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玎琴 |
释义 | 玎琴:意为弹奏之琴。主要流行于云南西南部傣、阿昌、德昂等族居住区,是他们谈恋爱时经常弹奏的乐器,多用于情歌、说唱伴奏及独奏,有“爱情乐器”之称。 玎琴有玎胆和玎列两种形制,主要流行于云南西南部傣、阿昌、德昂等族居住区,多用于独奏和情歌、说唱伴奏。 最早的玎琴,非常小巧,造型和琵琶相似,后来逐渐发展为玎胆和玎列两种形制。 玎胆,亦作“玎罕”,傣语“玎”即琴,“胆”即横放,玎胆意为“横放弹奏的琴”。琴体细长,长约50 厘米左右,用整块香椿木挖凿而成,开有三个圆形小音孔,呈“品”字形排列在面板中部,指板无品。使用三根钢丝弦,定弦自内而外为(g、a、d1)或(c1、d1、g1),低音弦只作和弦。不弹旋律。用于民歌或说唱伴奏或独奏。 玎列外形像长柄琵琶,共鸣箱为椭圆形,正面平坦,中央开有两个圆形音孔,背面凸起,是用一整块椿木或柚水挖空,上面蒙以薄桐木板而成。指板上有竹质音品,使用四条钢丝弦,每两条同发一音,定弦为(C1、f1)。演奏时将琴斜置胸前,左手按弦,右手执拔弹弦。 玎列有大、中、小三种,(大者长102厘米)多用于民歌伴奏和器乐小合奏。近年来经改革增加了音品,扩大了音域,可作独奏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