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尼拔行动
释义

汉尼拔行动

汉尼拔行动(Operation Hannibal)

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所发起的大型海上撤退行动,从1945年1月中到5月,将德军部队和平民从库尔兰口袋、波兰走廊和东普鲁士彻往西方,以逃离苏联红军的东普鲁士攻势、东波美拉尼亚攻势和各个辅助作战。在希特勒自杀前,纳粹德国将不可避免地持续进行战争,然而随着红军的逼近,最终引发了纳粹德国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撤退行动前后共超过15周的时间,动用了484至1080艘各式船只进行撤离[1],并以德国海军作为掩护,将80至90万的难民和35万名士兵(另一说为共200万人[2])乘船通过波罗的海至还处于德国占领状态的丹麦,这是超过敦刻尔克大撤退3倍规模的人数。

自1945年1月13日开始,由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Ivan Chernyakhovsky)上将指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与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1945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期间发起了东普鲁士攻势,夹击进攻东普鲁士。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兹命令海军上将奥斯卡·库门提兹(Oskar Kummetz)、科拉德·爱格哈特(Conrad Engelhardt)少将等纳粹德国海军运输指挥部长官,策划和执行“撤离行动”(Rettungsaktion)[3],邓尼兹在1月23日以无线电对从波兰占领的港口—格丁尼亚,下令开始撤离所有即将被苏联占领的平民与士兵,作战代号定为汉尼拔;根据邓尼兹在战后撰写的回忆录,他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尽可能疏散民众,以远离苏联红军[4]。

难民抵达了德国西部的港口,此时该地已被英军所占领。撤离行动自1月23日开始,德国船队冒着英军轰炸机的轰炸和扫射、波罗的海的水雷、苏联的军机和潜艇开始横渡整个海域。1月30日,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汉莎号和捕鲸船沃尔特·劳号自德占波兰的格丁尼亚港口出发,前往基尔。但汉莎号因为机械故障而回港返修,而载着10,000名乘客的古斯特洛夫号仍然按照它原订的航程出发。古斯特洛夫号之后在波美拉尼亚海岸被苏联潜艇S-13所发现,并被其所发射的鱼雷击沉,近9,400人死亡,为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难。沃尔特·劳号则载着难民抵达了埃肯弗尔德(Eckernfoerde)。之后,自皮劳出发的冯·施托伊本将军号,载着3,000到4,000名伤兵前往斯维内明德,接着也被S-13潜艇所击沉,只有300人生还。3月初,一支由舍尔上将号装甲舰、3艘驱逐舰与T-26鱼雷艇组成的特遣舰前往伍林掩护撤退,海军并设法撤离了75,000名士兵与难民,在行动中有船只被盟军轰炸机所击沉,如载着11,000人的德意志号客轮。在4月4日至5日凌晨,德军利用快艇、登陆船疏散了近30,000名士兵运至海尔半岛(Hel peninsula),估计光是四月份就有26,5000人从但泽撤至海尔半岛[5]。4月15日,另一支大型撤退船队彻走了超过20,000名士兵和难民,4月16日,戈雅号客轮被苏联潜艇L-3所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超过6000人遇难,仅183人生还。5月1日至5月8日,超过15万人被移送往海尔半岛沿岸,在5月8日晚上9点,1945年的德国战争最后一天,德国集结了94艘船的巨大船队从拉脱维亚利耶帕亚离开,载着18万人前往西方。不久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了战争。

除了损失了戈雅号、古斯特洛夫号和施托伊本将军号外,在汉尼拔行动的15个星期里,德国还损失了各式船只158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