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火球碎片 |
释义 | 大火球碎片(Big fireball debris;Big fireball fragment)。 大火球碎片是指国外媒体报道的、2010年04月14日夜晚有颗流星好似大火球划过美国某些地方夜空从天而降,后在威斯康星州西南部被人发现的一块流星碎片残骸。 大火球碎片分析 科学家经过初步判断认为,发现的岩石碎片来自于14日坠落到地面的流星。据悉,这块流星碎片重约0.3磅,大小相当于一颗未剥壳的花生。威斯康星大学地理学家约翰·瓦利说,这块流星碎片有所谓的熔凝壳。熔凝壳是流星快速穿过大气层时,发生摩擦,温度升至很高,所形成的一层黑色外壳。 大火球碎片来历解释 瓦利说发现这块流星碎片的男子将其借给威斯康星大学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初步分析检验,这颗流星很可能来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宽大的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的密集区域,估计此地带存在着50万颗小行星。关于形成的原因,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某种原因,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挡地带未能积聚形成一颗大行星,结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目击大火球降落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4月15日公布的黑白照片中,一个大火球在麦迪逊上空穿过。当地时间14日晚间10点,一颗流星划过当地夜空,在威斯康星州南部和爱达荷州北部的居民都能看到。 美国国家气象局气象学家大卫·席特斯在爱荷华州达文波特表示,一颗流星在当地时间晚上10点左右划过天际,在朝着威斯康星州西南部飞行途中可能已经碎裂。除了威斯康星州外,这颗流星也在密苏里州、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上空出现,并未造成任何破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