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洪波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0-9-1

版 次:1

页 数:505

印刷时间:2010-9-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00068093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对汉语历史语法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是作者多年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成果的一个汇集,内容涉及古代汉语代词、古代汉语形态、语法化,以及历史句法和语用等多个领域。

作者简介

洪波,1960年出生,安徽庐江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语言接触研究和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出版《坚果集——汉台语锥指》《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主编)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上古汉语代词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的分别

周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印”的来源及其与

“余(予)”“我”“朕”的功能分别

先秦汉语对称代词“尔”“女(汝)”“而”“乃”的分别——以《左传》为例

上古汉语指代词书面体系的再研究

兼指代词语源考

兼指代词的原始句法功能研究

先秦指示代词“是”和“之”的功能差异

第二章 上古汉语形态问题

先秦汉语“见”类动词的清浊交替及其来源

上古汉语*-s后缀的指派旁格功能

第三章 汉语历史句法和语用问题

周秦汉语“之s”的可及性及相关问题

周秦汉语“被动语态”之检讨

先秦判断句的几个问题

上古汉语的焦点表达

汉语类别词起源初探

汉语处所成分的语序演变及其机制

第四章 语法化问题(一)

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

论平行虚化一

“于”“於”介词用法源流考

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和“见”

使动形态的消亡与动结式的语法化

唐宋时期“取”’的两种虚词用法的再探讨

第五章 语法化问题(二)

“非×不可”格式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

汉语给予动词的使役化及使役动词的被动介词化

“连”字句续貂

“给”字的语法化

命令标记“与我”“给我”的语法化及词汇化问题探析

完形认知与“(NP)V得VP”句式A段的话题化与反话题化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