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尼姓 |
释义 | 布尼布尼,读音作bù n,满语为Buni Hala,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靺鞨族布尼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世居佛讷赫村(今吉林敦化)、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布氏、卜氏、于氏等。 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靺鞨族布尼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布尼氏,是古女真的先民之一靺鞨族一部族称谓,满语为Buni Hala,世居佛讷赫村(今吉林敦化)、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地。 靺鞨族迁徙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是时,古老的肃慎族迤逦西进,在南者为勿吉,据夫余故地;在北者为黑水靺鞨据有北夫余故地。据夫余故地的勿吉,后同夫余一部分融合,从而形成后来的粟末靺鞨;而另一部分勿吉,与北大余——豆莫娄融合,从而形成后来的黑水靺鞨。 从南北朝中后期直至隋、唐、五代时期,在中国辽宁东部、吉林和黑龙江大部,通古斯人占了主导地位,是这一时期东北民族的重大变化。生活在这一广袤地域的室韦、豆莫娄、乌洛侯、肃慎、勿吉诸族,不仅彼此相通,还各自结交中原,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同时,中原王朝对这些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俗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进而在这些地区先后设立了一系列行政机构,伴随管理的加强和交往的密切,先进而丰富的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给东北各族的历史进程以重要而积极的影响。靺鞨族取代了勿吉族的地位,进而称雄于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以东以北地区的。至于勿吉族,依旧还分布在这一带森林中,他们就是后来的那些窝集部人。 名称“靺鞨”之名,初见于史籍《北齐书》。靺鞨,是貊族同音词,是貊族与貉族融合而成的。古代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族名的类似情况,还有如真番族、满番族、满离族、黄头室韦族、黄头女真族、如者室韦族、兀者女真族,回跋族。 貊族与貉族,进入东北后逐渐结合成为新的民族。邑娄取代肃慎,勿吉取代邑娄,取代勿吉,是一条较为清晰的演进轨迹。从总体来看,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无疑是肃慎族后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肃慎族后裔的这一结论,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在史籍《隋书》中记载:“靺鞨即古之肃慎氏。”这在史籍《唐书》中也记载:“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 部落在靺鞨族中,大的主体部落有七个: ①白山部:以长白山得名,分布在松花江发源处; ②粟末部:在长白山之北,分布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延边; ③号室部:在拂涅之东,分布在绥芬河流域的黑龙江依兰县; ④伯咄部:在粟末之北,分布在吉林扶余、榆树县、黑龙江双城、五常县; ⑤安车骨部:与金国时期的“按出虎”为一音之转,分布在阿什河流域; ⑥拂涅部:在伯咄之东,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宁安县; ⑦黑水部:黑水即今黑龙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南北两岸。 他们之中,最具实力、最有影响的,是粟末部和黑水部。总的说来,靺鞨诸部的分布区域,大致是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 到了唐朝时期,靺鞨最终形成两大集团: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分别在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的管辖之下。唐朝中叶,安禄山做过平卢节度使,黑水靺鞨、渤海靺鞨,自然也是在他的管辖之下。 靺鞨族是在肃慎故地发展起来的,而靺鞨族分布区域又多肃慎居民,因而社会生产必有地域上传承特点。靺鞨诸部落的社会经济,与北魏时的勿吉大略相同。不过,由于靺鞨族部落众多,分布极广,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 文化靺鞨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每一处遗址存在有诸多细微的差异,反映了靺鞨各部在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自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同一勿吉文化和夫余、沃沮之类不同文化的融合。 靺鞨的陶器极富特色,一般为泥质陶,也有夹砂陶,有手制,也有轮制,陶罐多敞口和侈口,短颈,斜壁深腹,平底,口沿上大多附加堆纹,在颈、肩部往往饰以篦点纹、凸弦纹和水波纹。 靺鞨人使用铁器已很普遍,出土最多的是吉林大海猛遗址、黑龙江中游的靺鞨遗址。大量铁制武器和生产工具的出土,反映了靺鞨工匠在金属加工方面的高超技术,也说明靺鞨族是勤劳善战的民族。不过,靺鞨人还没有最终摆脱和排斥石器,在遗址中也零星出土了刮削器、石镞、砺石。在靺鞨人的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马骨、猪骨。马是靺鞨人的骑乘、运载和狩猎工具,猪是他们的重要衣食之源。这表明了靺鞨人的经济生活,乃是畜牧、农耕和狩猎并存。这也是靺鞨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 习俗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靺鞨,仍以原始的渔猎经济为主。有少量的农业,种植粟、麦、稞、还会用米酿酒。