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粱学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高粱学

图书编号:106728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定价:118.0

ISBN:710905711

作者:白志良

出版日期:1999-11-01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高粱学》从高梁学科全方位的视角,全面叙述了高粱研究的成果。全书15章,从高粱起源、演化和传播开始,分别论述了高粱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生殖学、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农艺学、遗传学、种质资源、世界高粱改良、改良方法,高粱病害和害虫,高粱利用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生物技术。此外,还附录了高粱遗传性状的基因符号及连锁群基因的连锁强度,栽培高粱简易分类法和高梁类型、品种英、中文对照等。

本书全面、系统、准确、翔实地叙述了国内外高粱的主要研究成果、经典论著和最新科研成就,有助于中国高梁研究者更好地了解高粱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与国际高粱研究接轨,促进高粱学科的发展。本书适于农业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高粱起源和传播

第一节 栽培高粱起源

一 非洲东北部扇形地带内农业的发展

二 起源地和起源时间

第二节 栽培高粱的传播和发展

一 非洲班图人的迁移

二 栽培高粱的传播

三 栽培高粱的发展

第三节 高梁起源和多样化方式

一 分歧选择

二 野生高粱和栽培高梁的关系

三 高粱起源和进化总结

第四节 关于中国高梁来源和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 中国高梁来源和起源的几种说法

二 中国高梁起源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高粱分类

第一节 历史上的分类

第二节 现代的分类

一 分类的原则和意义

二 Garber的高梁分类

三 柔-高梁(Eu-Sorghum)分类

四 约翰逊草(halepensia)和拟芦苇(arundinacea)野生高粱的分类说明

第三节 栽培高梁的分类

一 栽培高粱的命名法

二 Snowden的栽培高粱分类

三 Harlan和deWet的栽培高梁简易分类

四 高粱分类研究

第四节 中国高梁的分类地位

第三章 高粱形态解剖学和生殖学

第一节 根的形态解剖

一 根的形态

二 根的解剖

第二节 茎的形态解剖

一 茎的形态

二 分蘖与分枝

三 茎的解剖

第三节 叶的形态解剖

一 叶的形态

二 叶的解剖

第四节 花序和花的形态和分化

一 花序的生长和形态结构

二 花序的分化

第五节 生殖器官的发生和生殖

一 雌蕊和雄蕊的发育和形态解剖

二 生殖

第六节 高粱籽粒发育及其结构

一 籽粒的发育

二 成熟种子的结构

第七节 高梁无融合生殖

一 概述

二 高粱无融合生殖及其机制

三 无融合生殖系的获得方法与鉴定技术

四 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及其应用

第四章 高粱细胞学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 细胞壁

二 原生质体

三 细胞后含物

第二节 染色体形态结构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二 染色体分带技术

三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第三节 高梁染色体构型

一 双色高梁

二 约翰逊草

第四节 多倍体高粱

一 同源四倍体粒用高梁

二 同源四倍体杂交种

三 三倍体粒用高粱和三体

第五章 高粱生理学

第一节 光合生理

一 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二 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

三 呼吸作用

第二节 水分生理

一 高粱的耗水量与蒸腾系数

二 根系吸水和蒸腾作用

三 过量水分

四 叶水势

第三节 营养生理

一 养分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二 氮磷钾的吸收

三 硅钙镁和硫

四 微量元素

第四节 逆境生理

一 干旱生理

二 低温冷害生理

三 盐害生理

第六章 高粱的生物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 蛋白质

二 氨基酸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

一 糖

二 淀粉

第三节 单宁和酚类

第四节 酶

一 淀粉酶

二 硝酸盐还原酶

三 同工酶

四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

第五节 植物激素

一 生长素

二 赤霉素

三 细胞分裂素

四 乙烯

五 脱落酸

第七章 高粱农艺学

第一节 种植制度

一 轮作

二 间 套作

三 复种

第二节 栽培技术

一 品种选择

二 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第三节 特殊栽培

一 再生栽培

二 覆膜栽培

三 耐冷栽培

四 抗盐碱栽培

第四节 收获

一 收获时期

二 收获方法

三 脱粒

第八章 高粱遗传学

第一节 植株性状遗传

一 株高遗传

二 穗性状遗传

三 株色遗传

四 粒色遗传

五 花药柱头色遗传

第二节 生育期遗传

一 控制生育期的基因

二 影响生育期基因表现的条件

三 品种生育期基因型的鉴定

四 生育期的遗传表现

第三节 品质性状遗传

一 胚乳

二 蛋白质和赖氨酸

三 单宁

四 高粱茎秆汁液与垂度遗传

第四节 育性遗传

一 雄性不育性

二 雌性不育性

第五节 抗性性状遗传

一 抗病性遗传

二 抗虫性遗传

三 抗杀虫剂遗传

第六节 高梁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距离

一 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二 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

