抒情性作品中,由于气息宽广的歌唱性主题不适于分裂展开,因而变奏发展在展开部中起着较大的作用,这种情况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已经可以遇到,而在浪漫派的作品中,则变奏进一步和变形相结合。 6、由于曲式结构与标题内容相适应,奏鸣曲式的各部分往往互相对比,分别抒写不同的意境、场面或图景。 7、单主题的原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常常和主题变形的手法相结合。奏鸣曲式的各部分虽然以同一主题材料为基础,却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内容。 8、引子和尾声的规模扩大,并各自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 9、用一个或几个主导动机贯穿全曲或整个乐章。 10、奏鸣曲式与变奏曲式、回旋曲式或套曲形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混合曲式。 二十世纪的奏鸣曲式二十世纪音乐流派纷呈,各行其是,但不少用不同创作方法写成的音乐作品,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如巴托克的《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音乐》(分四乐章)第二乐章(快板),自由运用十二半音的音乐,按照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形成次C和G为中心的两大调性区;并按照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分为呈示、展开、再现三部分,2/4拍子的呈示部按照巴托克的节奏韵律,在再现部中从两拍、三拍、五拍演变为3/8拍子;展开部则是一个自由的赋格段,仿照传统奏鸣曲式用复调手法发展主题的展开部。勋伯格用十二音技法作成的《第四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按照奏鸣曲式的结构模式,分为主题性格互相对比的两大主题群。韦伯恩在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中加进音色和节奏的因素,他的《交响曲》第一乐章组织严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音乐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回到稳定。呈示部(稳定)的音乐缓慢平稳,在低音和中音区作静态的流动;展开部(不稳定)的音区逐渐上升,出现动态的颤音;再现部(稳定)回复缓慢、平静的音乐运动。阿尔班·贝尔格把歌剧《沃采克》第二幕的五场戏比作交响曲的五个乐章,第一场是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十二音音乐中各和声单位的相互关系,相当于传统奏鸣曲式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说明调性音乐的结构原则可以灵活运用于无调性的十二音音乐。法国当代作曲家皮埃尔·布莱兹(1925—— )称他作于1948年的钢琴套曲为《第二钢琴奏鸣曲》,却对传统奏鸣曲的结构原则不屑一顾,宣称第一乐章的创作构思,旨在破坏奏鸣曲式。这是现代作曲家对待奏鸣曲式的另一种态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