猪仍然是主要财富,是区分贫富的标志。富人死后,要用上百头猪祭祀,穷人只用几头猪了事。黑水靺鞨素以劲健剽悍著称,习惯于编发辫,头上插有雉尾冠饰,缀野猪牙串于脖子和腰间;擅长于步战,手持一尺二寸长的矢石砻,就是过去肃慎人的“楉矢”遗制;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先挖一个地穴,穴顶支架起木头,覆盖上泥土,外形像一个坟丘,这就是他们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夏则出随水草,冬则人处穴中。唐朝在黑水靺鞨设置勃利州、黑水军、黑水都督府,类似于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做法。 地处松花江上游的粟末靺鞨,适宜于农耕,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水平,比其他各部要发达得多。在中原王朝影响下,粟末靺鞨率先跨入阶级社会,进而迅速封建化。社会内部的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对邻居的财富产生了强烈的贪占欲望,战争于是就成了他们的职业。有部分粟末靺鞨南迁,他们的酋帅大多做了唐王朝的官员,而留居故地的大量粟末靺鞨,则成为后来的“后渤海国”,即唐朝属下的渤海都督府的主体民族。 契丹民族强盛后,攻灭渤海国,黑水靺鞨服从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改称五国部,成为辽国监领下的松散部落联盟。 郡望堂号1.郡望: 敖东城:即吉林敦化市。敦化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是唐朝渤海国都城,明清时期称作敖东城,是满清皇室发祥地。敦化的名称源于老城敖东城,亦称阿克敦城;一说敦化建县伊始首任知事为赵敦諴,因此取其名中“敦”字为县称。 唐朝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北方古老的靺鞨族建立渤海国,附属于唐王朝,都城设于牡丹江上游北岸(今吉林敦化敖东城遗址)。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渤海国都城北迁(今黑龙江宁安渤海镇),原都称旧国。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额穆赫所罗(今额穆镇)设佐领。清光绪六年(公元1881年)农历12月26日吉林将军铭安奏准设置敦化县,隶吉林府。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为东南路道辖区。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东南路道改称延吉道,敦化县仍属之。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废除道制,敦化县直隶于吉林省。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9月23日日寇侵入敦化,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成立伪敦化县公署,隶属于伪吉林省公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9月,敦化光复,成立了敦化县民主政府。10月,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延边地区行署管辖。11月10日,敦化县划归吉林省永吉地区管辖。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1月,成立敦化县政府。划归吉辽省吉东分省管辖。7月,吉东分省撤销,划归吉东专区管辖。将敦化县北部的黄泥河、黑石、额穆、官地、沙河站等地域划出,另置额穆县。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2月15日,将吉东专区划出珲春等四个县,另立延边专区。将吉东专区驻地移敦化,因名吉敦专区。敦化县隶属吉敦专区。9月25日,撤销吉敦、延边两个专区,再次组成吉东专区。敦化县隶属于吉东专区,下辖六个区。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3月,吉林省政府撤销额穆县,其所辖地域仍旧划归敦化县建制。3月27日.吉东专区改为延边专区。敦化县下辖十二个区。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撤销吉南、吉北两个专区,敦化县从延边专区划出,归省直辖。 1949年,成立敦化县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敦化县由省直辖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1968年,撤销敦化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敦化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敦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敦化县人民政府。1985年2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发[1985]36号)文件通知,国务院2月11日国函字[1985]24号文件批准,撤销敦化县,设立敦化市(县级)。新设立的敦化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目前市场上的所谓“长白参”,实际多为“敦化人参”。 2.堂号:暂缺。 历史名人布尼·阿林:(公元1921~1999年),满族;河北承德人。著名当代满族文史学者、诗人。 布尼·阿林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是著名的满族文化研究学者,曾任承德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在古典文学、楹联、书法方面均有不凡建树。 布尼·阿林是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他在承德满族文史的发掘、整理及研究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布尼·阿林生前博闻强记,精于文史,尤擅诗词、楹联、书法,产量颇丰,留下千余首诗词楹联佳作,是承德文学界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诗词是坎坷而又多彩人生的真实写照。