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AutoCAD2009中文版机械设计基础入门与范例精通
释义

《AutoCAD2009中文版机械设计基础入门与范例精通》是由陈燕良编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类书籍;该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发行。全书分4篇共22章,内容讲解从基础入手,由浅入深,逐步介绍AutoCAD 2009中文版和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机械设计二维制图、机械设计三维制图,以及机械设计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三维实体建模等内容。

图书信息

书 名: AutoCAD2009中文版机械设计基础入门与范例精通

作 者:陈燕良

出版社: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ISBN: 9787030242877

开本: 16开

定价: 49元

内容简介

AutoCAD软件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AutoCAD 2009不但具有其他版本易学易用、使用广泛的特点,设计与绘图操作也更加便捷。

《AutoCAD2009中文版机械设计基础入门与范例精通》配套光盘提供了大量实例源文件和最终文件,以及作者亲自录制的多媒体教学视频,详细描述各个命令的用法和编程技巧,可以帮助读者轻松自如地学习。

《AutoCAD2009中文版机械设计基础入门与范例精通》内容翔实、实例丰富,既适合从零开始的初学者、产品设计人员、行业从业人员学习,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第1篇 机械设计基础知知识

Chapter1 机械制图必备知识

1.1 机械制图的概念

1.2 图纸幅面及标题栏

1.3 图线、字体和比例

1.3.1 图线

1.3.2 字体

1.3.3 比例

1.4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

1.4.1 尺寸标注基本要求与规则

1.4.2 尺寸的组成

1.5 机械制图中特有的标注符号

1.5.1 表面粗糙度

1.5.2 形位公差

1.6 小结

Chapter2 Aut0CAD2009基本知识

2.1 AutoCAD简介

2.1.1 什么是AutoCAD

2.1.2 AutoCAD的发展历程

2.2 AutoCAD2009新增功能

2.2.1 快速属性

2.2.2 动作录制器

2.2.3 3D导航立方体

2.2.4 菜单浏览器

2.2.5 快速查看布局与图形

2.2.6 快速访问工具栏

2.3 AutoCAD2009的用户界面

2.3.1 标题栏

2.3.2 菜单栏与快捷菜单

2.3.3 工具栏

2.3.4 命令行与文本窗口

2.3.5 状态行

2.3.6 AutoCAD2009的三维建模界面组成

2.4 创建和管理图形

2.4.1 新建图形文件

2.4.2 打开图形文件

2.4.3 保存图形文件

2.5 命令的操作

2.5.1 使用鼠标操作执行命令

2.5.2 使用命令行

2.5.3 使用透明命令

2.5.4 使用系统变量

2.5.5 命令的重复、撤销与重做

2.6 退出AutoCAD2009

2.7 实例操作——体会AutoCAD的零件绘制

2.8 练习题

Chapter3 机械设计环境的设置

3.1 系统选项设置

3.1.1 设置文件路径

3.1.2 “显示”选项卡

3.1.3 文件打开和保存选项

3.1.4 图形打印和发布设置

3.1.5 系统

3.1.6 用户系统配置

3.1.7 草图

3.1.8 三维建模

3.1.9 选择集

3.1.10配置

3.2 自定义工具栏

3.2.1 恢复到AutoCAD经典样式

3.2.2 创建个性化的工具栏

3.2.3 工具选项板

3.3 设置绘图单位和图形界限

3.4 图形工具按钮使用与设置

3.4.1 捕捉栅格功能

3.4.2 极轴追踪功能

3.4.3 对象捕捉功能

3.4.4 动态输入功能

3.4.5 正交绘图

3.5 图形的显示控制

3.5.1 平移图形

3.5.2 缩放图形

3.5.3 鸟瞰视图

3.5.4 对象的显示特性

3.6 图层

3.6.1 图层的概念与特点

3.6.2 创建新图层

3.6.3 设置线型

3.6.4 线型的定制

3.6.5 设置线宽和线宽显示

3.6.6 设置颜色

3.6.7 “图层”工具栏

3.6.8 图形特性

3.6.9 切换图层与转换图层

3.7 实例操作——设置绘图环境

3.8 练习题

第2篇 机械设计二维制图

Chapter4 绘制简单的二维机械图形

4.1 AutoCAD2009的命令调用方式

4.1.1 键盘输入

4.1.2 工具栏调用命令

4.1 3使用下拉菜单

4.1.4 使用鼠标右键

4.1.5 坐标输入

4.2 点的绘制

4.2.1 绘制单点、多点及设置点的样式

4.2.2 定距点的绘制

4.2.3 定数点的绘制

4.3 直线和射线的绘制

4.4 构造线的绘制

4.4.1 两点画线

4.4.2 水平和垂直画线

4.4.3 角度画线

4.4.4 用构造线绘制角平分线

4.4.5 构造平行线的绘制

4.5 多段线的绘制

4.5.1 多段线的绘制和编辑

4.5.2 编辑多段线

4.6 圆的绘制

4.6.1 圆心半径(直径)画圆

4.6.2 3点画圆

4.6.3 2点画圆

4.6.4 切切半径和切切切画圆

4.7 正多边形的绘制

4.7.1 边长方法

4.7.2 内接圆方法

4.7.3 外切圆方法

4.8 矩形的绘制

4.9 圆弧的绘制

4.1 0椭圆和椭圆弧的绘制

4.1 1多线的绘制

4.1 2样条线的绘制与定义

4.1 3徒手绘制图形

4.1 3.1 绘制徒手线

4.1 3.2 绘制云线对象

4.1.4区域覆盖的绘制

4.1.5实例操作——绘制零件垫片

4.1.6练习题

Chapter5 机械图形的编辑

5.1 图形的选择

5.1.1 单选

5.1.2 框选

5.1.3 交叉选择

5.1.4 快速选择的利用

5.1.5 过滤选择

5.2 图形的删除

5.3 图形的复制

5.3.1 复制生成一个拷贝

5.3.2 多重复制

5.4 图形的镜像

5.5 图形的偏移

5.6 图形的阵列

5.6.1 矩形阵列

5.6.2 环形阵列

5.7 图形的移动

5.8 图形的旋转

5.9 图形的缩放

5.10图形的拉伸

5.11图形的修剪

5.12图形的延伸

5.13图形的打断和合并

5.14倒角

5.15圆角

5.16图形的分解

5.17练习题

Chapter6 等轴测图

6.1 轴测图简介

6.1.1 轴测图的形成

6.1.2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6.1.3 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6.2 使用正轴测模式

