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苯中毒 |
释义 | 苯中毒(benzene poisoning)可分为急性苯中毒和慢性苯中毒。急性苯中毒是指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影响机体内ATP以及乙酰胆碱的合成,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慢性苯中毒是指苯的代谢产物酚类直接抑制了细胞核的分裂,导致细胞突变,从而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临床表现为白细胞数持续降低,最终可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基本概述疾病名称:苯中毒其他名称:苯意外中毒 疾病编码:ICD-9:982.004 ICD-10:T52.101 所属部位:全身, 所属科室:急诊科 疾病分类: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症状1 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轻者酒醉状,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幻觉、哭笑失常等表现。重者意识丧失、肌肉痉挛或抽搐、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可因呼吸麻痹死亡。个别病例可有心室颤动。2 慢性中毒除影响神经系统外,还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和麻木,亦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造血系统损害的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粒细胞明显减少易致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女性月经过多;严重患者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个别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有轻度溶血。苯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苯接触所致白血病自1928年报道后渐有增多,至1994年国内已有209例报道。苯引起白血病多在长期高浓度接触后发生,最短6个月,最长23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很少见。 2.1 急性苯中毒诊断并不难,可根据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作出。慢性苯中毒,除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外,还要根据血象、骨髓象等有关血液实验室检查,并与其他可引起血液改变的病因鉴别。另外,尿酚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国内报道尿酚正常值差异很大,132μmol/L~253μmol/L(12.4mg/L~23.8mg/L)。 3 并发症:苯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长期吸入苯(1~2个月),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若及早发现并脱离与苯的接触,适当处理后也可痊愈。 病理1 病因: 1.1 苯主要以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皮肤仅少量吸收,消化道吸收完全。进入体内后,部分以原形由肺呼出;部分在肝脏代谢,通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羟化,转化为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等酚类代谢产物。近来发现苯还可代谢转化为环氧化苯。这些代谢产物分别与硫酸根、葡萄糖醛酸结合为苯基硫酸酯及苯基葡萄糖醛酸酯,自肾排出。中毒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急性中毒是因苯的亲脂性,附于神经细胞表面,抑制生物氧化,影响神经递质,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作用主要是苯及代谢产物酚类所致造血系统损害。1.11 酚类为原浆毒,直接抑制细胞核分裂,并且环氧化苯及酚类,尤其是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还能影响DNA合成。对增殖活跃的骨髓造血细胞,特别是处于S及G2期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12 酚类与巯基作用及与白细胞中硫结合,分别使谷胱甘肽代谢障碍及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的变性蛋白,导致血细胞破坏。 1.13 苯可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干扰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 1.14 苯也影响造血系统微环境,削弱造血干细胞复制机能。这些都是引起造血系统损 害的可能原因。另外,由于苯及其代谢产物能影响DNA合成,故可引起染色体畸变、血细胞突变而导致白血病。 临床诊断1 医技检查 1.1 血常规检验:不要根据一次结果或简单复查结果就下结论。要根据多次复查结果、充分考虑误差因素后取稳定值并结合整体资料综合分析,再下结论。必要时应作一个时期密切观察后再作诊断。1.2 骨髓象检查:有利于了解造血损害的情况。在慢性中毒患者,对某系血细胞异常、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的及时诊断与鉴别诊断均有很大帮助。 1.3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测定。 2 诊断依据 2.1 急性中毒 2.11 有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或误服苯的病史。 2.12 轻症出现黏膜刺激症状,酒醉步态(头晕、头痛、恶心、步态蹒跚等)。严重时表现为中毒性脑病,昏迷、抽搐、血压下降、肺水肿,以至呼吸及循环衰竭。 2.13 现场环境空气中苯的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我国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40mg/m3,潜艇90天容许浓度为3mg/m3)。 2.2 慢性中毒2.21 轻度中毒:①有与高浓度苯接触史或被苯污染环境中长期生活史。②有轻重不同的神经衰弱综合征。③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且血小板持续低于80.0×109/L。 2.22 重度中毒:除上述临床征候外,全血细胞减少。晚期出现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保留局灶性增生和红细胞无效性生成。慢性重度苯中毒可致白血病。 3 容易误的疾病 3.1 有机溶剂中毒:如急性甲苯、二甲苯、丙酮等其他有机溶剂急性中毒相鉴别 3.2 脑血管意外昏迷、低血糖昏厥等鉴别。 治疗急性苯中毒与一般麻醉气体中毒治疗原则相同,注意呼吸抑制;禁用肾上腺素,以免发生心室颤动。慢性中毒为综合性对症处理,主要对造血系统各系细胞损害给以相应的治疗。 预防1 处理 1.1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可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着,并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口服中毒者,要给患者洗胃。中毒者应卧床静息,并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切记勿给心搏未停者使用肾上腺素。对由于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患者,可给予小量多次输血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 预防 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2.1 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如喷漆作业中改用无苯稀料,制药工业以酒精代苯作萃取剂,印刷工业中以汽油代替苯作溶剂。用对血液系统影响不明显的甲苯、二甲苯代替作溶剂,但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对中枢神经的麻醉作用和粘膜刺激作用均较苯强烈。 2.2 改革生产工艺 在现今乡镇制鞋行业中用含苯80%左右的氯丁胶作粘胶剂是重度苯中毒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改用无苯胶,改革生产方式,以达到工作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苯的目的。对喷漆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浸漆等。 2.3 通风排毒 使用苯的操作在排毒罩内进行,排出的气体要进行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环境。 2.4 卫生保健措施 对苯作业现场进行定期的劳动卫生调查和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对劳动防护设备加强管理,注意维修及更新,以防失效。在特殊作业环境下无法降低空气中苯浓度的工作带,应教育工人加强个人防护,戴防苯口罩或使用送风式面罩。 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苯的毒性及预防苯中毒的基本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切忌不恰当地使用苯,禁止在印刷行业用苯作为清洗手油墨的清洁剂等。 苯作业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制定工人就业前及工作后定期体检制度,重点在血液系统指标的检查,对具有从事苯作业的职业禁忌症者,如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器质性病变者,都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 3 措施 3.1 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在空气中苯蒸汽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 4 家庭急救 4.1 吸入中毒者,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所有的衣服及颈、胸部纽扣。腰带,使其静卧,口鼻如有污垢物,要立即清除,以保证肺通气正常,呼吸通畅。并且要注意身体的保暖。 4.2 口服中毒者应用0.005的活性炭悬液或0.0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催吐,然后服导泻和利尿药物,以加快体内毒物的排泄,减少毒物吸收。 4.3 皮肤中毒者,应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和头发。 4.4 有昏迷、抽搐患者,应及早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由专人护送医院救治。 保健可多食高蛋白食品,如鸡蛋、瘦肉、大豆、牛奶等;并配合食用含铁较多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C、K、B1、B6等绿叶蔬菜水果,如动物肝脏、韭菜、菠菜、辣椒、白菜等;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