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店镇
释义

保店镇位于德州宁津县城西10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境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镇内电力充足、电信发达、设施配套,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并已与互联网接轨。是宁津县重点建设乡镇,其特色名吃“保店驴肉”驰名中外。200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9亿元,工农业增加值完成9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3元。

地质特征

保店镇大地构造,属于华夏系的第二沈积带,次级构造为鲁帚状构造体系,位于华北地台中部二级构造单元的辽冀台向斜中和三级构造单元的埕宁断隆区内。在鲁北帚状构造体系内,以鲁西台背斜为砥柱向北东撒开呈帚状构体系。新生带以来,宁津所处的东区基本上是以下降为主。早第三纪时,辽冀台向斜的三级构造单元的拗陷中大部接受了第三系沈积。而煌隆区处于剥蚀状态,出露有侏罗——白垩系,石炭——才迭系,寒武——奥陶系和太古界泰山群的变质岩系。到晚第三给心来,又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沈积,总厚度约1000——1800米。其中第四系厚约200米左右。按垂直剖百区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上第三系:其岩性是以杂色及红棕色色、棕红色粘质土(泥岩)为主的红色层。自下而上有棕红、紫红灰绿、浅棕红泥岩,夹杂着爽灰绿、土黄、灰紫、灰绿、浅灰、褐红、褐黄沙岩及砂土等屋。富含钙质团块、铁锰结核等。

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 全新统。理新统又分为下中上更新亚统。

下更新亚统,埕宁断隆区缺失。

中更新亚统,宁津附近各构造单无普遍接受了中更新亚统的沈积,厚度纺60——90料,岩性为棕黄、黄棕色粘土及亚粘土,以棕黄色为主,杂间灰黄色亚砂土,局总有棕红色粘土夹层。钙质结核和沈积屋比较发育。

上更新亚统,是晚更新世黄河进入该区所形成的一套黄泛堆积物,厚约40——50米。岩性以灰黄色亚砂土与粉砂土层为主,局部有薄层亚粘土夹层,底部与中总有灰黑色淤泥层。钙核及土状钙不发育。

全新统,全为黄泛堆积物,厚约20米左右。央性灰黄色、土黄色亚砂为主间夹粉砂层。中总和下总有淤泥夹层,不含钙核。

耕层地质其构造按成土物质的颗粒粗细,土体构型也有不同质地排列,按垂直剖面结构,全县共分13种,即厚砂心、薄砂腰、厚砂底、薄粘底、厚粘底,耕层以下均质砂、均质壤和均质粘等。以厚粘腰、厚粘心为主,薄粘底最少。

历史沿革

保店镇地处古胡苏河畔,始为邮递停息之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胡苏亭(秦制,县辖治安及邮传机构),设亭长、亭侯。东魏于此建胡苏县,唐初置安水郡,唐天宝元年(742年)废胡苏为临津县(因临鬲津河)。宋熙宁六年(1073年),临津划归南皮县,此地更为保安镇。金朝复置临津县,金天会六年(1128年)县城毁于大水,县治东迁卧牛岗,此地仍为保安镇。清朝更名包头店,后改为保店。1930年设保店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保店乡,1958年称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称保店公社,1984年称保店镇。2000年张宅乡并入,仍称保店镇。

保店镇古为邮路传递停息之处。曾设驿站、邮铺,有驿马、驿夫等。秦汉之际开始发达。东魏县治移此建胡苏县,唐朝曾在此设安水郡、临津县。旧时保店镇四街虽较为狭窄,但整齐均等,店铺嶙比,周围有土城墙,呈四方形。今西南、西北城角尚有古炮台残迹,四面城门皆有砖桥,颇有古城风貌。金代因黄河水患,土城尽毁。今出土的许多瓦砾和陶器残片可证明历代曾有许多古建筑。

