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瓜类白粉病 |
释义 | 由白粉菌侵害瓜类的真菌病害。黄瓜、西葫芦、南瓜、苦瓜、甜瓜等均可被害。最早发现于1800年。 分布和为害世界性病害,中国种植瓜类地区均发生。北方以黄瓜、西葫芦、甜瓜和南瓜发生较重,对露地春黄瓜、温室及大棚黄瓜为害较大。南方以黄瓜和苦瓜发生较重,春秋两季为害较大。主要为害叶片,叶正反面病斑圆形,较小,上生白粉状霉(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逐渐扩大汇合,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变黄褐色干枯,白粉状霉转变为灰白色。有些地区发病晚期在霉层上或霉层间产生黑色小粒(病菌闭囊壳)。 病因病原物为瓜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et chen)和瓜单囊壳〔Sphaerothecacucurbitae (Jacz.) Z. Y. Zhao〕,属子囊菌,白粉菌目。专性寄生,为害葫芦科植物。两种白粉菌的菌丝体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瓜白粉菌分生孢子向基型2个串生,闭囊壳内多子囊,附属丝菌丝状,长约300微米; 瓜单囊壳分生孢子向基型多个串生,闭囊内单子囊,附属丝无色或仅下部淡褐色。两菌的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25%时仍可萌发并侵入为害,在水滴中吸水过多,膨压增高使胞壁破裂,对孢子萌发反而不利。孢子萌发适温20~25℃,低于10℃或高于40℃都不利。黄瓜抗霜霉病的品种常兼抗白粉病,津研、大连8162号、京旭、唐山秋瓜及津杂系列品种等较抗病。通常空气湿度45%~75%发病快,超过95%明显受抑制。雨量偏少的年份发病较重。通风及排水不良地块、氮肥施用过多或缺肥、缺水、生长不良等均使病情加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南方温暖地区常年种植黄瓜或其他瓜类作物,白粉病终年不断发生。病菌不存在越冬问题。北方,病菌以闭囊壳及子囊孢子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 冬季有保护栽培的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温室或大棚内病株上越冬,不断进行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潜育期很短,再侵染频繁。气温上升至14℃时开始发病,连续阴天和闷 热天气病害发展很快。 病害控制选种抗病品种,选择通风透光的地块种植瓜类作物; 增施磷钾底肥,生长期间避免多施氮肥; 发病期喷施粉锈宁,灭病威、可湿性硫黄粉等杀菌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