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贵的宿命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高贵的宿命

作 者:徐晋如

出版社: 华龄

出版时间: 2010-8-1

ISBN: 9787801787576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 元

内容简介

这部书的思想就像作者的行事一样,特立独行,与俗相违,故成书八年,才获出版。意见领袖们把中国文化贬得一无是处,作者却从传统中寻找到普世的价值;卫道士把国学当作万应灵丹,作者却说西方文化亦有优胜;愤青们狂热鼓吹进步,作者却在现代性里发现邪恶。本书作者信持“独立自由之思想,坚贞不磨之志节”(钱基博语),冥行孤往,矢志不移,坚守高贵,鞭笞卑贱,在这个民粹主义盛行的时代,像堂·吉诃德般抗争不息。

作者简介

徐晋如,字康侯,号胡马,江苏盐城人。诗人,学者。先后就读于清华、北大、中山大学,现执教于深圳大学。兼任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忏慧堂集》等。

目录

刘再复序——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

第一辑 议政篇

第二辑 衡人录

第三辑 为学记

第四辑 自述贴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辑 议政篇

应该如何为知识分子除魅

正当中国发生五四运动的1919年,马克斯·韦伯为慕尼黑的青年学子做了一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著名讲演。在这次名为《以学术为业》的讲演中,韦伯指出,经过数千年科学进步的历程,以理智化为特征的新的时代业已来到,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拥有这样的知识或信念:“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韦伯把这一现象称作“为世界除魅”,据说这句话出自席勒的诗句。尽管韦伯是从科学进步而不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世界已被除魅的问题,他的关于除魅社会的命运的论述依然分毫不爽地符合我们现实的感知: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卿卿我我之气有馀而巍峨壮美不足,这绝非偶然;同样并非偶然的是,今天,惟有在最小的团体中,在个人之间,才有着一些同先知的圣灵相感通的东西在极微弱地搏动,而在过去,这样的东西曾像燎原烈火一般,燃遍巨大的共同体,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