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释义

简介

作 者: 陈炳辉 著

丛 书 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文库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99947

出版时间:2011-08-01

版 次:

页 数:32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陈炳辉编著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以优秀等级通过鉴定。全书共分为十一章。绪论部分界定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概述了后马克思主义的由来及其思想特征,并阐述了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解构及其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后各章分别阐述并分析了拉克劳、墨菲、德勒兹、鲍德里亚、利奥塔、德里达、詹姆逊、鲍曼、吉登斯和齐泽克等重要代表性人物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增加了余论一章,着重探讨了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二 后马克思主义的由来及其思想特征

三 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解构

四 后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一章 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解构

二 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的领导权理论

三 话语领导权的建构

四 激进民主的新主张

第二章 德勒兹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尼采的影响

二 马克思观点的辩护和应用

三 资本主义的批判

四 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政治策略

第三章 鲍德里亚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消费社会的理论

二 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

四 仿真虚拟世界的分析

第四章 利奥塔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利比多化

二 现代性时间观的颠覆

三 元叙事的危机

四 异教主义政治

第五章 德里达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马克思遗产的继承

二 马克思批判精神的纯化和激进化

三 马克思幽灵的解读

四 肯定幽灵反对驱魔

第六章 詹姆逊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的转换

二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新思考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后现代社会的实践

四 后现代文化政治观

第七章 鲍曼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向

二 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三 从生产走向消费的资本主义社会

四 现代消费社会中的穷人

第八章 吉登斯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解构

二 权力概念的分析

三 社会分析模式的建立

四 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

第九章 齐泽克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颠覆

二 商品拜物教的再认识

三 传统意识形态概念的批判

四 意识形态理论的重构

余论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 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渊源性

二 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连续性

三 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断裂性

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