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圆兼济
释义

方圆兼济:“方、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对概念,其内涵具有无穷的丰富性、相对性与多样性。一般地说:“方”具有静态、部分、规则、原则性等含义;“圆” 则相对地有动态、整体、圆满、灵活性等含义;方与圆相辅相成,方以不变应万变,圆以万变应万变。有方无圆则拘泥,有圆无方则不立。方圆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详细解释

1. 亦作“ 方圜 ”。亦作“ 方员 ”。1.方形与圆形。亦泛指事物的形体、性状。

《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尹文子·大道上》:“生于不称,则羣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淮南子·俶真训》:“今盆水在庭……浊之不过一挠,而不能察方员。” 宋 范仲淹 《礼义为器赋》:“宁因雕琢之劳,见无不为;岂定方圆之体,不速而成?”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印章谜云:‘方圆大小随人,腹里文章儒雅。有时满脸桃红,常在风前月下。’”

2. 指方法、准则。

唐 李华 《咏史》之四:“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奇文高论,大或出於绳检;比声协句,小亦合於方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