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存货水平 |
释义 | 什么是存货水平存货水平是指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保存在他们库房里的产品数量,它是了解供需状况的一个较为直接的指标。 评价存货水平是否过高或过低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存货—销售额比(I/S),指按照最近的销售速度需用多少天才能卖完存货。也可称之为存货可销售天数。根据经验,I/S为1.5个月较为合适,有些行业会要求少一些,有些则会高一些。 I/S太高了,企业将不再继续增加库存,而这一行动将会终止生产活动,导致产能闲置; I/S太低则意味着销售比存货增长更快,企业就会赶紧下更多的商品订单,从而增加生产,提高了产能负荷。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的供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衔接情况,是一个从供需角度考察企业产能利用状况的不错指标。 存货水平的控制存货水平的高低与顾客的需求量密切相关。存货水平太低,可能造成脱销,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中断供应;存货水平太高又会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因此,为了保持适当的存货水平要确定两个问题:一是订多少货(订货量);二是何时订货(订货点)。 (1)订货量。 订货量是指企业每次订货的数量。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的订货数量都会遇到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即订货费用和存储费用。若订货数量少,则订货次数多,订货成本高,而存储成本低;若订货数量多,则订货次数少,订货成本低,而存储成本高。要使总费用最少,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经济订货批量法。 (2)订货点。 存货水平随着不断的销售而下降,当降低到一定数量时,就需要再订货、进货,这个需要再进货的存量就称为订货点。订货点的确定要考虑办理进货手续的繁简、运输时间的长短、是否容易发生意外情况等。总的原则是:既要保证企业的销售需求,又不至于因存货增多而导致存储费用加大。实际上,订货点是确定仓库的进货时间,亦即确定采购时间的库存量。根据它来订货,可保证销售产品的采购不早不晚,供应不中断,库存不积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