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颞颌关节脱位 |
释义 | 颞下颌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condyle)是指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了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以致不能自行复回原位者。颞下颌关节脱位分为:急性脱位、复发性脱位、陈旧性脱位。 西医学名:颞下颌关节脱位 英文名称:dislocation of condyle 所属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发病部位:口腔颌面部 主要症状:下颌运动异常 主要病因:咀嚼肌紊乱,关节结构紊乱 发病原因急性前脱位:在正常情况下,大开口末,髁突和关节盘从关节窝向前滑动,止于关节结节之下方或稍前方。如果有咀嚼肌紊乱或关节结构异常的患者,当大开口末,例如打哈欠、唱歌、咬大块食物、呕吐等时,翼外肌继续收缩把髁突过度地向前拉过关节结节;同时闭口肌群发生反射性挛缩,就使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之前上方,而不能自行复回原位[1]。有学者指出,关节结节过高或关节结节前斜面过陡是前脱位的解剖因素。另外,关节部或下颌骨部,尤其在张口状态下,颏部受到外力,或在使用开口器、全麻经口腔插管使用直接喉镜时,滥用暴力等均可使关节脱位。 复发性脱位:发生在急性前脱位后,如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并发双板区及盘附着撕裂等慢性滑膜炎和关节囊炎,或并发关节囊及韧带组织松弛而造成复发性关节脱位;其次,由于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髁突运动过度,使关节诸韧带、附着及关节囊松弛,也可造成复发性脱位;老年人、慢性长期消耗性疾病、肌张力失常及韧带松弛也常常发生顽固性、复发性脱位。 陈旧性脱位:发生关节脱位后数周尚未复位者称为陈旧性复位。 临床表现双侧急性前脱位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患者呈开口状,不能闭口,唾液外流,语言不清,咀嚼和吞咽均有困难; 2.下颌前伸,两颊变平,因此脸型也相应变长; 3.因髁突脱位,耳屏前方触诊有凹陷,在颧弓下可触到脱位的髁突。 辅助检查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疾病鉴别下颌骨髁颈骨折:骨折患者中线偏向患侧(单侧骨折),或前牙呈开合状态(双侧骨折)。髁突颈部有明显压痛,皮下血肿,X线片检查可证实。 疾病治疗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后,应及时复位,否则在脱位周围逐渐形成有纤维组织增生后,则难以复位。复位后应限制下颌运动,固定下颌20天左右,限制开口运动,开口度不宜超过1cm。 对于复发性关节脱位,单纯限制下颌运动不能达到防止再脱位的目的。一般可注射硬化剂,如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如关节结节增高术、关节囊紧缩及关节结节凿平术。对于老年复发性脱位,可以采用翼外肌肉毒素注射。 陈旧性关节脱位治疗手法复位较困难,以手术复位为主。 复位治疗手法复位的操作方法:病员低位端坐头靠椅背或墙壁下颌牙的咬合面应低于手术介绍者两臂下垂时的肘关节术者站于前方双手拇指(可包以纱布)向后分别放在两侧下颌磨牙的咬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复位时嘱病员放松肌肉术者两拇指逐渐用力将下颌骨体后端向下加压余指将颏部稍向上抬当髁状突下降至低于关节结节平面时顺势将下颌骨向后推动髁状突即可滑回关节凹面复位复位后立即用头颌绷带固定限制张口活动两周时候左右复位前应注意消除病员信心紧张情绪有时可按摩颞肌及咬肌或用-%普鲁卡因作颞下三叉神经或关节周围封闭以助复位陈旧性脱位必要时需在全麻下复位甚至不能手术切开复位。 疾病预后本病的预后随病变的分类、程度、器质性改变情况而不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