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家村 |
释义 | 1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梅家村梅家村,中国内陆村落的名称。中国内陆有四个村落的名字都为梅家村。1、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梅家村2、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台北区梅家村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梅家村4、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梅家村 ◎ 地理位置村里的老人们自豪地说,“从南京到北京,小县属栾城。”这话虽有夸张之意,但不无道理。栾城县位于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太行东麓洪水冲积平原,我村位于l栾城县城偏西7公里,距石家庄25公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民风淳朴,物阜民康,西至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北临新洨河,东北临青(岛)银(川)高速,市区202 西线公交车,县城3路公交车沿方西公路从村中纵穿而过,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 村史我县汉末到唐初苏氏家族出了一位宰相、文学家苏味道。到了宋代,苏味道子孙中出现了著名文学家“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苏辙被宋朝授予“栾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并将自己写的文集定名《栾城集》。 究其村名,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梅氏家族迁此建村,始有一片沼泽地,取名梅家滩。清雍正年间又迁来刘、赵、武、侯、郑、王、李、郭等几个家族,村庄逐渐发展,由此梅家滩改名梅家村。后来梅氏家族在生育上断子绝孙,梅氏消亡。建村初期,只有几十人,1949年时全村人口达到近千人,侯家街、王家街、刘家巷、程家巷、郭家巷、李家巷、郑家巷、武家仡佬等街道,呈井字形分布,纵横交错,现有人口近六千余人,耕地六千多亩。 据栾城县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50余年间,政府组织山西百姓向外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1405年(永乐三年)西泽(晋城)、潞 (长治)二州大批农民移居栾城,这次迁民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移。当时全县人口7600余人,约有1500余户。 史料上记载,“燕王扫北”时对河北一带百姓大肆屠杀,“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青辚白骨”,“怵惊心目”,疮痍遍地。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讨伐齐、黄时和起兵反抗之众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较量,史称“靖难之战”,即民间流传为“燕王扫北”。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就任后倡导恢复河北遭受战争创伤的经济,努力发展生产。又因山西地处太行山西部,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和自然灾害,社会稳定,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人口得到极大增长。于是在永乐初年,听取官员上言,在山西洪洞县建立移民机关,专门办理移民事宜,“分丁于真定、南宫一带占籍为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在我村和许多地方流传。村里的老人们说,当时洪洞县有座广济寺,雕梁画栋,气势恢弘,无与伦比,院前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的老鸹纷纷在树上垒窝筑巢,蔚为壮观。当时政府在寺里设移民局,在大槐树下集中移民,发给“凭照川资”通行证。当移民离别家乡后,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唯一记忆。寒来暑往,以讹传讹,甚至把老鸹窝误传为村庄了。 “开门见槐”是村民的一大创造。当时移民离开故土时,纷纷带槐枝和槐角作为怀念家乡之物,大凡所到之处,便在自己新建的院落门口栽种了槐树,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祈求祖先保佑,这种传统沿袭成习。时至今日,村里的老人把槐树上结的槐角称为“槐连咯豆”,后来干脆把还把槐树改称“槐连树”,寓“怀恋”故乡之意。 ◎ 村中特色村里每年农历九月十三的关帝庙会很有特色。民国时庙宇坐落在刘家巷口,庙前有一柏树旗杆,夜间“杆火”为其一绝。上世纪70年代在破除封建迷信宣传下,将此庙拆除,现在庙宇系恢复重建。此庙会日正值秋播完成季节,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叩头膜拜,奉送供品油钱。庙会日还有物资交流和戏曲、杂耍之类,家家户户盛情款待客人,走亲访友赶庙者流连宴乐,别有洞天。 ◎ 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后,栾城县的经济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村里都盖起了楼房,村民的生活走向富裕。与此同时梅家村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一代一代读书人,让农村教育文化经济全面发展,村民都努力为梅家村成为新时代的农村做贡献。 ◎ 语言这里的方言很有意思,如果深究,那就是一部移民史。比如移民在行进途中风餐露宿,埋锅支灶,生火熬粥,在平地按照锅形挖一个坑,再挖一小坑用石头土块围一圆圈(称ke lang),饭熟了盛上一大钵碗,一只手拿碗夹饼子,一手拿筷子夹一块咸菜疙瘩,几人蹲称(gu di)在一起,边吃边聊。比如梅家村(称mian a cun)、昨天下午(称ye ge hou a)、大小便(称jie shou)等方言都有精彩故事。