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风险社会与秩秩序重建定价: ¥22.00元 出版/发行时间: 2006-02-0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杨雪冬 ISBN: 9787801909459 版次: 1 页数: 293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央编译局重点课题“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最终成果,从风险社会理论角度讨论了秩序重建的可能。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了风险社会与秩序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选取了若干案例,具体讨论了风险与秩序的关系;第三部分是理论总结,讨论了风险社会中秩序重建的可能。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社会研究的理论,并运用风险社会理沦分析了我国制度建设中存在着的问题。 作者在阐释理论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包括“假奶粉案”、“假彩票案”、SARS风险、“9·11”危机、医患冲突等,从多个层面对风险社会进行了形象描绘和分析。 本书目录导论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社会 1.1风险的相关概念 1.2风险的概念1) 1.3风险的类别 1.4现代风险景观 1.5风险社会的三种理论 1.6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风险、秩序与治理 2.1风险与秩序 2.2治理的类型 2.3“有组织地不负责任”与国家中心治理的危机 2.4最低共识与合作的可能 第三章风险的制度化与制度的风险——以彩票业为例 3.1个人投机和制度担保 3.2从有奖募捐到彩票:国家理念的转变 3.3部门利益与监管的空位 3.4公众意识和选择性替代 3.5结论:国家权威与风险制度化 第四章竞争失效与治理均衡——以阜阳假奶粉案为例 4.1政府间竞争与竞争失效 4.2地方竞争、资本流动与治理的退让 4.3条块监管、责任淡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4.4信息不对称与个人治理能力的提高 4.5结论:多主体参与与治理的均衡 第五章公民社会与风险抵御——对大枣协会个案研究 5.1组织化:抵御风险的选择 5.2北京市平谷区大枣协会的结构与功能 5.3风险分配机制的评价 第六章风险、福利制度与复合治理——以山东省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为例 6.1风险与福利制度 6.2创新推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3“阳光救助工程”中的复合治理雏形 6.4复合治理的条件与治理转型 6.5复合治理与风险分配正义 第七章市场风险、个体农户与技术创新的限度——以衢州市农技110为例 7.1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7.2农技110:政府主导下的创新 7.3“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7.4结论:建立赋权型信息网络 第八章全球风险与国家治理的限度——“9·11”前后的美国危机管理 8.1“9·11”事件之前:协调、沟通与决策 8.2“9·11”事件现场:救援与协调 8.3“9·11”事件之后:管理与冲突 8.4结论:国家的限度与网络化管理 第九章生态风险与复合治理的尝试——以SARS为例的分析 9.1风险与生态风险 9.2失效的管理:信息扭曲与责任缺失 9.3透明、政治行动与国际合作 9.4结论:化解风险的多元路径选择 第十章风险社会中的专家系统与信任维持——以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为例 10.1风险社会中的信任 10.2专家系统在现代信任关系中的作用 10.3从医患矛盾看专家系统在信任危机中的角色 10.4如何维持社会信任:以制度和道德保障专家系统的“正确性” 第十一章全球化、风险社会与中国 11.1全球化、风险社会与民族国家中心秩序的危机 11.2全球化、转轨与中国的风险状况 11.3结论:改革国家中心治理结构,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 结论重建作为公共产品的秩序 结论1秩序是一种公共产品 结论2秩序的结构与边界 结论3秩序的扩展与信任 结论4风险社会、复合治理与共担—共存的秩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