6.3 轴测图中的尺寸标注及文字标注

6.4 实例操作——绘制等轴测图

6.5 练习题

Chapter7 机械图的文字和标注

7.1 文字

7.1.1 文字的创建

7.1.2 特殊文字字符

7.2 文字样式

7.3 文字编辑命令

7.3.1 文字编辑命令

7.3.2 拼写检查命令

7.3.3 查找命令

7.4 表格

7.4.1 创建和使用表格样式

7.4.2 编辑表格和表格单元

7.5 尺寸标注简介

7.5.1 基本概念

7.5.2 标注种类

7.6 尺寸标注样式

7.7 尺寸标注的创建

7.7.1 线性标注和对齐标注

7.7.2 半径及直径的标注

7.7.3 角度和弧长的标注

7.7.4 坐标标注

7.7.5 基线和连续标注

7.7.6 快速引线和快速标注

7.8 尺寸标注的编辑

7.9 形位公差表达

7.1 0实例操作——尺寸的标注

7.1 l练习题

Chapter8 面域造型与图案填充

8.1 面域造型

8.1.1 建立面域

8.1.2 面域间的布尔运算

8.1.3 获得面域质量特性

8.2 图案填充的创建

8.3 图案填充的编辑

8.3.1 使用图案填充编辑

8.3.2 使用对象特性编辑

8.4 填充图案的定制

8.4.1 绘制圆环、宽线与二维填充图形

8.4.2 自定义填充图形

8.5 实例操作——绘制剖视图

8.6 练习题

Chapter9 常用件的绘制与表示法

9.1 螺纹紧固件的绘制

9.1.1 设置绘图环境

9.1.2 绘制螺栓主视图

9.1.3 绘制螺栓右视图

9.1.4 标注图形

9.2 齿轮的绘制

9.2.1 设置绘图环境

9.2.2 绘制齿轮主视图

9.2.3 绘制齿孔

9.2.4 标注图形

9.3 弹簧的绘制

9.3.1 设置绘图环境

9.3.2 绘制弹簧

9.3.3 弹簧的标注

9.4 滚动轴承的绘制

9.4.1 设置绘图环境

9.4.2 绘制轴承剖视图

9.4.3 绘制左视图

9.5 练习题

Chapter10 典型零件的绘制

10.1 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及视图选择

10.2 轴类零件绘制

10.2.1 轴的概述

10.2.2 绘图环境的设置

10.2.3 轴的绘制

10.3 盘盖类零件的绘制

10.4 又架类零件的绘制

10.5 箱体类零件的绘制

10.6 练习题

Chapler11 零件图的表达

11.1 剖面和局部放大的表达

11.1.1 剖面图的表达

11.1.2 局部放大图

11.2 零件图的标注

11.3技术要求以及图框的绘制

11.4 练习题

Chapter12 重要辅助工具

12.1 创建和使用块

12.1.1 块的概述

12.1.2 块的定义和使用

12.1.3 编辑和管理块属性

12.2 AutoCAD设计中心的应用

12.2.1 设计中心的组成

12.2.2 启动设计中心

12.2.3 使用设计中心

12.3 外部参照

12.3.1 外部参照简介

12.3.2 外部参照管理器

12.4 光栅图像和光栅图像管理器

12.5 练习题

Chapter13 装配图的表达

13.1 装配图的相关知识

13.1.1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13.1.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3.2 视口与注释图形的应用

13.2.1 平铺视口的特点

13.2.2 创建平铺视口

13.2.3 分割与合并视口

13.2.4 使用浮动视口

13.2.5 注释图形

13.3 装配图中的序号和明细栏

13.3.1 装配图中的序号

13.3.2 自定义样式

13.3.3 编辑明细栏

13.4 练习题

……

第3篇 机械设计三维制图

第4篇 机械设计实战篇

前言

CAD技术结合了计算机的优越性与人类的创造性,其应用在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了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整个工业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而稳定。AutoCAD软件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AutoCAD 2009不但具有其他版本易学易用、使用广泛的特点,设计与绘图操作也更加便捷。

