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城构造期
释义

长城构造期,简称长城期,是元古宙长城纪(1800-14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长城运动或称长城事件。

名称由来

长城期是以长城纪命名的。长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固结纪(1800-1600Ma)和中元古代盖层纪(1600-1400Ma)的全部。长城期也常常被并到它之后的蓟县期里。

构造活动

长城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长城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可以划分成四个构造域,即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亲扬子构造域和亲冈瓦纳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最初包括一个完整的原始中朝板块,但在长城期发生张裂作用,形成了古塔里木板块、古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阿拉善地块此时还未分裂出来)。在古中朝板块内,也出现了拗陷作用,形成了三个大型的拗陷带,即渣尔泰-狼山裂陷带、燕辽裂陷带和熊耳裂陷带,但并未使板块分裂。

属于亲扬子构造域的原始的秦岭-大别地块,在长城期也出现张裂,后来的几个小地块可能就是这时形成的,但证据还很不充分。

其他地块在长城期或者比较稳定,或者资料不足难于判断其活动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