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丙必村 |
释义 | 基本概况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地处文井镇政府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6公里。东邻清凉村,南邻开南,西邻无量山,北邻山心村。辖长地、文东等14个村民小组。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该村有农户878户,有乡村人口3241 人,其中男性1731人,女性1730人。其中农业人口3450人,劳动力2107人。该村是汉族、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561人,彝族523人,苗族55人,其他民族95人。其中农业人口3218人,劳动力20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25 人。全村国土面积18.89平方公里,海拔1305米,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甘蔗、烤烟、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95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5447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蚕桑、茶叶,主要销往省内外。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9.5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9.13%。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烤烟、蚕桑产业。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9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农村经济该村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89亩(其中:田2358亩,地 931亩),人均耕地1亩,主要种植粮食、甘蔗、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544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7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8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939亩,其中养殖面积29亩;荒山荒地1630亩,其他面积6029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蚕桑、茶叶,主要销往省内外。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9.5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9.13%。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烤烟、蚕桑产业。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00万元,占总收入的37.2%;畜牧业收入437万元,占总收入的2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51头,肉牛120头,肉羊85头);渔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1.1%;林业收入394万元,占总收入的20.9%;第二、三产业收入301万元,占总收入的16.0%;工资性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6.4%。农民人均纯收入393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8人(占劳动力的11.85%),在省内务工41人,到省外务工32人。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电、路、电视、电话四4通。全村未通自来水,有841户饮用井水,有841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00%)。有840户通电,有45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5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54%和9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4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488户(分别占总数的76%和58%)。该村到镇的道路为弹石和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0.2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44辆,拖拉机45辆,摩托车2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12亩,有效灌溉率为80.8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9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8亩。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7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78户。有 10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12户为砖混结构;有37户为砖木结构;有794户为土木结构。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00万元,占总收入的37.2%;畜牧业收入437万元,占总收入的2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51头,肉牛120头,肉羊85头);渔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1.1%;林业收入394万元,占总收入的20.9%;第二、三产业收入301万元,占总收入的16.0%;工资性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6.4%。农民人均纯收入393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8人(占劳动力的11.85%),在省内务工41人,到省外务工3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蚕桑、茶叶,主要销往省内外。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9.5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9.13%。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烤烟、蚕桑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949户,共有乡村人口3461人,其中男性 1731人,女性1730人。其中农业人口3450人,劳动力2107人。该村是汉族、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561人,彝族523人,苗族55人,其他民族9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人,占人口总数的0.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254人,参合率69.36%。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卫生室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920平方米,拥有教师27人,在校学生331人,距离文井镇中学14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44人,其中小学生331人,中学生113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4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295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671亩。年末集体收入4.3万元,固定资产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财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4人,少数民族党员10人,其中男党员49人、女党员15人。该村党支部2010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4 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支部1 个,共有团员105人。 人文地理北有清凉河,南有文仓河。长地山海拔1780米,有古茶树资源,春天云雾撩绕,采茶人、茶商纷涌而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饮水设施差,用水不足;汛期小河危害农田,河道需整治。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计划发展烤烟产业、蚕桑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235增加到45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