先生学识渊博,为人忠诚朴实,豁达宽厚,堪为后学者的楷模。 布尼·阿林的遗著《滦阳岁时记》颇具历史文化价值。《滦阳岁时记》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写到腊月除夕,记叙了一年中承德老百姓的民风民俗,是研究满族民风民俗的珍贵资料。看了《滦阳岁时记》就使人想起了《燕京岁时记》。 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没有民风民俗的记载与研究就显示不出其文化底蕴。《滦阳岁时记》是清朝鼎盛以来风土民情的记录,与北京文化密不可分。承德在二百多年积淀的风土人情与北京十分相近,作为清朝陪都,人们将京师的民风民俗带入承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士大夫习气、语言等。所以《滦阳岁时记》是研究承德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将其重新整理,加以注释,这对弘扬承德历史文化很有意义。 布尼·阿林的诗词、楹联作品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赞颂了满族为中华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他的旧体诗词修养很深,特别长于七言律诗的写作。 布尼·阿林还著有《河北省围场县燕秦长城调查报告》、《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辽代燕山开发初探》、《承德满族姓氏考》、《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印文简释》、《承德历代风景诗选》等。 姓氏汉化满族姓氏满族姓氏转变为汉姓的过程 满族的姓氏在满语里面是HALA(哈拉),意思就是姓氏,而且表示是有血缘的集团;另外一个是MOKUN(莫昆),意思是家族,表示的是姓氏的分支。民族姓氏的来源与沿革,是民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现在几乎没有满族人使用满族姓氏了,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已经不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姓氏了,这对民族学的研究会起到阻碍作用,对满族人自己来说也是极大的遗憾。 同一个哈拉的人都是父辈直系下来的有血缘关系的人,同一个莫昆的人是有亲缘关系但不是父辈直系下来的人。今天,或许我们不再需要用哈拉和莫昆来进行区别了;但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改变过区分亲缘关系的判断依据。最为可惜的是,我们不再使用能够代表我们自己民族、自己身份以及自己家庭关系的姓氏名称来称呼自己了。我们需要判断自己的历史的时候,总要翻阅厚厚的家谱。 满族姓氏为什么变成汉姓了呢?清雍正年间,国家励精图治,满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已经能够更加和睦的相处了。 这时候,汉族名字风行的程度超呼想象,朝廷内员的满族大臣也有风靡汉姓的潮流。因为汉姓的简短和单一性更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于是满族人从八旗贵胄开始最先流行改汉姓。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意欲阻挠满洲大臣以及贵族改满姓为汉姓,但是屡禁不止,后来就暂停了对满洲人改汉姓的限制,成了默许的行为。 当时改汉姓只是一个苗头,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雍正年间虽然还是奉行国语(满语)骑射,但是问鼎中原之后,清朝统治阶级以及八旗贵胄对汉文化的大量吸收,以及用儒家文化来弱化思想的统治转变,证明了清朝初期加速封建化的作为对满族遗失民族特点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满族在清朝时期养尊处优的政治地位以及文化从龙思想都更加推波助澜地锐化了这一矛盾。 那么满族姓氏是如何按照习惯变成汉姓的呢?这个学问很深,有的是按照字面的读音而直接变换,也就是俗称的音译,有的是按照哈拉和莫昆的政治地位来决定的,有的是依据满族以地为氏(姓氏)的习惯来变更,有的则完全就是根据八旗满洲的氏族通谱或者家族被赐姓来择定的。 满族姓氏变成汉姓的确是满族的一大遗憾,不过遗憾也可以弥补。在我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一定又会出现保留着民族特色,使用满族姓氏的后裔。这一批人如果能够使用民族姓氏,那么民族意识会比我们更高更强。满族的民族姓氏又会被重新挖掘和研究。 宗教信仰满族的信仰 古代满族信仰萨满教,神职人员分为管祭祀的家萨满和跳神的萨满。以后,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崇拜对象变得多元化。一般满族家中供有观世音、关公、楚霸王神位,还喜欢供一个“锁头妈妈”,用麻线栓一支箭在门头,一年祭三、四次,祭时一般在晚上把箭头拿下来,摸黑磕头,祈求“锁头妈妈”保祜一家平安。 早期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是“巫”的意思,是多神论。萨满教信奉世界为三层,上层为“天堂”,诸神所居:中层为人类所居;下层为“地狱”,鬼神所居。人类的祸福是诸神赐给的。 猎人离家外出捕猎,要祷告诸神。祷告猎神,求得能多捕获一些猎物;祷告路神,求得在密山中不迷路;祷告福神,求得在山里少受痛苦。 早期满族人敬的神多达一百多种,大多是女神,只有几个是男神。经常出现的男神是猎神。各种神都有偶像,有的是泥塑的,有的是木制的,也有用布缝的。猎神身材魁梧,佩带弓箭,嘴边还有两缕小胡,形象逼真。 猎人祭神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先竖起一个杆子,再用土堆起一个高两米的土台子,猎人排到台前,推选一位有威望的长者,在土台上钉牲祭祀,祷告诸神,然后奔向山区。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我国北方各民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受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这种教在许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惟有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直到解放时还信仰它。