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冻牛坡 |
释义 |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冻牛坡村。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经111°53'~113°34',北纬39°05'~40°17'的内外长城之间,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京502公里。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 气温 境内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气温一般为3.6℃~7.3℃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一14.9℃~一9.4℃,极端最低气温一40.4℃(1971年1月21日)。从3月到5月,每个月气温平均升高8℃左右。7月份为最热,平均气温为19.4℃~22.3℃,最高气温可达38.3℃(1961年6月10日)。秋季每个月气温平均下降7℃左右,一日之内最高气温多出现在下干1时至2时,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日出之前。 日照 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3100小时,年日照率为63%~65%。各月日照数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81.9小时~284.2小时;11月~12月最少,月平均191.1小时~198.2小时。一日中,日照时数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6小时,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7小时,4月和7月~8月每天平均8小时,5月~6月每天平均9小时。 辐射 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量为137.48千卡/厘米2,其中5月、6月、7月3个月接受辐射量47.77千卡/厘米2。 降水 多年平均(1956年~1984年)降雨量为421.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806.7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93毫米(1965年)。受南太平洋及西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一般是70%的水量集中在每年的6月~9月。按季分配,春季3月~5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夏季6月~8月约占65%,秋季9月~11月约占19%,冬季12月份至次年2月份约占7%。降水量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上分布也不一样,自西南山区向东部盆地逐渐递减,山丘降水量相对较大,多年平均在450毫米左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干旱频繁,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春旱夏旱或春夏连旱的就有20多年,差不多每两年就出现一个旱年。 地形地貌 穿越构造剥蚀中山区,分布于洪涛山一带,海拔高度1400~2000m,切割深度100~300m,坡角较大,山峰陡立。主要为碳酸盐建造,下伏有太古界变质岩,上覆厚薄不等的黄土,微地貌为基岩山梁、陡坎、冲沟缓坡。 气象特征 所处区域属北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短暂,冬春风沙,春旱频繁,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温7月份温度最高,为37.9°C,一月温度最低,-32.49°C,全年主要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平均降水量350~450mm,最大冻土深度1250mm,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地震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发展情况 拟建高速公路网荣成至乌海公路山西境山阴至平鲁段高速公路经过冻牛坡村,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一横十一环”中第二横的组成部分。对实现高速公路“联网贯通”,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平高速公路第LJ4标段冻牛坡村鸳鸯会山经过,标段范围为K180+200~K183+760,标段长度3.56km。标段工程有:鸳鸯会分离式特长隧道出口段,左洞长度2630m、右洞长度2631m;水沟梁沟大桥,钻孔桩基础、柱式墩、柱式台,5孔25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131m;1-4m钢筋混凝土拱涵,涵长84.32m;路基土石方,主要为挖方。 所处区域穿越构造剥蚀中山区,海拔高度1400~2000m,坡角较大,山峰陡立。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短暂,冬春风沙,昼夜温差大,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降水量350~450mm,大气降水以垂直渗入为主,地层富水性差,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最大冻土深度1250mm。 主要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平高速公路路基桥隧第四项目部驻扎于冻牛坡村小学,正在以过硬的技术打造精品工程,同时造福一方百姓,为冻牛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