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蒿沟村 |
释义 | 蒿沟村地处秦岭南麓,与户县、长安区毗邻,辖5个村民小组,160户,610人,耕地1531亩,林地1600亩。2005年该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该村自然生态优美,山地景色独特,近几年来,积极探索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多种产业发展的新路子,2005年蒿沟村农民总产值达到1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以上,旅游产业人均纯收入1753元,产业覆盖113户农户,并却带动周围3个村的农村经济发展 。 安徽省埇桥区蒿沟乡蒿沟村蒿沟村坐落在乡政府所在地,南临汴河,辖一个街道,十个自然庄,二十个村民组, 4600余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沙於两合土质,以小麦良繁为主,复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西瓜等。养殖有猪、鸡、兔等。 村两委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近十年来多次受到市、区的表彰奖励。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近年来,蒿沟村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镇蒿沟村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蒿沟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该村坚持走“一村一品”战略和“一业(旅游)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路子,确定了打造秦岭生态旅游第一村的目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龙头、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绿色产业建设为基础、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陕南特色新村庄的整体发展思路。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发展农家乐58家, 2010年,全村新增农家乐18家。该村还将党员带头提升农家乐发展作为“争先创优”活动的一项具体内容,目前,全村9户党员农家乐都已经正式挂牌,同时,蒿沟村完成了30户农家乐的提升工程,使之成为广货街乃至全县农家乐的示范样板。2010年,全村接待游客6.3万余人次,实现收入600余万元,农家乐户均年收入3万余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24元,较上年增长4623元。 要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致富农村,仅靠单纯的农业生产是不行的。蒿沟村地处秦岭山区,地理上有很大优势,于是在县政协的支持帮扶下,蒿沟村两委多次走村入户,进行实地调研,大力宣传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发展空间和县上的帮扶政策,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截至目前共发展冷水鱼养殖16户,冷水鱼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迎接了各级领导、各部门、各乡镇的多次调研参观,规模化的冷水鱼繁殖基地也已经建成,投入运营后必将使冷水鱼养殖产业成为我村乃至广货街旅游业的一项重点特色产业。 截至目前,蒿沟村累计引进秦岭峡谷漂流、深山老林、冰晶顶、秦岭鹿苑、清泉居、养生谷、健康管理中心七家旅游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秦岭峡谷漂流项目一、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运营,年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实现收入300余万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200余人;与2009年引进的秦岭鹿苑项目已经投入运营,成为全镇目前为止接待规模、服务档次最高的农家乐式宾馆;冰晶顶项目完成了前期的整体规划设计,兑现农户土地补偿额450余万元;深山老林项目已完成土地补偿及地面附着物金额710万元,正在进行水面景观的美化改造、民俗文化街(即村民安置房)及人工湖的前期施工,已投入建设资金5800万元;森林度假养生谷项目完成前期的总体规划设计,与农户签订了土地征收协议并兑付了土地征收款255万元;与30户农户联办农家乐的清泉居项目已投资1200万元,签订农户协议7户,正在施工建设;蒿沟健康管理中心项目已兑付农户土地征收款427余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将为蒿沟村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蒿沟村 旅游建议行程蒿沟村位于安康市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河流密集,水资源丰富。古时蒿沟经大寺至高冠是一条重要官道,后因交通不变及大寺土匪原因没落。 大寺是一个秦岭深处的山村,在唐朝时期,这里是一个非常大的寺庙,有很多佛塔和其他建筑,在文革时期都遭到破坏,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痕迹,只有当地村民的土房,95%也已经废弃(搬到山下了,即大寺新村)。大寺也是古时关中地区到宁陕县的官道,曾经非常繁华,鼎盛时期山路边还有防护栏,现在还能看到一些石壁上的遗迹。 高冠峪位于西安户县东南20公里的秦岭北麓圭峰山西侧。因峪两侧有一高耸的秀峰,形似巨人,头戴高帽,故被称为高冠峪。高冠峪山水秀丽,风景宜人,秦汉时是皇家上林苑的一部分,唐代时成为长安帝都近效的旅游之地。 峪内有一处高冠瀑布,位于高冠峪断裂带上,断层宽约8公里,东西延伸,北部下陷,南部上升,形成裸露石山。经长期流水冲刷,坚硬的花岗岩石冲出一条长约20米,宽约2米的石槽,河水沿北石槽直下潭底,形成落差达200多米的急流飞瀑,水直泻入潭,吼声如雷,气势极为壮观。在瀑布上游,有因巨石自然围成的水潭,名本丽潭。潭水清澈水面平静, 瀑布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亦形成几百平米的大自然湖面。 这里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故居,他曾在诗中写道:“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种时;谣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歙忆汝处,闲卧对鸬鹚。”表达了世人对高冠潭的深切热爱。如今,人们把这位诗人的塑像竖立在瀑布旁的山间草坪上。 高冠瀑布景区内,主要景观有:高冠飞瀑、梅花潭、牛鼻洞、明通亭。正德栈道、圭峰寺、仙人桥、双峰山、无量洞、柏树庙等。 1.线路起始点 本线路秦岭南起始点--蒿沟铁桥(北纬3346.718,东经10838.859,海拔1204) 可自西安乘坐西安-宁陕班车到宁陕县城包当地小面包车前往。蒿沟村内遍布农家乐,食宿条件良好。 本线路秦岭北中转点--大寺三组、四组(北纬3353.49300,东经10844.89700,海拔1602) 大寺三组、四组紧邻,距蒿沟铁桥山路约80华里,距210国道分水岭路口约60华里,距高冠景区约70华里。大部分房屋已经废弃,只有4-5户不定期居住于此。偶有农家食宿供应。 本线路秦岭北起始点--高冠景区 可在西安乘坐环山旅游公交或包车前往,景区内生活便利,食宿供应丰富。 2.线路海拔 本线路最高海拔位于黄草梁垭口,海拔2134米。 3.线路所需时间 1)蒿沟铁桥--大寺路段因河流密集,山势陡滑,总计过河二十几次,翻越山梁3次,其中2个山梁坡度大于40度,建议1-1.5天穿越;途中黄羊坝、邢家岭可扎营。此线7-8月夏季水大、10月底--4月初雪深路滑,建议谨慎穿越。 2)大寺--高冠路段 分水路和旱路两条路线,水路过河数十次,个人不建议通行;旱路过河7-8次,其中大寺一组北端断桥处河宽20余米,下雨切记谨慎通行。 此路段岔路众多,建议聘请向导穿越。 4.装备建议 请根据线路时间安排携带全套装备,因难免湿足请不分季节携带备用鞋一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