地貌特征

保店镇境,地处华北平原东部的黄泛区平原之中,地貌为西南高东部低的倾斜地面,有古河温滩、缓坡、决洼三种平原,局总出现缓岗和河槽,地面形成为高、坡洼、沙相间分布的黄河冲击地貌。保店镇地貌,属华北地台渤海凹陷的一部分。凹陷形成较早,约在古生代后期。随同泰山、太行山、燕山等高地隆起。平原部分下降而初具规模。互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渤海凹陷剧烈下降到海平面以下,而成为海水入侵地带直到中更新世,华北还大部分为浅海,后随之内应力消弱,处应力加强,以黄河为主的河流不断决泛,泥沙的充填沉积,使地面不断升高,海水不断东退,历经沧桑,逐渐形成了现在这广阔平坦的第四纪沉积层深厚的黄泛平原。

黄河之次改道,也是形成宁津地貌的主要因素。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前602年至今两千五百多年,黄河有6次大变迁,26次大改道,1590次大决泛。其中涉经宁津县的有十几次,每次都有大量的沉积物,从而使宁津县地貌形成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地势。宁津西部沿漳卫新河为漳南高地,地面海拔高程的最高点在宁津县张鳌乡孙庄村南,为黄海高程20.3米。地面向东南逐渐降低,最低点在宁津县孟集乡于庄,为黄海高程10.5米,高差为9.8,地面坡降为1:6000左右。由于各次泛流速度和沉积时间等原因,地面形成古河温滩、缓坡、决洼三种平原。局部出现砂质缓岗和砂质河槽。虽谓平原,但大平小不平。使宁津县的地貌出现了河滩高地、决口冲击扇开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河间浅平洼地、沙质河槽地、沙丘等七种微型地貌。

古河漫滩高地,有开阔高地在县西部张大庄、刘营伍、道口、大曹、张鳌乡等地沿河一带;垄岗高地在古胡苏河沿线的保店、宁津镇、张学武、后王、时集等五个乡镇境内,面积达395400亩,占作县总面积的32.08%。

缓平坡地和高坡地,主要在大柳、保店、双碓、相衙镇、虎皮张、张宅、柴胡店一带。平坡地主要在后魏、尤集、长官、宁津镇、小 店一带。洼坡地主要分布在常洼、孟集两个乡。三种坡地积为7440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38%。

古胡苏河横穿县境中总,古鬲津河斜贯县南境,形成河槽状洼地和河间浅平洼地。分布于张鳌、西塘、保店、张宅、宁津镇、张学琥、杜集这一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还有静水沈积的洼地 在孟集乡魏家、崔家、苑家,常洼乡洼里高、洼陈一带,面积为898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9%。其中北起宋夏南至洼 刘,西走八里店东至时家的洼地面 积最大,占洼地面积的13.02%。另外,还有零星沙丘地,分布在后王、沙河董一带,占全县总面积的0.25%。

土壤资源

保店镇的土壤母质系黄河第四纪冲积物。在地形、时间,气候和生物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活动,逐渐由母质转变为土壤。由于黄河泛滥和地表径流的作用,使土体形成了潮土、盐土和风沙土三大类、五个亚类、五个土属和七十二个土种。

植被概况

保店镇是属于平原草甸植被类型。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农业的开发,自然植被大部转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全县现在主要有农业植被、林业植被和草丛植被。保店镇古为九河之地,现为海河流域。河流属漳卫新河与马颊河水系。县境内有鬲津河、胡苏河、古黄河、四女圭减河(现名漳卫新河)、宁津新河、宁北河、宁南河、引黄干渠、张西干沟等骨干河道。在宁津境内长252.58公里,由西向东呈放射状水系。年蓄水总量为568.7万立方米。

气物特征

保店镇位于北纬37°31′至37°51′,东经116°30′至117°02′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节风气候。春季多西南风,降水少易造成春旱。夏季受暖湿的海洋性气团控制,北进的太平洋副热带热高压与南下的蒙古冷高压常在黄河下游交锋,降温较快,形成秋高气爽之天。冬季受强大的蒙古冷高压控制,气温降低,天气干冷。其基本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夏次于冬,春秋短暂。春季,按季节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10℃时作为春季开始,在4月1日进入春季,至5月20日,气温超过22℃为止,持续50天左右。此季,多西南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故多春旱。时有北方冷空气侵袭,出现偏北大风,造成低温或霜冻。棉花、小麦等春季作物易受到一定影响。

