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本体论批评
释义

本体论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的哲学前提、哲学基本立场或理论基石。

哲学只有上升到本体论的研究层次,才能真正摆脱具体经验的局限,校正具体科学的视差,在理论思维的最抽象层次上把握思维与存在或人与世界的本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产生、发展的规律。

哲学中的元理论或元哲学,亦可称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古希腊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在亚里士多德逝世三百多年后编纂其著作时,将亚里士多德论述的超感觉之外的“存在的存在”之哲学著述汇集起来,编排在论述有形物体的"物理学"著述之后,并冠之以《Metaphysics》。此后西方人便将以超感觉、超经验的“存在”或“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最抽象的哲学称作Metaphysics。直到16世纪后期,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才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ontology(本体论)一词。ontology来源与希腊文on(存在、有、英文译为being),它比Metaphysics更能体现哲学这一学科特点,因而很快被接受。

后来,本体论和认识论分离,ontology在有些哲学体系中便成为哲学一个分支学科;而Metaphysics在各门具体科学不断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背景下,成为避开事物的发展变化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孤立、静止地考察其不变本质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但在西方哲学中始终保留了形而上学一词本体论、元哲学之含义和用法,这才导致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中强大的“拒斥形而上学”思潮和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形而上学复兴”。

究竟什么是本体论

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和事物;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兴趣。"(3)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4)黑格尔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本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在他看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

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