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
释义

简介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1930年生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后成为沙特外长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亲王的亲信,当萨费尔掌握国家政权时,他在1962-1986年间出任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是当时唯一的非沙特王室大臣,他是有能力和称职的,他最关心的沙特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的地位和收入,他利用多种策略,从长期而耐心的谈判到突然表现出的不耐烦,控制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领导了震惊世界1973石油战争(石油危机),把油价短期内提高了4倍,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陷入滞涨的怪圈。

王储的心腹

亚马尼1930年生于沙特的圣城麦加。年轻的亚马尼为沙特的几家报纸撰写了法律方面的评论文章,观点犀利,引起了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的注意。1962年,亚马尼被费萨尔聘为顾问。当费萨尔在掌握了朝廷的实权后,第一件事就免去了石油大臣塔里基的职务,任命亚马尼继任,要求他消除塔里基同阿美石油公司的对立,并用更巧妙、更有效的办法控制阿美石油公司。

沙特王国政府定下的方针,是在欧佩克内部,在石油问题上采取耐心和温和的态度,以换取华盛顿的支持。这就是亚马尼作为石油大臣必须遵循的方针。他拥护这个方针,而且是忠实的执行者。这使得亚马尼在欧佩克内外被公认为亲美的温和派。

提高石油价格

1970年12月,欧佩克在加拉加斯开会决定,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向欧佩克成员国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收至少应占公司纯收入的55%,取消给石油公司的回扣等等。沙特与会的石油部长是亚马尼。会议还决定,由海湾地区的成员国组成一个集团,一个月内同西方石油公司巨头们在德黑兰举行谈判,以求逐步提高税率和石油标价。

为了这场谈判,西方石油巨头们在华盛顿和伦敦分别成立两个政策小组,为谈判代表团出谋划策。美国政府派副国务卿约翰·欧文去伊朗等国家游说。但是伊朗态度强硬,如果不同海湾集团谈,欧佩克可能切断石油供应。美国政府看形势不妙,命令石油公司同海湾国家谈判。

1971年2月4日,在海湾国家有权益的埃克森、美孚、德士古、雪佛龙、英国石油、英荷壳牌、法国石油的代表,在德黑兰同海湾国家――伊朗、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六国石油部长举行谈判,以石油公司方妥协而结束。亚马尼与会代表们迫使石油公司方面接受:立即把石油标价每桶提高30美分;在1975年底之前,每年提高油价5美分;公司缴给主权国的税率从50%提高到55%,为抵消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每年另外再提高2.5%。

1971年9月22日和12月7日,欧佩克石油部长会议两次讨论了美元贬值对产油国的影响问题。1972年1月20日,欧佩克同石油公司在日内瓦谈判,公司方面同意,石油标价提高8.49%。1973年2月2日,美国将美元贬值11.11%。欧佩克立即同石油公司方面谈判,6月1日达成新的协议,把石油标价再提高11.9%。8月,亚马尼通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德黑兰协议(原有效期到1975年)已经死亡,新的安排将不是谈判的产物,而是产油国强制执行。

实际上,亚马尼已经同欧佩克一些成员国就此进行了充分的酝酿。10月7日,欧佩克代表到达了维也纳,准备同各大石油公司的代表们谈判。主持会议的除了亚马尼,还有伊朗石油部长阿格泽加尔。他们两人先后表态:石油标价应提高到每桶6美元。石油公司方面本来打算只提高40~50美分/桶,一看差距太大,要求休会。埃克森和法国石油公司两家代表单独会见了亚马尼,要求给半个月期限,以求双方观点的接近。亚马尼非常干脆:不行,拖延是毫无益处的。这是一个转折点:今后石油价格问题上,石油生产国不同石油公司对话。

1973年10月16日,欧佩克海湾六国又一次开会讨论油价问题,同意废除德黑兰协议,把欧佩克基准原油的标价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5.119美元。这是产油国第一次撇开石油巨头,独立地决定油价。美国和日本、西欧国家十分恼火。基辛格说:“这个决定是20世纪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之一”。“48小时之内就使美国、加拿大、西欧国家和日本每年的石油支出增加400亿美元,对这些国家的收支平衡、经济发展、就业状况、物价稳定及社会团结的打击很大”。