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 满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人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因而加以崇拜。 满族的先人当时还不理解人类的起源,认为某种动物与他们的氏族有着血缘联系,于是视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对它加以崇拜,这叫作图腾崇拜。 满族的先人,随着灵魂观念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动。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 人们既然创造了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与福祸寄托在这些神的身上。于是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 萨满教信仰的“神”有几十种,其中属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火神。还有来源于众多动物名目的神。所有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偶体和偶像。比如“熊神”是以一张熊皮为其偶体。有的削木为偶,有的以石为偶,有的把被崇拜的“神”绘制在纸上或布上。 这些偶像还不是真正的“神”,只能做为象征而存在,要通过这些偶像与真正的“神”打交道,需要能通“神”的萨满。可见萨满是古代社会中作为现实世界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间的交往者。 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后相隔数年后,产生出下一代萨满。新萨满被认为是上一代萨满的“神灵”选择的。因而婴儿出生时未脱胞者、神经错乱者、久病不愈者,被认为是当萨满的征兆。学习当萨满者,要学会祭神的祷词,熟悉萨满宗教活动的内容。最后考试时,跳得神智不清,才被认定这是萨满“神灵”已附体,这才取得进行宗教活动的资格。 萨满必须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 “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帽架,帽顶前侧有一只铜制的鹰,后侧是两根铜制鹿角,角叉的多少表明萨满的品级。“神衣”是紧身对襟长袍,一般用鹿皮制作,周身上下缀有铜镜、小镜、腰铃等。下身后侧是飘带。“神鼓”以板条做鼓边,用山羊皮、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此外还有神刀、神杖等用具。萨满跳起”神来,有节奏地敲“神鼓”,大小铜镜和腰铃相击作响,飘带四飞,俨然如沙场上的勇士,用以显示“神灵”的威严。 萨满的宗教活动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称“消除灾祸,保佑人的安全”,为祭家消除灾祸。第二,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萨满在篝火边“跳神”,并做象征性的射击,表示“驱鬼”。如果认为是触犯某一种神致病时,便杀猪、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礼,由萨满主持献祭,“请求神的宽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认为其“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到了“阴间世界”,便在夜间祭祀,萨满的“神”到“阴间”把病人的“魂”带回来附还于肉体。据说不管你患了何种病,病情多么严重,萨满都可以用不同的办法给你治好。第三,声称能“祈求生产丰收”。不同地区的生产活动方式不同,祈求生产丰收的宗教活动的形式也不同。狩猎的人长期捕获不着野兽时便供祭萨满的“神”。祭祀时先用柳条做成鹿、猪等模型,萨满披挂上阵,做拉弓射箭的模样,于是鹿、猪模型纷纷射倒,这时猎人便可以上山,据说马上便能获得大批猎物。如果遇到旱灾、虫灾或水灾。萨满当然也有办法,他们又披挂起来,去祭祀“河神”、“虫神”,于是便风调雨顺,害虫绝迹,牲畜兴旺,五谷丰登。 萨满向每一种“神”祈祷,都有不同的祷词。祷词中有各种“神”出身历史、丰功伟绩以及这位神仙的性情爱好等,从而使每一种神都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大形象”。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有的“神”在白天供祭,有的“神”必须在夜间供祭,有的“神”需在室内供祭,有的“神”必须在野外供祭,有的“神”喜欢猪、羊、牛等家畜,有的“神”则喜欢飞禽或鱼类。供品一定要适合“神”的不同口味,供错了不但不灵,还会引起“神”的愤怒,带来灾难。萨满的宗教活动不仅使萨满教的内容更加复杂化。而且使各种“神”的形象也定型化了。 氏族通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清代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清高宗弘历之赦编纂,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竣于乾隆九年(1744),书中辑录了除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以外的满洲姓氏,记其归顺爱新觉罗氏的时间、原籍何地、官阶及勋绩情况,全书共录姓氏1114个,每姓氏中勋业最著者立传;事迹不显者亦简记之,称为“附载”。立传着2240人,附载者4938人,共7178人。无论是立传者还是附载者,其子孙有业绩者亦附记于后,加上这些子孙,全书记录清乾隆以前的八旗人物超过二万人。因此,该书不仅是一部了解满洲姓氏及八旗的书,也是一部了解清初任务的书,是研究明末清初东北民族分布、民族关系、满族族源,以及研究清史,查找清代任务的重要资料。是各图书馆及教学科研人员所必备的工具书。此书自修成以来,只乾隆时宫内武英殿刻印过一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格,现在由辽海出版社(原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定价3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