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台市沿海经济区 |
释义 | 2006年下半年,江苏省东台市组建东台市政府第一个副县级派出机构—东台沿海经济区。成立以来,特别是2009年6月份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后,东台市抢抓机遇,按照盐城市委、市政府发展沿海的总体布署和要求,创新思路,开拓奋进,坚持“三港联动、工业主导、综合开发、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东台沿海开发风生水起,茫茫滩涂初显生机。东台沿海经济区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区,属长三角经济圈范围。距沿海高速出口和新长铁路东台站分别约为30公里、60公里。连接沿海高速和沿海经济区的安弶一级公路已经开通,南连上海、北接连云港的临海高等级公路于2010年4月底开工建设。15分钟上高速,1小时过长江,两小时到上海。1小时车程内有南通、盐城两座机场。 规划定位,目标长远 东台沿海经济区总体规划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按照建设“东台副中心、海滨小城市”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调整现有规划,重点是港城、港区和渔港规划。港城,近期规划控制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远期规划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万人。港区,近期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远期4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产业;渔港,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先期建设国家一级渔港,依托渔港发展临港工业和临港物流;“一带”就是旅游带,在东台沿海南北85公里黄金海岸,布置海洋文化、生态湿地休闲和风情渔港等3-5个旅游节点,串珠成带,形成江苏沿海较具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东台市围绕“四绿”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推进,共引进项目60多个,协议总投资106亿元,实际注册到帐外资近8000万美元。目前,入区企业已有40多家,累计23家企业正式投产。首期总投资近20亿元的国华风电项目、首期总投资8600万美元的美国GLG集团甜叶菊加工项目已经全面投产运行,中粮集团投资40亿元的生猪养殖加工项目也已经正式启动。区内已有8家企业进入定报企业行列,销售超亿元的企业突破4家。 功能配套,日趋完善 东台市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功能配套步伐,做大载体、做优平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亿元。连接沿海高速至东台沿海经济区的一级公路年底全线贯通;改善沿海水运条件的安丰船闸扩建项目已经完成,市区自来水东输工程已接近尾声。沿海经济区内道路框架全面拉开,启动区30公里的道路实施了硬质化和黑色化,50米宽的景观港城大道全面开工,占地150亩的港城广场施工设计已经完成;道路路灯、绿化、给排水和电力、通讯等配套工程全部实施,日处理3.5万吨首期建设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为沿海生产生活服务的集中供热项目年底建成;两个投资超亿元的四星级宾馆全部封顶;1座110千伏变电站已建成,2座正在规划设计之中。 自然环境 东方湿地之都: 滩涂湿地号称“地球之肺”。东台沿海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江苏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这里,自然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呈现出原生态和多样性并得到有效保护,是名副其实的“动物世界”、“植物世界”、“鸟类世界”。 绿色产业基地: 东台沿海经济区优势在生态,发展靠生态。以国家发改委特许权项目—国华风电项目为龙头的一批绿色产业项目进区落户,形成了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利用、海洋食品加工等为主要项目支撑的绿色产业基地。 休闲度假乐园: 赏湿地风光,观渔港风情,品海鲜风味…这里有建成开放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永丰林生态园;有“天然氧吧”---黄海森林公园;有在建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村---天赋养生园;还有投资6个亿、占地3万亩、即将开工的国家级旅游度假休闲基地—江苏黄海湿地生态园。 海滨风光新城: 东台沿海经济区依海而建。“两园一区一港一带”的总体规划和东台海滨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已彰显出这座海滨新城的活力。“十一五”末,这里将是一座日接待能力达万人旅游、五千人餐饮、两千人住宿,江苏沿海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小城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