拿起石油武器

阿拉伯产油国采取石油禁运来惩罚美国等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被称为是动用石油武器。第一次初试锋芒是在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应埃及和叙利亚的要求,亚马尼和其他几个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在巴格达举行紧急会议。6月7日,亚马尼通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四家美国母公司,根据阿拉伯产油国石油部长会议的决定,阿美公司停止向美国、英国运送石油。6月8日,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60%。

这次禁运对美国本身打击不大,因为来自中东的石油只占他国内需求的5%,但是头痛的是,当时它正在进行越南战争,2/3石油来自中东。因此它宣布,石油供应处于紧急状态。这一次石油禁运,产油国之间没有形成联合阵线,甚至有的阿拉伯产油国还在趁机加大出口。

这场禁运只持续到9月2日,效果有限。可是,这一斗争却使亚马尼崭露头角。通过这次斗争,亚马尼认为,阿拉伯产油国或欧佩克集体使用石油武器,为时尚早。当务之急是要把阿拉伯产油国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石油武器才会发挥作用,才会有力地支持阿拉伯事业。在亚马尼的组织下,成立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亚马尼宣布,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成员国利益,决定成员国之间在石油方面合作的方式和方法。这就为十月战争动用石油武器打下了基础。

“六五”战争失败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决心重整旗鼓,收回失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前,萨达特就到沙特会见了费萨尔国王,要求他拿起石油武器打击美国。战争爆发的第三天,费萨尔国王就指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把通往黎巴嫩的泛阿拉伯输油管的输油量减少一半,先给了美国人“一拳”。

事实上,早在1973年夏天,阿拉伯各国要求对美国动用石油武器的呼声已经很高。10月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会议在科威特城举行。亚马尼和科威特石油大臣率先提出,立即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亚马尼动议:建议阿拉伯各产油国政府实行石油禁运。会议一致通过这一决议。会议同意亚马尼提出的意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并且决定,立即减产5%。

会后,亚马尼代表政府命令阿美公司加紧向埃及等国供应石油。到10月26日,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日产量比9月减少400万桶,减幅达20%,相当于世界石油市场上减少供应12%。11月4日和5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亚马尼主持下,再次开会,立即把石油产量的减幅扩大到25%。

受打击最大的首先是能源80%~90%依赖中东的西欧和日本。亚马尼要西欧和日本改变政策,站到支持阿拉伯、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立场上来。11月15日,欧洲共同体九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举行紧急会议,会后发表声明,表示在中东问题上支持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立即宣布,12月份不再减少对西欧(除强硬派荷兰外)的石油供应。11月21日,日本新任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发表讲话,希望阿拉伯人取得谅解,日本将在联合国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事业,向巴勒斯坦提供援助,同阿拉伯国家进行直接的经济与技术合作。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把日本列入友好国家名单,停止了对它的禁运。美国孤立了。

石油禁运给美国的冲击很大。11月8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飞到利雅得,要费萨尔国王停止石油禁运,遭到了拒绝。12月5日,他又把亚马尼请到华盛顿去,要沙特带头结束禁运。亚马尼给了他一个软钉子。在强大的压力面前,美国被迫作出妥协,压以色列作出让步。于是,1977年1月17日,亚马尼表示,既然禁运这一政治行动已经成功,沙特阿拉伯没有必要采取进一步行动了。1月24日,亚马尼宣布,沙特阿拉伯的政策发生了改变,愿意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油价,以防止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伤害。

石油工业国有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各主要石油生产国纷纷把石油工业收归国有。做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有代价地收回全部石油资产,由国家石油公司接管,外国公司不再拥有资源和权益;另一种是在外资公司中逐步提高参股比例,最后控制石油工业。亚马尼是国有化的积极推动者,但他主张和推动的是逐步提高参股的渐进式改革。

亚马尼认为,当主权国实行了国有化后,将成为石油生产、销售商,就会通过石油上市量来增加石油收入,结果将是价格结构的崩溃,油价的下跌,还会导致政治上的不安定。他坚持认为参与方式是实现产油国目标的主要途径,而且可以维持价格体制。

