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区分度
释义

定义

区分度测量学中的专有名词,区分度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在编制测验时筛选题目的依据。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区分度越高,越能把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开来,该道题目被采用的价值也就越大。

区分度和难度

什么情况下区分度高呢?或者说什么样的题目才能最大限度地区分不同水平的人群?这就引出了试题项目评价的第二个指标:难度。题目的难度过高,很少人能答对,大部分得分都很低;难度过低,很少人会答错,分数分布在高分端。因而过难或过易的题目都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个体。因而当题目的难度为中等时,区分度最高。

一个好的测验中是不是要求所有题目都是中等难度?那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样的高水平测试为何还有难度很大或很小的题目?这是因为在一个测验中如果都是中等难度的题目,就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对中等程度的人有最佳鉴别力,而对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那部分人不能做很好的区分。简言之,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于不同水平的人来说区分度是不同的。鉴于全体受测者的能力分布往往是呈正态的,测验中题目难度的分布也基本为正态分布,即难、中、易都有分布,中等难度题目最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测验有较高的鉴别力。

区分度的指标及计算

区分度的常用指标为D,取值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测量学家伊贝尔认为: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鉴别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

1.鉴别指数法

比较测验总分高和总分低的两组被试在项目通过率上的差别得来。

D=PH-P L

PH为高分组(即得分最高的27%)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PL为低分组(即得分最低的27%)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

2.相关系数法

通过计算某一题目得分与测验总得分或效标分数的相关系数来判定。相关越大,区分度越高。

(1)积差相关法。

当项目和试题总分都采用连续分数计分时,可用积差相关法来计算项目的区分度。用变量X表示学生在某项目 上的得分,用变量Y表示学生的测验总分,其积差相关系数即可代表该项目的区分度值。

(2)点二列相关。当项目以二分法计分、测验成绩以连续分数表示时,可用点二列相关公式计算区分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