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钓
释义

保卫钓鱼一般是指中国的非官方组织对钓鱼岛进行声讨和抗议。

美国

1969年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指出,钓鱼台列屿海底大陆棚为一大油田,引起中国台湾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的注意。1970年,美日两国达成协议,准备在1974年把美军二战时所占领的琉球交予日本,当中尚包括钓鱼岛。过程中,虽然美国没有明文提及钓鱼台法定地位,但是由于美国驻日使馆表示“钓鱼台为琉球群岛一部份”,日本开始对钓鱼台进行管辖,而日本也开始驱逐来自中国台湾的渔民,引发全球各地华人抗议。当时台湾当局主张管有钓鱼台,美方的举动令台湾当局极其尴尬。

1971年1月29日,二千多位中国大陆及台湾留美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外面示威,高呼“保卫钓鱼台”。两周后,香港教师、学生组成“香港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发动学生上街示威,指控美日勾结,其中该年7月7日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在维园发起的77大示威,更演变成严重冲突,威利警司率领千多名警察,以近乎一比一比例,武力驱散示威者,由此为香港70年代的学运潮揭开了序幕。 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保钓运动”国是讨论会以及密歇根安娜堡国是大会,两场会议辩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是保钓运动中首次有台湾留学生公开支持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代表中国;决议1971年9月2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举行九二一联合国大游行,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留美的台湾学生以五星红旗开道,后面跟着的是10个人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牌子,再后面是10面毛泽东画像招牌。此后,海外华人保钓运动由左倾的统一派主导。

中国大陆

中国民间多次自发组织和开展了保钓行动。自1971年在纽约华人中兴起,延续至1972年,一直都是全球华人的大活动,高潮时达到200余个。中国大陆部分高校学生也多次在校内发起过目的不一的保钓行动 。

2003年12月26日由中国918爱国网、爱国者同盟网在厦门举行全球华人保钓论坛,汇集了海内外华人代表30多人,并决定成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推选童增为会长。

2004年3月24日中国内地的冯锦华等7人成功登陆钓鱼岛,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人民首次登陆钓鱼岛。

2008年12月8日中国官方的海洋监测船“海监45”、“海监46”利用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交班的时机,进入12海里以内的日本划定的绝对禁止区。13日中日韩三国领袖在福冈集会讨论联合应对金融危机,日本麻生太郎首相向中国总理温家宝表达极端遗憾之意,但温家宝重申中国的一贯立场说:“钓鱼岛(中国的称谓)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应透过对话加以适当解决,避免影响两国友好关系。”

中国台湾

钓鱼台列屿为台湾基隆市东北方约一百海浬的钓鱼岛与附近七个小岛的合称,岛上没有淡水也没有居民,但有中国渔民早年建的码头,后被日本毁去。中国在过去一直允许(默认)硫球渔民前往附近捕渔。

保钓运动的不少成员,之后都成为“反共爱国联盟”等团体的重要成员,例如马英九;而部分参加保钓运动的台湾留学生倒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位台湾留学生李我焱、陈恒次、陈治利、王正方和王春生并于1971年9月访问北京,受到周恩来接见。不少台湾留学生如林孝信等人也因此被列入黑名单而长期无法返台。

而许多中国统一运动参与者如陈鼓应、王晓波等人,也将保钓运动视为重要的中国民族主义号召基础。

2008年6月10日,台湾联合号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日本巡逻船撞沉,船上16人平安获救,但船长何鸿义和两名船员则被日本当局扣留二至三天後才获释返抵台湾。此一事件引发台湾社会的不满。日本发表声明,对巡逻舰撞沉台湾海钓船联合号一事,承认日方确实有疏失,对此表示遗憾,但未道歉。

12名台湾保钓人士在6月15日搭乘“全家福号”渔船前往钓鱼台宣示主权,并由台湾海巡署派出巡防舰保护,后来在钓鱼台海域顺利绕岛一周后返航。之后日本发表声明,对台湾侵犯领海表示遗憾。

2010年9月13日港澳台保钓人士乘“感恩99号”向钓鱼岛宣示主权,台湾海防署派出12艘船舰随行保护,在钓鱼岛海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对峙5小时后“感恩99号”无法持续挺进,自行返航。