本书针对机械设计领域的设计师、立志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人员进行编写。全书融入了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使内容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尽快掌握AutoCAD这一当前机械设计人员所“必需”的工具,并力求实现更加精准的设计和人性化的造型。

本书的特点

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讲解AutoCAD在机械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并穿插很多AutoCAD软件的应用技巧。在关键知识点,笔者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书还穿插各种机械设计实例,使读者的学习变得更高效。

本书内容从软件安装到二维应用,从三维基础应用到渲染表达,从零件练习到装配实战,基本涵盖AutoCAD各个方面的知识。不但讲述AutoCAD在机械设计领域中各种常用设计方法,讲解AutoCAD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还介绍了AutoCAD的各种常用功能,如文字表格、图案填充、外部参照、等轴测图,以及各种自定义功能在机械设计中的使用。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内容进行编排,适合读者逐步掌握使用AutoCAD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的设计实践经验,在关键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析。

·本书采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介绍各种命令和使用技巧,并且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设计实例,方便读者自己进行实践和演练,做到一举两得。

·本书不但讲解软件知识,还适当加入了目前机械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规范和表达要求等内容,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各种操作的用途本质。

·本书所有的内容都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让读者在学习实例的同时,可以制作出更加符合规范的图形,也能满足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本书配套光盘中提供了书中所有实例的源文件,提升了图书的使用价值。此外,结合内容讲解和初学者学习的需要,还在光盘中配置了大量的视频讲解内容,对本书中的各个重要实例进行了针对性讲解,便于读者掌握实例操作的流程和技巧。

精彩书摘

“块定义”对话框中主要选项的功能如下。

“名称”文本框:用于输入块的名称。

“基点”选项组:用于设置块的插入基点位置。用户可以直接在X、Y、Z文本框中输入坐标,也可以单击“拾取点”按钮.切换到绘图窗口并选择基点。基点一般选在块的对称中心、左下角或其他有特征的位置,以方便插入块时确定位置。

“对象”选项组:用于设置组成块的对象。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可以切换到绘图窗口选择组成块的对象;也可以单击“快速选择”按钮,使用“快速选择”对话框设置所选择对象的过滤条件。在该选项组中,选择“保留”单选按钮表示创建块后仍在绘图窗口保留组成块的的各对象;选择“转换为块”单选按钮表示创建块后将组成块的各对象保留并把它们转换为块,选择“删除”单选按钮表示创建块后删除绘图窗口上组成块的原对象。

“说明”文本框:用于输入当前块的说明性文字。这个说明文字可以通过AutoCAD 2009设计中心看到。

“超链接”按钮:用于设置块的超级连接,可以通过该块浏览其他文件或者访问Web网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