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
释义 | 旅游管理学院是东北地区首家创办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单位,现有研究生、本科生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办学层次。学院是中国旅游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旅游教育与研究分会会长单位,是辽宁省旅游业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旅游高级人才研修基地,辽宁省旅游局指定的导游员资格考试定点培训单位。 学院简介近两年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先后获批为辽宁省“省级示范专业”、国家级“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我院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学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现有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旅游管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2017人。学院有自己独立的多功能教学大楼,楼内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数字实验室、实验酒吧、茶艺室、会展实验室等教学实验设施。现有专任教师56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5人、博士后3人、博士10人、出国学习归来人员4人,兼职教师21人。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已在北京、深圳、上海、海南等地的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区(点)、会展企事业和物流中心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2004年以来就业率在我校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几年来,我院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1人次获得全国优秀导游员称号,8人次获“沈阳市十佳导游员”和“沈阳市明星导游员”称号,150余人次在辽宁省“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 学院领导夏学英 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财务、外事,以及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科学与规划研究中心 、辽宁省旅游业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辽宁省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研修基地的管理等工作。 负责组织落实学校党政办公室、人事处、学科处、外事处等部门部署的相关工作。 韩福文 党总支书记 主持学院党总支全面工作,分管宣传、统战、工会、离退休,以及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负责组织落实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审计监察处、工会、离退休工作处等职能部门部署的相关工作 办学层次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生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办学层次。研究生教育设有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四个方向;本科教育设有旅游管理(含旅游外语方向)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应用韩语(旅游韩语)以及茶事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管理和旅游英语六个专业及方向。 办学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熟练”开放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面向行业、产学结合、开放培养、国际接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占市场、以改革求发展的办学思路”。 工学结合情况学院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国际合作办学,坚持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现已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沈阳、大连等地的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院校、旅游行政部门及会展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几年来,学院为我省的旅游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省内旅游界享有较高声誉。 基础设施学院有自己独立的多功能教学大楼,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有大、中、小教室35间,可同时容纳2000多名学生上课。楼内还设有模拟餐厅、模拟客房、酒水实验室、茶艺室及多功能综合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辅助设施。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基础扎实、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26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6人)。学院有外聘、兼职教师20人。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2242人。 办学成绩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八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绝大多数已担任部门主管、经理等职务。几年来,该院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1人次获全国优秀导游员称号,有8人次获“沈阳市十佳导游员”和“沈阳市明星导游员”称号,有2人获“2005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优秀奖,学生获省级科研成果多项奖励。 学院荣誉学院是中国旅游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旅游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会展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议与展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饭店协会会员单位、中国旅游协会会员单位、辽宁省旅游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单位、沈阳市旅游业行业定点培训单位。 发展前景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旅游业和会展业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李辉增补)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共有 22 个二级学院和 14 个校属馆部中心。 旅游管理专业于 1993 年设立, 1994 年正式招生,是东北地区开设最早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2000 年依托该专业成立旅游系,同年获得东北地区第二家旅游管理硕士授予权。 2001 年沈阳师范大学与鞍山永安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并成立旅游管理学院,实行董事会制。 旅游管理学院现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三个办学层次。经过15 年发展壮大,现有专任教师 41 人,兼职教师 20 人,学生 1934 人。 2006 年我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 “ 旅游本科紧缺培养基地 ” , 2007 年该专业获批为辽宁省 “ 省级示范性专业 ” 、国家级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 “ 辽宁省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基地 ” ,目前是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唯一的 “ 省级示范性专业 ” 、全国仅有的两家旅游管理专业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之一。依托中心为地方经济服务, 2007 年该专业所在的旅游管理学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 “ 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集体 ” 称号,目前是我省高校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 夏学英 教授,现任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是辽宁省首批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科学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旅游教育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 10 余项,在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身先事卒,率先垂范,多次荣获 “ 三八红旗手 ” 、 “ 优秀教师 ” 等荣誉称号。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旅游管理学院一直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为适应沈阳师范大学 “ 教学研究型 ” 发展目标,旅游管理学院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旅游管理实验中心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000 年,客房实验室和餐饮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旅游管理实验室开始起步。 2003——2007 年,是旅游管理实验室规模发展阶段,通过完善和新建餐饮实验室、营养配餐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实训大厅、多功能综合实验室、酒吧实验室、茶吧实验室,使实验中心面积达到 1236 平方米 ,总投资约 185 万元。 2007 年以来,是旅游管理实验室内涵提升阶段,创建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设计和酒店运营管理三个数字实验室,实验中心总面积达到 1524 平方米 ,总投资约 361.25 万元,不仅提升了实验教学内涵,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借助高科技和网络平台,实现自主创新和设计能力。 目前,旅游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共建有 14 个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数字实验室、旅游企业管理数字实验室、旅游多功能实验室、酒店运营数字实验室、实验餐厅、营养配餐实验室、实验酒吧、茶艺室、总台、客房 Ⅰ 、客房 Ⅱ 、客房 Ⅲ 、客房 Ⅳ 、实训大厅,承担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三大方向的实验教学任务和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升高职、高职专科升本科的专业技能考试任务以及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基地、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班培训的实践教学任务。 为了检验实验教学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我院现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三亚、海口、沈阳等地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院校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我院实习生多次被评为 “ 优秀实习集体 ” 、 “ 优秀实习生 ” 和 “ 服务明星 ” 等称号。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2004 年 -2006 年我院连续三年获学校 “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 2006 年我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海获 “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 ” 称号;学生工作辅导员申伟获学校 “ 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 ” 称号。 2007 年 -2008 年我院连续两年在学校就业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赞扬,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徐海军、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李悦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处处长杨擎宇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指导处郝雅梅辽宁省旅游局局长武洪剑、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曲壮志、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王维、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应中元、辽宁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吴兴坤、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孙华林、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咨询专家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 任吴必虎 教授等领导专家先后莅临中心视察、指导,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新西兰教育专家、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 40 多所高校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前来参观,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明显显现。 依托旅游管理学院实验中心,我院教师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课题、项目、在职培训、资格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地方经济服务。近三年来,共完成课题与项目 60 余项,为辽宁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进行了大量的规划、策划、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同时,依托实验中心,培训导游员 1000 余人,调酒师、茶艺师 100 余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 “ 双师 ” 培训近 200 人,为辽宁省旅游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与专业理论教学相辅相承,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心为 22 门实验课程,共 98 个实验项目的教学提供场地和设备。 2007 年,使用实验室的学生人数为 3042 人次,人学时数为 43254 ,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实验、科学研究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专业技能、设计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姚佳同学在 2003 年 “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 ” 中获得银奖,在辽宁省大学生 “ 挑战杯 ” 大赛中,我院学生共有八项获得省级奖项,六项获得校级奖项。李晓芳在 2005 年第十二届世界旅 游 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中获得 “ 最佳形象奖 ” ,刑晓晨获得东北赛区 “ 优秀奖 ” 。有二十人次获省、市各种导游大赛 “ 明星导游员 ” 、 “ 优秀导游员 ” 等荣誉称号。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在今后建设和发展中继续坚持 “ 以学生为本 “ 理念,强化实验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规律研究和探索,加大创新设计的比重,不断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 “ 双师型 ” 实验教学队伍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