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西方道路与世界秩序 |
释义 | 作 者:陈鲁直 著 出 版 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 数:420 字 数:420000 印刷时间:2007-7-1 I S B N:9787501779925 定 价:¥48.00 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作者对于一些现实和理论问题的思想过程,全书共分“东西方道路和资本主义”、“东西方对立与大调整时代”、“亚太合作与东西方互补”及“联合国与东西方新秩序”四部分,具体包括马克思晚年论东西方道路的意义、冷战后国际关系问题的理论误区、关于时代特征问题的创见、新旧格局转换中的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 作者简介陈鲁直,生于1925年。读大学时就参加新闻工作。解放前在香港《文汇报》当过编辑,解放后在广州《南方日报》工作了三年,1952年底走上外交岗位。其后,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11年,在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做过七年的国际公务员,当过一任大使。1988年起搞了十年的太平洋经济合作,做过一任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顾问、一任全国政协委员,在几个大学、学院做过兼职教授、顾问,等等。这本书是近二十年来作者写的文章的选编。因为大多是即兴之作,不成系统,但记录了作者对于一些现实和理论问题的思想过程,还是可以理出一点头绪的,故题为《东西方道路与世界秩序》,加以出版。对于自己,这是一种纪念,对于鼓励动笔的友人,算是一种报答。当然,还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 东西方道路和资本主义 马克思晚年论东西方道路的意义 关于战争和革命问题 毁灭资本主义不等于赢得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诞生地为何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的墓地 全球化与全球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 冷战后国际关系问题的理论误区 知识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种新现象 “一国两制”:殊途同归 第二部分 东西方对立与大调整时代 关于时代特征问题的创见 时代的要求——制度大调整 时代与和战问题以及国际关系 第三部分 亚太合作与东西方互补 新旧格局转换中的亚太地区 资本主义机制与亚太合作 “多元互补”与亚太经济发展 历史回顾:从太平洋合作到亚太合作 日本的“太平洋共同体”构想 贸易自由化与美国 亚太合作中的美日关系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地位 中国和东盟10+3机制 危机、调整与合作 生产资本全球化与地区主义 第四部分 联合国与东西方新秩序 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联合国与中国:东西方关系变化的标志 国际组织与世界秩序 全球化与主权国家的国际体制 秘书长的地位和作用 安理会与维持和平 秘书长和人道主义干涉 政治变革和格局之争 中美关系:东西方新秩序的决定性因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