中国香港

1996年以后,香港和台湾民间多次组织了保钓的行动。但是日本每次都派出军舰拦截,只有极少几次登岛成功。香港的陈毓祥等五人在9月26日于钓鱼台海域跳海示威,当中陈毓祥遇溺身亡,另一名遇溺的保钓人士方裕源则被日本的直升机救起,送往石垣岛的医院救治。陈毓祥的逝世以及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过分克制立场激发了港、台两地的保钓行动。10月6日,即陈毓祥举殡当日,由台北县金介寿议员和香港立法局的曾健成议员领导的新一轮保钓行动,于基隆租用了上千艘渔船出发驶往钓鱼台列屿。碍于船只众多,日本方面不便拦截,使参与者在10月7日成功登陆钓鱼岛,并一同在岛上同时挥舞五星红旗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旗帜,以表示钓鱼台是所有中国人的领土。Youtube上的电视新闻片段当日,台湾地区“建国党”的成员在香港保钓人士下塌的酒店外示威,并焚烧了两支五星红旗。其后日本青年社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发出恐吓信,表示会杀死所有中国人。10月9日,保钓行动委员会成员闯入日本驻港领事馆,在馆内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达半小时。

保钓运动的历史情愫

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生活条件很差,白色恐怖气氛压抑整个社会。有些思想的年轻人都想往外跑,去美国当然是首选。我的两个哥哥都到了美国。1971年,我也到了美国。同之前的中国留学生相比,那个年代从台湾去的留学生较少救国救民的理想,也少有打算学成后返台服务的。1970年代初,因反对越战本来就不平静的美国校园,发生了一件属于中国人的家务事而造成许多海外中国留学生思想与态度转变的社会事件:保卫钓鱼岛运动。

保钓运动的原由,是当时的日本竟宣称钓鱼岛属日本的领土。中国人当然不会接受这种说法,由此引发在美留学生和台湾本地大学生的抗议与示威游行。公允地看,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在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处境尴尬,在日本、美国几乎没有话语权。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态度十分暧昧。可是当时的大陆政府却能理直气壮地要日本“不准动”。两岸对钓鱼岛主权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促使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迅速分裂为两派——一派是仍旧支持国民党当局“革新保台”的右派,另一派是转向认同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的大陆政府的左派。

1970年代初尚未有公派留美的大陆学生。当时在美的华裔留学生以台湾为主,香港次之,也有一些来自东南亚。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华侨和香港留学生多少都接触过一些社会主义。而在那年代的台湾,连“毛泽东”三个字都不让说,更别提读那些被视为禁忌的左派书籍刊物了。当时的台湾己走上如李敖倡议的全盘西化的道路。它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中的社会主义精神不符。我们变成只关心自己,不关心政治了。

分裂后的两派留学生在美国校园内为争夺中国同学会、为谁代表中国、为自己支持的政府和信仰斗得好不热闹。平心而论,支持国民党的学生,理不直,气不壮,拿不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而这批因批评国民党被划为左派的中国留学生已不再受过去在台湾年代承受的政治压力,那股潜藏在内心深处对国民党极度不满的情绪此时完全倾泻出来。一些本来不关心政治,被骂为“吃国民党奶水长大”的左派台湾留学生体内的政治细胞开始发酵,保钓运动首先转化为对国民党独裁、家天下、白色恐怖的批判;演变成对国民党当局的挑战;然后更进一步转化为台湾中国留学生思想上寻求国家认同、中国统一与革新保台的斗争问题。

左派留学生不仅在行动上同国民党“革新保台”派进行激烈的游行抗议斗争——出版保钓刊物、举办座谈会、演出话剧、组织抗日爱国歌曲合唱团,冒着大风雪到各校园放映大陆电影《甲午风云》、《林则徐》、《李时珍》,介绍社会主义祖国等。一些志同道合的华裔留学生还成立了“读书会”。校与校间的“组织”彼此声援、串联。通过“读书会”的形式提升对马列毛哲学思想的认识与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感。有了共同信仰与理想,左派的方向就很明确。

保钓运动后期开始出现留学生回归的现象,其中包括一批保钓运动时期“革新保台”的大将。他们父辈与国民党关系密切,也是现今在台湾政治舞台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如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民党的连战、马英九,新党的郁慕明,以及后来退出政治江湖的赵少康等。再如学者沈君山。当然也有不少爱国学生,如王津平放弃学业返回台湾,至今仍在为中国统一的理念而打拼。当年的老保钓林孝信也放弃博士学业,返台后一直为台湾社区大学的教育而努力。

还有一些来自台湾的留学生回归了大陆。有的进图书馆、学术界、环保机构工作,也有的到海洋研究所、数学所、物理所等科研单位。如1970年代后期的吴国桢、吴廷华、赵玉芬等人。

保钓运动的洗礼,不仅激发了华裔学生的爱国热情,也促使许许多多海外中国人认识并认同社会主义祖国。不论称他们是“海归”或“归国学人”,他们都在为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富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力。有不少留学生因种种原因无法返国定居,今天也经常返回祖国,通过讲学、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报效祖国。保钓运动应该载入史册,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