夏季,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进入夏季。从5月21日进入夏季,至9月6日结束,为期108天左右。此季主要为暖湿的海洋性气团控制,北进的北太平洋副热带的热高压与自蒙古地下的冷高压常在黄河下游交锋,易形成降水,因而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平均降水410.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0.7%。平均每年有20至30天的“梅雨”季节。这季降水多,作物生长旺盛、但多雨易泥涝,经常涝中有旱,或局部涝、旱发生。据气象部门测报,全县性大于500毫米的多雨年平均5年一遇,少于300毫米的少雨年平均6年一遇。故旱涝灾害较为频繁。

秋季,由于蒙古上空冷高压的影响,降水明显减少,降温较书。于9月6日温度降至22℃以下进入秋季,至10月30日仅56天,平均降水87.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1%,最大降水197毫米(1961年),最少只有15.9毫米,故多秋旱。同时秋高气爽,天气晴朗,也是农作物收获季节。

冬季,受西北而来的强大冷高压控制,气温降低至10℃以下。宁津县11月1日进入冬季,至次年的3月31日,长达151天左右。冬季平均降水16.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8%,最大降水41.5毫米(1976年),最少仅0.5毫米(1977年),空气中水分不足气候寒冷,越冬作物停止生长,是四季中最长最冷、最干燥的一季。在宁津县北、东北、西北三风要占70%以上。冷空气活动,寒流的频袭是宁津县冬季的主要特征。常出现6至8级偏北大风,降温10℃以上的暴寒天气。1987年初冬的一次寒流普降大霜,冻死冬青、石榴树、泡桐,冻坏大白菜等作物。

地温,保店镇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在4月9日至12日,稳定通过14℃的初日平均在4月15日至20日。适宜棉花、玉米等的播种。

物候特征

保店镇生物对气候的反映为明显。按照农时二十四节气,每年1月份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地球将夏秋两季吸收的热量逐渐散尽,该月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故宁津有冷在“三九”之说。这月越冬作物基本停止生长,皮毛动物遍生绒毛以御寒。

2月份有立春、雨水两个季节,宁津春晚。上旬腊梅开花,中旬柳树知春,下旬小麦开始返青,皮毛动物开始脱绒,大雁归来。

3月份有惊蛰、春分两节气,大地解冻,杏、梨树迎春花开,冬眠的动物开始复苏出蛰,虫蛾羽化,小麦进入分蘖期,柳树芽叶萌动迎春、丁香花开。

4月有清明、谷雨两个节气。柳树芽叶鹅黄,柳、杨树一蕾开花,丁香等春花繁茂。大地中有苦苦菜、蒲公英等野花相继开放,小草复苏露了地面,燕子归来,有燕来不过三月三(农历)的说法,小麦上中旬开始拔节;棉花开始播种,桃树现蕾开花,枣树萌芽,下旬天始种瓜点豆。干燥的西南风起,“雷公”前来报名。

5月有立夏、小满两节气,宁津5月下旬进入夏季,四声杜鹃开始啼鸣(谷 称布谷鸟)、刺槐开花,桑椹将成熟,谷子、高梁、花生等春作物开始播种,俗称“立夏高梁小满谷”。小麦抽穗、扬花、灌浆到籽粒丰满。

6月有芒种、夏至两节气。小麦成熟收割,宁津有“芒种三天见麦茬”的说法,这月雷雨多至,农事活动以抢收抢种为主。随着气温升高,麦蒿等草枯死,始闻蝉鸣。

7月有小署、大暑两节气,天气炎热进入伏天,也是多雨季节,是宁津县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30%左右。尤其伏天,有“淋了伏王一天一场”说法。此时,小虫从生。进入梅雨季节。高温致使蛋鸡停止产蛋。开始种萝卜。农谚有“头伏萝卜,末伏菜”的说法。

8月有立秋、处暑两节气。天气仍很炎热和多雨,降水仅次于上月,秋虫开始择偶鸣叫,蝉交配产卵。棉花吐絮。开始种植秋菜,有“立秋种白菜,处暑见新花”的说法。雏鸡产蛋,老鸡换羽(脱毛)。大部禾科草本植物吐穗。俗语“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秀”。

