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鼻窦骨瘤
释义

鼻窦骨瘤为鼻窦常见肿瘤之一,额窦多见,次为筛窦,上颌窦较少,蝶窦最少。该病多见于青年期,男性较多,有胚胎残留学说。其生长缓慢,常成年后自行发展停止。骨瘤小者,无不适,可不需特殊治疗,但应观察追踪,增大引起症状应手术切除。

病因

病因未明,有以下学说:

1.由骨膜的“胚性残余”发生,故多发于额骨(膜内成骨)和筛骨(软骨内成骨)交界处。

2.外伤、炎症引起鼻窦壁骨膜增生所致,约50%骨瘤有额部外伤史。

病理

骨瘤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大小不一。有蒂或广基,呈圆或卵圆形,色粉色,外表光滑而覆盖正常黏膜。原发于鼻窦的骨瘤长大后,长破坏窦骨壁,超出窦腔,形成面部膨隆或侵入鼻腔、眼眶、颅内,造成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甚至破坏脑膜后压迫脑组织。

病理上骨瘤分为三型:1.密质型(硬型或象牙型),质硬、较小、多有蒂,生长缓慢,多发生于额窦;2.松质型(软型或海绵型),质松软,有骨化的纤维组织形成,广基、体积较大、生长快,有时中心可液化呈囊肿,表明为较硬的骨囊,常见于筛窦;3.混合型,较多见,外硬而内疏松,长发生于额窦内。

临床表现

1.头痛、复视、鼻堵。 2.眼球移位,面部畸形。

诊断依据

1.多见于青年男性,生长缓慢。 2.额窦多见,筛窦及上颌窦次之。 3.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头痛,超出窦腔可引起鼻眼症状及面部畸形。 4.X线摄片可见肿瘤大小及部位。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

用药原则

1.骨瘤长大出现症状应行手术切除。 2.合并感染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 3.手术后病人可静滴抗生素、其他辅助药及支援疗法。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人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增大或需与其他肿瘤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疗效评价

1.治愈:肿瘤摘除,伤口愈合,症状消失。 2.好转:肿瘤缩小,症状改善。 3.未愈:症状未改善,病源无缩小。

专家提示

该病因未明,可能来自胚性软骨残余,多发生于额骨和筛骨交界处,也可由于外伤、感染引起骨膜增生而致。大部分额骨骨瘤生长缓慢,成年后多停止发展。故成人小骨瘤而无自觉症状者,不急于手术,但需定期观察。筛窦骨瘤因筛骨骨质菲薄易引起并发症,应及早手术。额窦后壁骨瘤易向颅内发展也应早日切除。

并发症

额筛窦骨瘤易发生鼻窦炎、粘液囊肿、脑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病例分析

XX,男,22岁,无明显诱因,鼻阻,头痛,头闷伴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复视现象,局部检查:颜面以左内眦为中心隆起,眼球向外下方突出,患者视力0.6,左鼻腔外侧壁向内移,触诊眶内壁膨隆骨性硬,不光滑呈结节状,拍X光片为鼻窦骨瘤,CT断层骨瘤以筛窦为中心侵入左眶内与视神经相邻,侵入额窦与额窦内板接触,双侧鼻骨均被骨瘤侵犯。于局麻下行骨瘤摘除术,鼻外切口,骨瘤的体积大,基底广,不能完整取出,将其分割数块取出,当分离骨瘤外侧壁时,骨瘤与视神经粘着,每当牵拉骨瘤时,患者即出现视力障碍,以小纱布条紧贴着骨瘤面轻轻分离,随时注意患者的视力变化,至骨瘤与视神经完全分离止。骨瘤侵入额窦内,部分与额窦内板融合,用凿子层层削,扩大鼻额管,自鼻腔内经鼻额管放入橡皮管引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