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迥巴藏戏
释义

历史

藏戏新派中成立最早的剧团,所在地是西藏昂仁县迥·日吾齐,处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藏戏祖师唐东杰布的家乡就在这里,日吾齐寺是他的主寺。迥巴藏戏独有的就是在开场戏“甲鲁温巴”中穿插进“波多夏”(小丑)。传说在修建日吾齐寺经塔时,白天盖起来,晚上被鬼毁为平地,三个弟子跑到寺内报告,寺主汤东让他们三人中一个躺在地上,压上石条,另两个人用铁锤砸,石条碎了,就是把鬼镇住了。三个弟子第二天按此去做,经塔砌筑的部分再不被毁了。以后的迥巴藏戏在演出中,都要由“温巴”(猎人)轮流演被砸的“波多夏”角色。据说他们也有一定的气功,犹如杂技,压在石条下被砸也不会受伤,有的用刀尖戳肚子也戳不进去。演“波多夏”时,汤东的像挂在面前,演的人一定要想着汤东,这样仰天躺着,天空有一只大鹰在盘旋,这就是汤东在保佑他。

发展

迥巴藏戏参加雪顿节汇演却是很晚的。据说开始每年只去日喀则给班禅演出,到十三世达赖时,因达赖的一个“果加”(亲信侍从)喜欢迥巴而去介绍来的,演了《顿月顿珠》,受到了好评。

迥巴藏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藏戏中穿插当地的六弦弹唱舞蹈和酒歌比较多。特别是六弦弹唱在“堆”地区十分流行。它在日喀则“堆”地区,即拉孜、定日、昂仁到阿里一带,流行传播较广,比如拉孜县,就有拉孜区、彭措林和雪格等好多地方,都有一个或几个迥巴派藏戏团体。

迥巴藏戏的表演、唱腔艺术,在藏族群众中享有特别高的名望。

迥巴藏戏曾因历史的原因,中断演出20余年。1980 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迥巴藏戏枯木逢春,获得了新生,建立了民改以来的第一个迥巴藏戏队。他们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作用,积极培养新人,并在成立当年参加了1980 年西藏藏戏汇演,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现在

为培养新人,继承发扬古老的迥巴藏戏,现已选拔12名年龄在12—16岁的青少年加入藏戏队,同时利用农闲季节经常到周围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县、乡演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扬。

日吾齐迥巴藏戏是后藏三大著名藏戏流派之一。相传它是在600年前,由藏戏始祖汤东杰布在日吾齐所创的第一个蓝面具戏班,他们至今仍然活跃在乡村牧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