这些方言和习惯,经过仔细研究,和山西某些地方的方言如出一辙。 2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台北区梅家村◎ 村情概况鞍山市台安县台北区梅家村位于台安县行政新区所在地,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全村共有农户568户,1867人口,耕地面积4867亩,有4个党群共同致富小组,运输、养殖业、羽毛工艺品加工、木材加工、棚菜等行业并举。2005年建筑了110栋格式、布局统一的单体二楼,小区内安装路灯,栽植了花草,铺设了柏油路,修建了健身广场。投资130万元,建成一座秸秆燃气站,可供110户居民生活用气,实现了“一人烧火,百家做饭”的目标。 2007年又投资100万元,增购机组设备,铺设管网进户。从事运输业的农户有50多户,养殖业有60多户,2006年全村社会总收入实现4164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00元。先后获得鞍山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鞍山市创建文明村镇光荣村、鞍山依法治村示范村、辽宁省村屯绿化先进村。如今的梅家村经济持续发展,干群关系融洽,村民安居乐业,户户吃上了自来水,100%农户安上了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了100%,全村正朝着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的方向迈进。 ◎ 产业介绍以运输业、养殖业、羽毛工艺品加工、木材加工、棚菜等行业开拓市场,以开发特色经济带和发展农业种植小区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运输业不断壮大,20吨以下运输车有5台,每台年收入8万元,20吨以上的有4台,每台年收入15万元,出租车有43台,每台年收入1.2万元;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业25户,其中:大户吕涛的猪年饲养量达2000头,年收入20万元;郭文阁的猪年饲养量1000多头,年收入8万元;养鸡22户,其中大户邢士华养鸡10000只,年收入3万元,王希宁养鸡8000只,年收入2.5万元;三是做大做强羽毛工艺品生产和木材加工业,以叶利羽毛加工大户为龙头,带动其他农户,固定资产达100多万,有职工300余人,年收入20万元,梅家村现有从事羽毛加工业农户200户,木材加工大户李铁,有职工20多人,年收入15万元;四是把棚菜生产做为强村富民主导产业,共建大棚30栋30亩,其中春棚15栋15亩,暖棚15栋15亩,五是开发特色经济带,两茬经济作物由原来的1500亩扩大到2000亩;六是发展农业种植小区,新增小杂粮面积1000亩,年产量20吨,农民可创收50万元,种植麦复葱、麦复菜、西甜瓜、辣根等经济作物农户85户,种植面积达1000亩,农民可创收100万元,2007年又扩大到1500亩。 3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梅家村◎ 概况梅家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是胜坨镇典型的房台村,是一个独立的房台,位于胜坨镇胜利工作区的最南部,位于与吴家村、许家村、林子村、卞家村南,位于胜利工作区南三公里处,胜坨镇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位于黄河东岸,利津黄河大桥北二公里,与利津县城隔河相望。2006年全村居民151户,总人口651人。 ◎ 经济耕地面积861亩,全村以棉花和小麦为主导产业,多数地种植优良棉花,2006年实现人均纯收入5421元。村内小产业发达,村民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开创新的致富渠道。 ◎ 社会事业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大院,部分路面实现了硬化,梅家村注重村庄绿化,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脏、乱、差”的现象。在精神文明方面,村在文化大院内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购置了部分图书。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劳动之余,坐一坐健身运动、阅览一下科技图书。该村每月还组织一次活动比赛,做到既让群众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知识。 4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梅家村◎ 基本情况坐落于乡政府驻地西南角,辛河路西2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现有耕地1130亩,128户,430口人。 ◎ 村史简介梅家村源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垦利县(原属利津县)梅家庄王在发一户迁此种地,后渐成村庄,村名沿用“梅家庄”至今。1983年从利津县划归河口区,1991年河口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梅家村。 ◎ 经济发展1960年——1964年自然灾害加上黄河水入侵,群众生活陷入困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80年底至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户,从此结束了“生产靠队长指挥,社员凭工分吃饭”的历史,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也不断改观。1985年全村通电,1989年通公路,1989年通水。 1984年河口区成立,该村划归河口区。1988年该村推行“双田制”改革,初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土地少的矛盾,发展农业与发展二、三产业的矛盾。2000年开始实行土地延长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走上了致富道路,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400元增加到2006年的45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