三 高粱主要性状的遗传距离

第七节 遗传连锁群

一 连锁群

二 复连锁

第九章 高粱种质资源

第一节 中国高梁种质资源

一 概述

二 高粱品种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三 高粱品种资源性状鉴定

四 高粱品种优异资源

五 中国高梁品种资源的利用

第二节 世界高粱种质资源

一 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二 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三 外国高梁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第十章 世界高粱改良

第一节 世界高梁生产概述

第二节 非洲高梁改良

一 非洲西部高梁改良

二 非洲南部高粱改良

三 非洲东部高粱改良

第三节 亚洲高粱改良

一 印度高粱改良

二 中国高粱改良

三 日本高梁改良

四 泰国高粱改良

五 菲律宾高粱品种改良

六 伊朗高梁改良

第四节 美洲高梁改良

一 美国高梁改良

二 拉丁美洲高粱改良

第五节 澳大利亚高梁改良

第六节 欧洲高梁改良

一 前苏联的部分地区高梁改良

二 法国高粱改良

三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的甜高梁研究

第十一章 高粱改良方法

第一节 传统育种法

一 混合选育法

二 系统选育法

三 杂交育种法

四 回交育种法

第二节 高梁杂种优势利用

一 杂种优势及其理论基础

二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其测定

三 亲本系选育

四 杂交种组配

第三节 高梁群体改良

一 群体改良的理论依据

二 群体改良的主要方式

三 轮回选择在高粱上的应用

第四节 其他育种方法

一 诱变育种

二 倍性育种

第十二章 高粱病害

第一节 种子和幼苗病害

第二节 叶部病害

一 细菌性叶斑病

二 真菌性叶斑病

三 其他叶部病害

第三节 根和茎部病害

第四节 穗部病害

一 黑穗病

二 高粱麦角病

三 高粱粒霉病

第五节 病毒病和新病害

一 病毒病

二 新病害

第十三章 高粱害虫

第一节 播后种子和幼苗害虫

一 蝼蛄

二 地老虎

三 蛴螬

第二节 食叶害虫

一 粘虫

二 高粱蚜

三 高粱舟蛾

四 高粱长椿象

第三节 食茎害虫

一 高粱芒蝇

二 高粱条螟

三 玉米螟

第四节 食穗害虫

一 高粱穗隐斑螟

二 桃蛀螟

三 棉铃虫

四 高粱摇蚊

第五节 食根害虫

一 高粱根蚜

第十四章 高粱生物技术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

一 花药培养

二 胚培养

三 幼叶培养

四 其他外植体培养

第二节 植物转基因工程

一 植物转基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二 植物转基因工程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第三节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一 分子标记

二 分子标记的应用

三 高粱分子遗传图谱

第十五章 高粱利用

第一节 食用

一 中国的传统高梁食品

二 外国高粱食品

三 高粱米和面的加工方法

第二节 饲用

一 饲料

二 饲草

第三节 酿造用

一 高粱白酒

二 高粱啤酒

三 高粱醋

第四节 工业加工用

一 制糖

二 制酒精

三 造纸

四 工业用淀粉

五 高梁色素

第五节 帚用和编织用

一 帚用

二 编织用

附录1 高梁遗传性状的基因符号及其连锁群基因的连锁强度

表1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遗传性状的基因符号汇编和建议修订符号

表2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复等位基因和互作基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3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qbgs连锁群基因连锁强度

表4高梁(sorghum vulgare Pers.)drsp连锁群基因连锁强度

表5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ms2av10连锁群基因的连锁强度

表6高梁(Sorghum vulgare Pers.)yv11g2连锁群基因连锁强度

表7高梁(Sorghum vulgare Pers.)Ss2Ss1Ss3连锁群基因连锁强度

表8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未表现连锁与复连锁群基因的连锁强度

附录2栽培高梁简易分类法

一 形态学性状

二 高粱的族

附录3外国高梁品种英中(译)文名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9: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