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貘屏赞 |
释义 | 作品名称:貘屏赞 创作年代:唐 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 文学体裁:赞 作者:白居易 文章全文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羡溢。貘当是时,饱食终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滋。何山不铲?何谷不隳?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注释】 ①貘:一种奇蹄目动物,生活在南亚及南美洲。诸多学者根据我国的古籍推断这种动物代指熊猫。 ②邈:遥远。这里指神秘。 ③铄:熔炼。 ④范:用模具浇筑。 ⑤滋:增加。 ⑥隳:音辉,倒塌,此处指开发。 ⑦罔:没有。 ⑧孑遗:残存的个体。 ⑨馁:饥饿。 【译文】 貘这种动物,鼻子像大象、眼睛像犀牛、尾巴像牛、四肢像虎,生活在南方的山谷中。用它的皮作被褥可以防治风湿瘟疫,悬挂它的画像可以祛邪。我患有老病头风,睡觉时用小屏风放在枕边以防着凉发病。恰巧遇到一名画工,请他在屏风上画下貘的图案。从《山海经》得知,貘只吃铜铁,不吃别的食物。我觉得很困惑,所以写下这篇赞文: 这种茫远神秘的动物,生活在南方。名字叫貘,不吃铜铁之外的东西。在过去的上古时代,人民朴素善良。战争、教育、宗教信仰的命令只能由天子(辨析利害、仔细斟酌之后)才能付诸实施。所以社会安定,制造兵器有一定的限额,铜铁绰绰有余。那时的貘因而得以饱食终日。经由夏商周三代以来,各个政权的制度法令不同,国乱民愁。大部分钢铁制造成兵器、青铜铸成佛像。佛像和兵器越来越多。那座山没有被开采铲平,那个谷没有被采矿坍塌?一点点的铜铁也没有剩下。可怜的貘只有饿肚子了。唉,这不(仅)是貘的痛苦,是时代的灾难! 创作背景本文约摸创作于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白居易时年52岁,刚刚脱离被贬江州的痛苦经历,出任杭州刺史,后转任苏州刺史。此后的白居易由于受到长期贬谪的抑郁,对政治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文章的来由如下:白居易本来有头痛的问题,延请画工于屏风上,画了猫熊的图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皮毛保温、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头不再因吹风所苦,所以写了这篇《貘屏赞》以滋纪念。 文章赏评表面上看,前一段(也就是序文)只是作者对记录神怪传说的《山海经》内容有所疑惑,继而描述貘这种动物的奇特形象。看起来只是一篇科学小品。 后一段作者通过侧面描写,将对貘要忍饥挨饿的可怜心情转移到身逢乱世的疾苦百姓身上。最后终于抑制不住极端悲愤的心情,抒发出了“匪貘之悲,惟时之悲!”的痛苦呐喊。充分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