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采尼乌斯 |
释义 | 贝采尼乌斯(Jons Jakob Berzelius,1779-1848) 瑞典化学家。 1779年8月20日生于瑞典的维弗苏达。1796年进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医学。1807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医学和植物学教授。1815年任斯德哥尔摩新建外科医学院的化学教授,1818—1832年任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秘书;1832年以后主要从事著书工作。 贝采尼乌斯对化学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测定原子量和制定元素符号,在化学的各个领域应用和发展道尔顿的原子论 1810—1830年,贝采尼乌斯分析了约两千种的单质和化合物,为计算原子量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实验根据;他用氧作标准(即把氧的原子量作为基准,定为100)测定了当时已知四十九种元素中四十五种元素的原子量,并先后发现硒(1818年)、硅(1823年)、钛(1825年)等元素以及许多新的矿物。 贝采尼乌斯还最早用字母(每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开头字母)作元素符号,并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他规定每个化学元素符号在化学式中只代表该元素的一个原子。1826年,柏济力阿斯首次排出较正确的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 (2)提出电化二元论 1803年,贝采尼乌斯和希辛格(William Hisinger,1766—1852年)合作,进行盐类的电解实验。他们发现溶液中的盐被电流分解成碱(向负极去,好像带正电荷)及酸(向正极去,好像带负电荷)。据此,他把碱和酸的概念同电的极性联系起来,即认为碱和酸分别是电正性和电负性物质。他又把这种认识推广到元素上面,指出氧及其他非金属元素呈电负性,氢和钾等金属呈电正性;而电性相反的元素容易形成化合物。贝采尼乌斯这种把各元素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归结为相反电性吸引的假说,叫做“电化二元论”。该理论对酸、碱、 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作出了较满意的解释。 此外,贝采尼乌斯还研究过钒及钼的化合物、氰亚铁酸盐、氮的氧化物、硼及硅的卤素化合物、二硫化碳和多种有机化合物。1806年,他开始用“有机化学”这个名称,以区别于无机化学。1827—1830年,在总结雷酸和氰酸、两种锡酸和两种酒石酸(酒石酸和外消旋酒石酸)等实例的基础上,指出“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1835年,贝采尼乌斯首先提出“催化”这一名词,他认为催化剂是一种有“催化力”的外加物质,在这种作用力影响下的反应,叫做催化反应。 他用该观点解释当时遇到的一些催化反应,例如,加酸能使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铂能促使氢和氧自动燃烧;在碱性溶液中,有某些金属(离子)存在时,过氧化氢会迅速分解等。 贝采尼乌斯是位精巧的实验化学家,他观察精确,描述清晰严密,系统化的能力强。对化学各分支的知识都有深邃的见解,因此他的实验工作横跨许多领域,并在化学上作出众多的建树。一生著有《化学教程》、《动物化学》、《矿物学新系统》等,从1821-1848年编辑出版《物理化学进展年报》等。 1848年8月7日,贝采尼乌斯在斯德哥尔摩逝世,享年69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