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分数级差原则 |
释义 | 基本信息分数级差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分数级差(也就是志愿分数极差);二是专业分数级差。 学校分数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和非第一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 专业分数级差是指提档考生在不能满足其第一专业要求时,要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个专业的排序。 设置志愿级差强化了志愿功能,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了一分理智, 能够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即使分数考得不太理想,也可以得到弥补,适当地减弱了分数的作用。实行分数级差,对于高分考生来说是机会,对高校来说,可满足其招收最好考生的愿望。 举例说明比如某同学今年高考分数为602分,那么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他有四所学校可以选择,每所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投档时按照ABCD的顺序依次检索所报院校的投档线,达到投档线就投档,现在在他的第一学校志愿即A院校投档了,那么在A院校的六个专业里按照第一到第六的专业志愿依次排序检索,首先看第一专业,假设第一专业录取数为3个,高校把你的分数跟其他人报这个专业的人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选取前3位予以录取,如果他不幸在第三名之后,那么,再检索第二专业,假设第二专业是经济学,这时候,级差就有意义了,一般高校会减1到5分再把你的分数与第一专业就报经济学的同学比较,如果级差为3分,那么高校就会把该该同学的分数当做599分去与其他人比较分数的高低。第三、第四到第六专业依次类推。 这个规定是为了照顾第一志愿的考生,有些学校会有这些规定,有些学校则没有级差规定,建议你填报时看清楚这些规定。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