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虫王灯 |
释义 | 虫王灯是贵州省万山侗乡人流传已久的一种民间求神祭神活动。过去,由于民族文化科技的落后,百姓为驱促麦田庄稼的病虫自然灾害,而敬仰神灵,祈请虫王神保佑,组织近邻村寨人们求神玩灯,以致驱虫消灾,求得五谷丰登。 玩虫王灯由各寨寨主牵头,邀约众乡,家家户户筹钱助米,购买香钱草纸,安排熟悉艺人扎灯绞蜡、舂斋粑、磨豆腐、杀猪宰羊,如同节庆一般,全寨男女老幼办得热火朝天。虫王灯以鸡灯为主,由木棍、竹块、皮纸三种材料扎成,其虫王灯的式样为一只大公鸡,扎鸡灯有大有小,也可多可少,没有规定性模式,一般引头鸡制作成鸡身长1.5米,身高1米左右,鸡的羽毛用各种不同的染色涂成,鸡要扎成鲜活灵敏,形象毕真,才能扬正驱邪。并还在鸡灯的下腹中间窜上一根长约2米左右的木杆或竹棒作为舞灯的手把,以便在世外的田园土块和路途中玩灯时的操作舞动。玩虫灯的时节,一般是在麦田庄稼遭受大面积虫灾的年份夏季进行。因此,侗寨人们在玩虫王灯时,主要在白天晴日进行。凡是参与筹钱玩灯的人家,所有田园土块都必须舞到,如果参与村寨和人户多,涉及的出灯面积宽可按自然村寨分头分片进行。玩虫灯时人可多可少,但一般最少不得少于5人,多者不限。舞灯出行前应备足香钱纸草,点燃好鸡灯内的蜡烛,并烧上一汇(方言,一汇即一沓)纸钱。玩灯主要是在田土路埂上穿行舞动,大家随着鸡灯的挥动边舞边喊,“鸡捉虫啰、‘喂嗬’”的口号。并要求口号整齐,声音洪亮,舞灯人气势振奋,振声越大越好,这样才能惊动虫王爷为百姓拯灾救难。每舞到一处都要插一柱香,烧上一汇纸。虫王灯出行舞完所属地方后,最后集中在村子的庙宇处,摆上牙盘、米饭、斋粑、豆腐、酒茶,请师人(道师)到庙殿里禀奏虫王神,农村俗称“禀虫王灯”法术,焚烧香钱纸草和所扎的鸡灯,烧掉道师为禀奏时所制作的“虫王精”,抄送虫王神归回于仙。 舞虫王灯在万山的侗家流传它由一种民间的求神活动,逐步延续成为侗乡的一种习俗。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期间,仍在下溪、黄道、敖寨部分侗乡村寨流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