1971年9月22日,欧佩克在贝鲁特举行会议,在讨论美元贬值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产油国在有特许权的外国公司中参股问题。1972年6月1日,伊拉克率先把伊拉克石油公司收归国有。1972年10月5日,亚马尼联合海湾五个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部长一齐到纽约,同在海湾的各大石油公司进行参股问题的谈判。这次谈判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双方达成协议,各主权国政府立即在各石油公司中参股25%;1979年增加5%,1980~1982年每年再增加5%,1983年增加5%,从而使参股比例上升到51%。

这是一个总协议。各国分别同各石油公司就具体条款去协商确定。1980年,科威特国家石油总公司控制了整个石油工业。卡塔尔1976~1977年收回了外国公司的全部股权。沙特于是顺水推舟。1980年9月阿美石油公司同四家美国母公司的谈判达成协议,由沙特赎买他们剩下的40%股权。自此,阿美石油公司转化为100%沙特所有的石油公司。

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8年,亚马尼和科威特石油部长谢赫·阿里共同认为,应当为欧佩克制定一个新的长期战略,把斗争提高到推动改造世界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上来。他们草拟出了一份提纲。欧佩克石油部长们接受了亚马尼和阿里的主张。

但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打乱了他的计划,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推翻,他的君主政体被霍梅尼领导的原教旨主义所取代,石油从每桶13美元狂升的到34美元,稳固的欧佩克阵线出现严重分歧。伊朗敌视沙特阿拉伯的君主政体,又很快和其邻国伊拉克卷入旷持日久的两伊战争,两国因战争急需石油收入,从而无视欧佩克的价格指导。而其他各国则从伊朗石油产量下降中牟取暴利,亚马尼对欧佩克失去了控制。

1980年春天,欧佩克成员家的石油部长在沙特山城塔伊夫举行会议,审议长期战略委员会起草的报告。报告提出了长期石油价格战略。从长远看,石油价格应逐步向替代能源的成本看齐,因此要不断调整最低价格。

修改后的亚马尼报告――“塔伊夫宣言”说:“我们准备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道,就必须同工业化国家谈判有关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各个主要问题,制定一个全面的共同纲领”。“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通过向第三世界大量转移同工业化国家共同享有的生产能力,来彻底改变第三世界国家的状况”。“下一步,就要对旧秩序下的经济和货币体系进行彻底改革”。

因宫廷斗争去职

欧佩克同石油巨头的斗争,伴随着政治斗争――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亚马尼作为沙特这个世界上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最多的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和欧佩克这个新的世界石油卡特尔的核心人物,人们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有支持、赞赏他的,也有反对、仇视他的。

亚马尼代表沙特,以亲美的姿态影响着欧佩克。在国有化问题上,他的政策是不赞成立即国有化,而是逐步增加参股;在油价问题上,他的主张是适可而止,油价不能过高。因此,欧佩克成员国中那些激进国家以及一些激进主张的人们――包括媒体和政界,不少人憎恨他,厌恶他,反对他,攻击他。伊朗一家报纸称亚马尼是“资本主义的走狗”,说他“不仅背叛了他的国王和国家,而且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和整个第三世界”。伊拉克石油部长指责他是为“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服务的”。

80年代中期,由于欧佩克成员无限制生产和分配石油,结果使世界石油价格猛跌,西欧、日本和美国经济受到震荡,沙特经济也受到重创。1985年3月,亚马尼亲眼目睹了沙特王储费萨尔遇刺,他是亚马尼最明智和可靠的朋友,他的死对亚马尼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年12月亚马尼在维也纳参加欧佩克会议时,和另外11个国家的石油部长一起被绑架,凶手即是著名的国际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亚马尼和其他几位部长被绑在飞机上,在中东和北非的各个机场来回飞行,直到维也纳电台宣布了恐怖分子的一份声明,部长们才获得释放。亚马尼没有受到伤害,但此后他总是带着私人保镖。1986年亚马尼敦促欧佩克国家控制他们的行为,但还没等他有所动作,他就被新的国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解除了职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