9月有白露、秋分两节气。天气转凉。境在月初始入秋季。降水减少,天高气爽,春播的谷子、高梁、玉米、大豆等开始成熟、收割。秋虫进入交配季节,处处皆闻虫鸣,小麦进入播种季节,古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之说。近年来,宁津县境多以种寒露麦为适时,暗停止鸣叫,有“噤若寒蝉”之讲。

10月有寒露,霜降两节气。气温逐渐下降,下旬天始见霜。树木落叶杂草渐枯,是农作物收获季七,俗称“金秋十月”,小麦播种,全苗、昆虫入土,秋虫衰鸣,换羽后的蛋鸡重新产蛋。中旬燕子回南方,古有“燕子走不过九月九”(农历)的俗语。月底大雁南飞。

11月有立冬,小雪两节气。宁津县境进入冬天,皮毛动物天始生长绒毛。小麦进入冬前分蘖期,秋菜大部收获,有“萝卜不吃十月(农历)水”、“立冬不刨菜,坏了你别怪”的俗语。宁津县大部到小雪刨白菜,还有小雪封地之说。

12月有大雪、冬至两节气。宁津县境大地在上中旬封冻。水面结冰,天气寒冷,冬至开始数九。

保店镇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无凌丝,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自然灾害

保店镇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旱、涝、风、雹、霜、虫、震较为严重。

生物资源

保店镇地处北半球温暖地带的生物圈内,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群体大,数量多,分布广。其分类有:植物资源(粮油类、瓜果类、蔬菜类、真菌类、棉烟麻类、用材类、园林绿化类、观赏类植物、饲草类、药用类)。动物类(役用类、肉用类、药用类、观赏类、益鸟类、哺乳类、益虫类)微生物资源(食用菌类、药用菌类、农用藻类)。

发展情况

保店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在特色农业上求突破。先后引进了红提葡萄、黄金梨等国际名优果品品种,建设名优果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快加快了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全年年水果达到1000万公斤,干杂果100;另一方面,在传统优势项目上求发展,通过走专业化饲养与传统饲养相结合,以“保店驴肉”这一品牌为依托,大力发展了黑驴、黄牛等牲畜的规模化饲养,推动了全镇牲畜屠宰业的发展。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植起了5大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化种植,专业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保店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做好招商引资文章。该镇为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税费给予最大优惠,实行“免三年减二年”的税收政策,做到诚实守信、履行诺言,并成立了外来客商保护办公室,目前,已有广州名川涂料有限公司、香港玻璃天地有限公司、江苏大型彩印厂等10多家企业落户保店镇,引进资金3500万元。现已拥有私营企业32家、外资企业5家。通过实施市场建设带动、专业大户带动、小城镇建设开发带动和外引内联带动,经济园内开发建设也初具规模,园内民营企业户达到12家,年利税1800万元。几年来,保店镇多次被授予“山东省村镇规划建设先进单位”、“宁津县致富奔小康先进单位”和“宁津县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胡苏亭,设亭长,亭候(秦制十里一亭)。东魏于此建胡苏县,唐改为临津(临鬲津河之意)。公元1073年(宋熙宁六年)临津划入南皮,此地为保安镇。金复置临津县。金天会六年,县城毁于大水,县治东迁,此地仍为保安镇。清更为包头店,后改为保店。在1984年设镇,名为保店镇。

名胜古迹

宁津县保店镇黄家镇村有一棵罕见的奇异之树——杨抱槐。高大的白杨树腹中长出一棵国槐,两树连体并生,枝叶交错,蔚为奇观。据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黄氏自江苏徐州沛县迁来定居时就栽种了这棵杨树,其树龄已有580多年,槐树树龄也有50多年。杨抱槐高20.8米,冠径17米;杨树树干高达3.5米,胸径0.35米,胸围1.1米,南部枝桠和西部树干已干枯,北部枝干仍很茂盛;国槐正值枝繁叶茂的旺盛时期,主根已从杨树离地面1.5米处的腹中扎进地下。

