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狗公学校
释义

简介种类 市定古迹

创建年代 日昭和年间(10年,1935)

公告文号 高市府民三字第15660号

公告日期88.05.25

区域旗津

地址高雄市旗津区中洲三路623号

建造者台湾总督府

管理单位旗津国小

所有权单位电话

本局通报电话 2225141

是否开放 是否收费

历史沿革

1897年(明治30年)旗后日人组织打狗俱乐部,捐款于旗后山麓设临水宫夫人庙(主祀陈靖姑,今台机修船厂址,原基督教长老会医院南边)为临时校舍,成立「打狗国语(日语)传习所」,并聘请凤山国(日)语传习所教谕桥本胜伸前来任教,同年6月14日举行开学式,首期学生共14名。

1898年因旗后人林玑璋等人加入,捐款不断增加,学生亦增至36名。7月日人公布台湾公学校令,陈中和等31名士绅于申请许可后,将打狗国语传习所改设为「打狗公学校」,于10月1日创校,由桥本氏出任代校长。1903年(明治36年)第一届毕业生有陈光灿、潘祯祥、陈福德、黄国祥、陈履云等五名,日后各为打狗菁英人物。

1907年(明治40年)4月首次招收女学生32名,但因风气未开,竟无一人上学,直至1911年(明治44年)因经济发展,才有17名女学生入学。

1913年(大正2年)开始于平和町今旗津国小址,新筑教室四间、厕所及办公室等校舍。翌年4月1日,正式由临水宫夫人庙迁校至现址。1921年(大正10年)改称高雄第一公学校(俗称一公),并附设商业补习学校及幼儿园。

1945年2月,因美军飞机轰炸次数激增,一公乃奉命疏散至寿山国民学校(今鼓岩国小)至日军投降,翌年改名旗津国民学校。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校友林守盘先生出任首任台籍校长,改为高雄市第一国民学校,翌年又改名旗津国民学校。

古迹现状

作为学校教室使用。

建筑材料

该栋建筑是以钢筋、加强砖造,屋顶覆盖黑瓦二层楼房的教室。

建筑风格

由于地处海滨,采东西两边圆形回廊式的设计,有遮阳、挡风雨的功能。一字型东西向平行排列的校园配置,代表威权教育体制的型态。

指定理由

校区内具圆拱型门廊二楼教室8间系建于日本昭和10年,创校百年以上之打狗公学校能保存校内具纪念性的建筑物,更能彰显学校之悠久历史。

定着土地之范围

716.58平方公尺,旗津段848,849,850,853地号

建筑物本体(含走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