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翰文 |
释义 | 曹翰文(1900 一1976 ) ,字默庵,宾居乡杨官营人。出生于贫苦家庭。记忆力强,童年听家人诵读堂前春联,即能朗朗背诵。后在宾居、大理读书,受严师教诲,培养了深厚的诗文功底。 民国时期,曹翰文任杨官营小学校长,继又任县建设局长。1933 年赴昆明,在富滇新银行任文书。当时杨如轩任云南宪兵司令,约曹翰文赞襄幕府,负责文字撰写。其诗文曾得袁嘉谷指点,得以大进。抗日战争时期任宪兵司令部少校军法官、中校军法处长,对大小刑狱均宽大处理,从不妄杀一人。抗战胜利,云南地方政府改组,去职回乡。 1948 年,阎德臣任宾川县长,对革命不利。地下组织派象西镇长杜汝寿(中共党员)以师生关系与曹翰文面谈,要他接受阎的邀请,进入县政府,作为内线,暗中为党的地下斗争作贡献。曹翰文接受了任务,就任县政府秘书,同时又在县中学附属简易师范班任教。 同年底,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杨再春在四角山开辟根据地,但实力单薄,人地生疏。阎德臣闻讯,派团防指挥王月三率队前往围剿。曹翰文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警告王月三说:“革命形势皎然可睹,不可轻举妄动,以免铸成大错,将来无法挽回。”因此围剿计划没有实现,革命武装从容撤退,分散隐蔽。在他担任秘书时期,一有机会就向阎德臣和部下稍有头脑的人指出革命的洪流趋势,不能逆流而行,自取灭亡。在他的宣传说服下,王月三暗中献出半开200 元作革命队伍经费。 1949 年4 月,当阎德臣要对宾东、宾西两镇地下武装采取非常行动时,曹翰文星夜派人送出情报,请组织火速采取措施。在此紧要关头,4 月12 日宾东、象西两镇举行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宾川大队。 1949 年秋,边纵七、八两支队进攻宾川城时,组织上通知曹翰文脱离县城,回返杨官营。 1950 年,宾川县人民政府成立,曹翰文任人民法院院长,后调邓川工作。在政治运动中受错处,1956 年被开除公职,“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76 年3 月20 日,在贫病中衔冤逝世,终年76 岁。 1982 年,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彻底平反曹翰文冤案。 曹翰文一生勤奋好学,擅长古体诗,诵读吟咏,从不间断。建国后歌颂党、社会的诗作300 余首,名篇佳句,多为乡里传诵。曹翰文遗体原葬杨官营北山,1988年迁葬于杨公箐公墓。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