杨抱槐这一奇异景观,系自然形成。50多年前,杨树高大粗壮,树杈上积蓄了一层泥土,鹊鸦为藏冬食,衔来槐豆埋入其中。春暖花开之时,槐豆生根发芽,破土而出。村民看到杨树上长出了槐树,认为是吉祥之兆,对此树倍加爱护,天长日久,形成今日奇观。每值盛夏,繁茂的掌形树叶簇拥着串串羽状的槐叶,遮天盖地。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闲话,惬意非常。若值槐花盛开季节,簇簇白花缀于绿叶之间,清风徐来,馨香扑鼻,蜂拥蝶绕,飞鸟鸣啭,别有一番情趣。

风土人情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民间故事传说。 蟋蟀生长的适应性很强,只要有杂草生长的地方,就可能有蟋蟀生长生存。如果要求蟋蟀生长的个大体强,皮色好,与地质、地貌、地形就很有讲究了。古书上说,北方硬辣之虫与生于立土高坡,这就说明地形地貌与蟋蟀的发育体质很有关系。很多书上也提到,深色土中出淡色虫大多善斗,淡色土中出深色虫必凶。

蟋蟀的分布极广,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它在生物系统的分类归属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单就蟋蟀来说,包括许多不同的种类。蟋蟀在世界各地的种类多达1400多种,在中国,已经确定的也有30多个品种。我们现在所饲养并用于角斗的蟋蟀,归属于斗蟋亚科的“斗蟋”。

蟋蟀从原先的听其声,发展到现在的观其斗,从这一微小的侧面,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至于斗蚰蚰这一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至今仍没有资料可以证明,在赵宋时代,在朝野内外大兴斗蟋蟀之风,并将“万金之资付于一啄”,这已是历史事实。

地方特产

保店驴肉是宁津县的“三大名吃”之一,因产于保店镇而故名。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为李长荣、李长善、李长春三兄弟,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连连赞叹,提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特产大全》。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制作正宗的保店驴肉工艺配方独特,在驴的肥瘦选择、屠宰、调料配方、炖煨等工序有许多“讲究”。保店驴肉的开发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在生产程序上高温消毒杀菌,生产真空软包装、坛子肉等系列产品,使飘香的“全驴宴”走进千家万户。

保店驴肉以其肉质鲜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口感上佳、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一般以冷食为上,常为酒宴之佳肴。近年来,宁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掘弘扬这一传统饮食文化,在保店镇建立了“看家店”,计划在县城建立“旗舰店”、在全国各地建立“连锁店”。已在全国20多个省开办了保店驴肉连锁店。

镇下辖村


 
 
 
 
 方庄 吕庄 詹庄 孙庄 齐庄 蒋庄 卢庄 长庄 许庄 武庄 小杜 波罗寨 洼里王 
 
 
 
 
 
 
 
 
 
 
 
 
 
 
 
 
 
 
 
 
 
 
 
 
 
 
 
 
 
 
 
 
 
 
 
 
 
 
 
 
 
 
 
 
 
 
 
 
 
 
 
 
 
 
 
 
 
 
 
 
 
 
 
 
 
 
 
 
 

西街村 南辛庄村 南街村 东街村 北街村 保店杜庄村 保店战庄村 王勉村 东高村 西高村 邓庄村 保店李庄村 回庄村 保店芦庄村 王吏目村 雒庄村 袁庄村 保店张庄村 金庄村 后高村 黄镇村 保店方庄村 蒋庄村 祁庄村 保店赵庄村 保庄黄庄村 牟庄村 刘仙村 皂户李村 保店郑庄村 灰刘村 满东村 满西村 保店肖庄村 保店庞庄村 铁庄村 蒙洼村 小姜村 孙庄村 孛罗寨村 保店詹庄村 许庄村 洼里王村 保店吕庄村 陈庄村 保店辛集村 郭庄村 前乔村 保店范庄村 石庄村 冯王村 保店前刘村 前杨东村 前杨西村 张宅东村 张宅西村 保店东长村 保店西长村 后杨村 彭井村 东回村 张定村 王千东村 后桥村 王兴吾村 苏振刚村 胡庄村 井庄村 孙古柳村 陶庄村 东迟村 西迟村 中迟村 红庙李村 刘大碗村 二堂苏村 保店后姜村 刘双槐村 东许庄村 马庄村 东孙庄村 东铁庄村 保店曲庄村 保店徐庄村 王千西西村 王千西东村 保店东张庄村 灰街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